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F(xiàn)在,我們都知道要給學生一滴水,一桶水已完全不夠,還要有長流水。我們備課就必須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思想,我就此結合自己近年來的備課經(jīng)驗,談談新時期如何拓寬備課視野的問題。
一.多維備課,給課堂高度
我這里說的多維是指多個時間維度,我們要樹立長、中、短備課的理念。這個說法來自李賀武著的《優(yōu)秀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11件事》,他認為:“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與基礎。橫向看,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與學生的學法等??v向看,真正備好一節(jié)課需要有長時備課、中時備課、短時備課的幾個時段的努力。”
1.長時備課
蘇赫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提到一位“對每一節(jié)課,都是用終生來備課”的歷史老師。他還進一步談到在課堂上怎樣指導學生的腦力勞動:“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多10倍、多20倍,以便能夠應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課堂上,能從大量的事實中挑選出最重要的來講。如果我知道的東西比我教給學生的東西多20倍,那么我在課堂上的思想和語言就不知不覺守是針對學生而產(chǎn)生的……”我想,這樣寬廣的備課視野是需要老師終生去學習的,每一個追求優(yōu)秀的老師都應該樹立終生備課的理念。這就是所謂的長時備課!結合語文教學,長時備課是教師對一篇課文、一項教學內(nèi)容用一生積累、豐富、研究、深化、更新、發(fā)展的過程。
2.中時備課
中時備課是指對每一屆學生有全局的計劃,是指老師從初一開始任教到本屆學生初三畢業(yè)這一時段的備課。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①做好前測,制定三年規(guī)劃。
初一新生入學,我們就通過摸底考試和問卷調(diào)查,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存在的差距進行“前測”,掌握學生的第一手資料,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并把存在的問題合理分解到三年的教學中,使每個學段都有適當?shù)闹攸c和難點。不要犯踩著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的過失。
②熟讀《語文課程標準》,把每堂課放在三年規(guī)劃的管理中。
《語文課程標準》列出閱讀的目標有15點,這些能力訓練點哪一個放在什么時候訓練,哪一個適合哪類課文訓練,哪一個應該經(jīng)常訓練,哪一個應該階段性訓練,老師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就要計劃好,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地調(diào)整。
③根據(jù)對學生的規(guī)劃,抓好學生的常規(guī)作業(yè)
我們這一屆學生布置他們常規(guī)的作業(yè)是:每個月至少看一本書,每天至少放聲朗讀十五分鐘;每周至少寫兩篇隨筆,一篇大作文,一篇摘記;每星期的周二、周三由一個同學講解一篇課外文言文;周四背誦課本外的兩首古詩詞;上新課前預習課文,思考三個問題:本文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這樣寫?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其它時間機動,根據(jù)學生欠缺的能力再作決定。上述規(guī)定的作業(yè)就三年不變。
3.短時備課
短時備課就是指上課前的教學準備,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與學生的學法。
①備教材、備教法
我盡可能地要求自己在備教材時先熟讀課文,深入到文本之中,把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直接化解為學生認知結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等到自己有感受了,把自己的感受寫在備課札記上,然后再去看參考書,而不是課文匆匆讀一遍,就急著去看參考書。有了自己的思考,就不會人云亦云。有了自己個性解讀后和,再去翻閱有關資料,形成自己的教學思路,選擇適合自己個性和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
②備學生、備學法
我們在備課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怎樣講文章,而是在自己閱讀遇到難點時,思考估計學生會在這些地方遇到怎樣的困難,就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多想想。我們備課組有一個獨特做法,就是主備人的說課是必須自己先上了課后再說的,這樣,我們整個段對學生的學情就掌握得更加到位了。因為同個備課組的學生都是同齡人,他們之間還是有很多共性的。
③備作業(yè)設計
別出心裁的假期作業(yè)。我們對每一個假期的作業(yè)都作了精心地設計,比如暑假時我們布置特殊的語文作業(yè),要求學生編書、錄音,學生在編書的過程中要設計封面封底,撰寫序言、寫文章,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編排、打字、編排、插圖等綜合能力。錄音有的要與家長合作,有的要求與同學合作,更是加強了學生朗讀、合作能力,在豐富的暑假語文作業(yè)完成的過程中,他們雖然覺得有點累,但是看著一本本精美的自編小集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時,看到更多的是成就感和滿足感。
