劉 卿
王維(701-761)字摩詰,蒲州人,盛唐時代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王維在中國詩歌史上贏得了“詩佛”稱號,可以想見,其詩歌創(chuàng)作跟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胡應(yīng)麟《詩藪》中也說:“太白五言絕,自是天仙口語,右丞卻入禪宗?!蓖蹙S把禪學(xué)理念融合在自然美的形式之中,在他筆下出現(xiàn)的常是清凈淡遠的山水田園,空寂幽靜的禪宗意境。
一.“空”意象的大量涌現(xiàn)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詩人特別鐘情于對山的描寫,對山的描寫又突出地表現(xiàn)在把山和“空”字連在一起使用。山在歷代詩人筆下用來修飾它的多是遠深秀幽等詞,只有王維在對山的描繪上偏愛用這個”空”字。查王維的詩歌,“空”字用得最多,據(jù)統(tǒng)計,多達94次,如《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督K南別業(yè)》:中歲頗好道,晚歸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不僅是其詩表現(xiàn)手法上的獨特,也是詩人借對自然的描寫來間接表達自己的人生觀的顯現(xiàn)。它說明了”空”對詩人的影響之大,它蘊藏于詩人思想深處,在創(chuàng)作時這種思想便不自覺地表現(xiàn)了出來。
在王維詩歌中,“空林”和“空山”是兩個常見的意象。以空林為意象的詩句有“夜坐空林寂,松風(fēng)直似秋”、“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云期”、“食隨鳴磬巢鳥下,得踏空林落葉聲”等。以“空山”為內(nèi)容的詩共三首,均是耳熟能詳,流傳千古的佳作:《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二.王維之禪緣
王維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禪機,他名維,字摩詰,連讀為“維摩詰”。《維摩詰所說經(jīng)》中有通達甚深般若智慧神通廣大的維摩詰長者,是一位得到釋尊稱許的大居士。此經(jīng)專說般若,是禪宗的根本經(jīng)典之一。王維既以維摩詰作為自己的名與字,可見他對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與佛教,尤其是與禪宗的深厚緣份。
王維的詩作中的“空山”,與佛家教義中一以貫之的“空無”觀念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即因“心空”而“山空”。王維詩中“空”“無生”等佛家用語,表明他能夠用靜定從容的閑適心情,去觀察大自然,抒寫于筆端,作成絕佳的詩句。王維在詩藝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對于禪理的修習(xí)??v觀王維的生活軌跡,回顧王維的心路歷程對王維之于禪緣可有一定的了解。王維的信仰佛教,跟他的家庭大有關(guān)聯(lián)。王維生長在一個佛教氣氛濃厚的家庭,他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其母的熏陶下,王維年輕時即信奉佛教,但儒家的學(xué)說和積極用世精神仍在其思想上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然而在歷經(jīng)一系列政治上的失意與挫折后,佛禪理念在他的信仰中終于占據(jù)了支配地位,“人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發(fā)》)。他開始篤志奉佛,在禪誦中尋找寄托,在大自然中獲得解脫。王維以禪誦和游樂山水來擺脫惡濁的政治,排遣內(nèi)心的郁悶,保持心靈的澄靜,以澄凈的心靈去體悟自然,在對自然的吟詠中,表達對禪理的深切體會。
三.“空山”禪意
“空”是佛教對宇宙萬有的基本判斷,是對宇宙真實的基本認識,是佛教的基本理念,是佛學(xué)的核心。它認為在世界上萬事萬物皆因緣所生,沒有質(zhì)的規(guī)性和獨立的實體,假而不實,故曰“空”。說的淺顯些“空”即什么都沒有,徒然白白的意思,佛教又叫“空門”。按大乘佛教的空宗觀點,諸法實相就是空?!秹?jīng)》認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切草木、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而世人性空。我空,法空,空空,為三空,總之宇宙萬物皆是空。佛教的這種“空觀”體現(xiàn)在王維的詩中即所有景物都虛幻空渺,過去的一切又都如過眼煙云。這種物我兩忘的意境在“空山”中都有直接的體現(xiàn)。
1.“空山”之空明、潔凈。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比碎e心定,夜靜山空,幾聲鳥叫更顯春山沉寂寧靜,詩人此時此境竟能感應(yīng)到桂花悄然飄落的幽微之音。
“山空”,并非指山中空無一物,而是詩人以虛靜的心境觀照山林時,所獲得的那種空明潔凈的總體印象,是“心靜如空”時的一種空靈清靜的審美體驗。靜”也不是死寂無聲,靜中有動,靜中有聲,動靜相成,而終歸于靜。是禪宗推舉的般若靜觀。在這種寂然微妙的觀照中,我們可窺見詩人精神的離世絕俗。禪定之說可使詩人在欣賞大自然時排除煩擾,在虛靜中聆聽天籟之音,在清空里參悟到象外之形,覺察到大自然最細微的生命律動,感受到生命的“真意”和世界神妙。這種由虛靜和清空所構(gòu)成的“靜美”便成了王維山水詩禪意氤氳的詩境。
2.“空山”之空寂、虛無。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空山”應(yīng)該包含以下四層意思:一指山中林木繁茂,綠樹成蔭,遮住了人們活動的痕跡;二是指此處人跡罕至,遠離塵囂,有如世外桃源,遺世獨立,又如洞天福地,快樂怡人;三是指山雨初霽,萬物一新,銀輝四射,天地生輝,呈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潔凈,熠熠生輝的燦爛圖景;四是指禪宗所謂的空寂、虛無的境界。這里的“空山”和《過香積寺》中的“空潭”、《山中》的“空翠”一樣本身就是禪學(xué)中的“無我者,即空也?!薄靶臉非鍍艚饷?故名為空?!钡男蜗蟊磉_,說得再明白一點,“空山”也正是詩人皈依佛法之悠悠禪心的顯露,不是山空,是詩人心空。
王維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其過去(因)和將來(緣),不必在意它存在,也不必在意它不存在,“諸行無?!?一切皆空,因而山與所有事物一樣是空的,是為“空山”。所以,王士禎在評說王維的五言絕句時說:“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帶經(jīng)堂詩話》卷三)空寂的境界是禪宗所追求的一種“樂境”。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最好的去處自然是絕無人間煙火的山水之間,借助寂靜清幽的山林來摒心絕慮,忘卻塵世紛擾,從而進入空寂的禪境。在這里,“空山”既是禪境的寫照,也是自然山水的寫照。王維以“澄凈”的心境觀照空山寂林,進入除塵凈慮的“寂靜界”,直覺體驗山林之樂。
3.“空山”之空明、寂靜。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鹿柴》是王維隱居惘川后與斐迪唱和所作《輛川集》最具禪學(xué)思想的詩,故王漁評王維“輛川絕句,字字入禪”。
“空山”是一種空明寂靜的意境:空山里靜寂無人,只能聽到人語的回響,那回響仿佛來自天邊。林深幽暗,一抹殘陽透過密林照在青苔上,這點亮色使深林與青苔的幽暗愈發(fā)深重,更襯托出空山的寂靜之深。從表層看,純系寫景,從深層看,景中融情,情中見理。詩人通過一剎那間大自然所展示的特有的恬靜深邃的境界,稱托出禪境的空靈。這正是王維所追求的那種遠離塵囂,空而又寂的境界。動靜相形,喧寂相襯,這就是詩人從禪宗那里借鑒來的藝術(shù)辯證法。同時,這也是宴坐靜觀的禪所必然帶來的藝術(shù)思維方式。
四.詩境禪境完美結(jié)合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正是詩歌美感經(jīng)驗與禪宗詩歌美感經(jīng)驗的天然融合。其實那些詩歌中所展示的大自然最細微的生命律動,又何嘗不映現(xiàn)著詩人那慧眼禪心呢?大自然以其每一縷陽光,每一片飛花,每一聲鳥鳴,每一絲蟲吟,感應(yīng)著、涵容著詩人廣闊而深邃的靈魂。當(dāng)詩人將自己全身心融于山水本性之中時,物我之間便同跳著一個脈搏、共振著一個節(jié)奏,兩種生命,在剎那間,互相點頭、默契和微笑。這便是王維山水詩能以有限文字表現(xiàn)無限情趣,以空靈詩境表現(xiàn)奧妙禪心的生命哲學(xué)底蘊所在。從王維詩歌中的“空山”現(xiàn)象可以看出,王維將詩中的意境統(tǒng)一于空靈的禪境,所以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東坡題跋》卷五《書摩詰藍田煙雨圖》)才會表現(xiàn)出耐人尋味的禪意。
中國的山水田園詩到了唐代王維筆下臻于完美,詩人以清靜之心觀照自然,以禪入詩,使他的山水田園詩洋溢著安然自適的情緒,充滿“空靈”、“閑淡”、“幽靜”、“脫俗”的意境。毋庸置疑,這種空靈詩境和自然禪境,成就了王維山水田園詩在中國詩史上極高的美學(xué)地位。
參考文獻:
[1]柳晟俊:王維研究,臺灣:臺灣黎明文化事業(yè)公司1987.
[2]李發(fā)亮:王維的“空”觀思想,商丘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地3期.
[3]樊泳湄:王維詩中的“空”云南社會科學(xué),2001年增.
[4]王延?xùn)|:王維的“空觀”與《山居秋暝》,齊齊哈爾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5月.
[5]朱麗霞:王維山水詩的禪境與空境,松遼學(xué)刊(社會科學(xué)版)1996年的3期.
劉卿,南京特殊教育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