課因備而立,課因預設而厚重,杜甫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試想“沒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根須”的冥思,沒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說半句空”的積淀,沒有多維度的備課理念,當然也就沒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高度了。
二.多元備課,給課堂深度
每當聽了特級教師的課,常常會感慨:他們怎么可以對教材解讀得如此獨特,對文本挖掘得如此深刻,對課堂駕馭得如此得心應手,如果我們能常常得到他們的指導,受到他們的專業(yè)引領,從而使自己專業(yè)得到發(fā)展,使自己的課變得有深度,那該是多么好的一件事。當然這樣是最好不過了,可對于我們欠發(fā)達地區(qū)來說,專家引領是可望不可即的,普通存在“遠水難解近渴”的問題,他們偶爾光臨我們山城講座,時間極其有限,往往是“雁過留聲,人來留名”,神龍見首不見尾,難以形成持續(xù)不斷、輻射深廣的教研常態(tài)效應。所以一切還是要靠自己。
1.向同伴學習
大家知道,同一個學校的老師,總有些老師會走在前面,站得高,看得遠。我們就要想方設法發(fā)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作為相互交流中的核心人物。更何況“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從同伴身上會學到很多東西。
2.向網(wǎng)絡學習
現(xiàn)實中,我們常有這樣的感覺,自己有許多想法急著與別人交流,又害怕自己的想法太幼稚,讓人家笑話,有時還很想與專家探討探討,可惜沒有機會,許多有價值的想法因而不了了之。有了網(wǎng)絡,在全世界的任何角落,你都可以和專家聊天交流。網(wǎng)絡交流能開闊我們的眼界,加深我們危機感;網(wǎng)絡讓我們身居山野,但心游四海,廣交朋友;網(wǎng)絡讓我們能與專家面對面的交流對話。
3.向光盤學習
每次外面大型的研討會老師們都是很想出去參加的,但是由于名額有限,大家都出去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我們想了一個辦法,讓派出去的語文老師代我們訂購光盤,郵寄到以后就集中在一起來聽課,評課,雖然可能感受不到現(xiàn)場熱烈的氣氛,但是也等于聆聽了大師的思想,領略了專家的風采。我們還通過網(wǎng)上訂購光盤,像“中華語文網(wǎng)”的商城里就有第六屆課堂教學大賽金獎的課堂實錄。
三.集體備課,給課堂廣度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不僅適用于學生,也同樣適用于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將個人的智慧和特點展現(xiàn)出來,大家群策群力,在交流討論中彌補個人的不足,在傾聽、吸納他人意見的基礎上學會協(xié)作和分享,才能夠在互動中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課堂教學的“含金”量。集體備課是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探索出的一條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也是提升教師科研素質(zhì)的有力抓手。
1.冷暖先知,提高集備說課實效
只要進行過集體備課的人都知道,主備人的說課安排在備課組每一個成員都沒上這篇課文前(包括主備人),主備人說課的內(nèi)容是一個預案,根據(jù)他(她)個人的經(jīng)驗在上課前進行的教學準備和教學預測,是課堂實施教學的一個藍本。其他成員根據(jù)他的教學設計再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或補充自己的想法。我們備課組一直以來也都是這樣做的。
2.暢所欲言,開展專題討論
如果在備課時沒有拓展備課視野,只是孜孜以求地研究單個文本的內(nèi)容、課堂教學形式、媒體的選用等,那是就課備課,它是沒有根基的,就如將房子建造在沙灘上,無論房子的樣式多么別致,房子的裝修多么精美,都不是一間好房子。這樣的備課是沒有后續(xù)性的,不能形成教學智慧。我們備課組為了有效地拓寬大家的備課視野,開展了專題討論。這個想法是受到《語文教學通訊》的啟發(fā)。每期《語文教學通訊》都有“熱點話題”,由一個國內(nèi)知名專家主持,闡述他對這個問題的觀點,然后發(fā)表幾篇與熱點話題相關的論文,以便達到提高大家認識水平的目的。
3.集思廣益,提升研課質(zhì)量
我們學校向來開展“說課、上課、評課”三課的教研活動,我們備課組利用研究課,發(fā)揮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的作用,切實提高備課的質(zhì)量,增強教師鉆研教材的能力,特別是診斷出每位老師的問題所在,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讓每位老師看到集體備課較個人備課的優(yōu)勢,嘗到集體備課的甜頭?,F(xiàn)場診斷是就教師課堂教學中某個方面,某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不合理、組織不嚴密、點拔不到位的地方,在課后進行會診,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協(xié)助教師教學行為的自我分析、自我矯正,從而追求最佳方案。在上課老師試講時,我們聽課的每一位老師都有具體的聽課任務,比如說一位老師專門聽上課老師的教學設計,一位老師專門聽執(zhí)教者的教學語言,一位老師專門聽執(zhí)教者的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一位老師專門聽學生的反應,力求能最大限度地診斷出上課老師的問題所在。
每一堂課都是一扇窗,等待著師生共同把它推開,只有老師具備廣闊的備課視野,才能走到窗前欣賞春色無限。
王碧峰,浙江省青田縣第二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