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翔
散文創(chuàng)作是很難的,難的就在于寫的人很多,而能寫出自己的東西的人很少。這里有兩重意思:一者在于語言,一者在于思想,而合在一起便是風格。能夠形成自己風格的散文家是很少的。因為絕大多數都只是在模仿,是那種不約而同的相似。散文的量很大,適用的范圍也很寬。所以,這種相似常常被忽視。因此,也就有了那么多名不符實的散文家。
初識劉志成時,我并不知道還有這么一個散文家,因為。在這個時代出名從來就不是全靠真才實學的。果然,看完他的幾篇散文之后,我感到有些驚訝,那就是像他這樣的人被埋沒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罪惡!雖然也有不少人才被不斷地發(fā)現,但我總覺得這世間存在著更多的“冤魂”,他們地處偏僻的一隅,沒有人看見,沒有人賞識。只有孤獨,只有痛苦,只有沉寂……
劉志成的出現在散文界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標志,因為他書寫了一個獨特的屬于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生命與苦難的贊歌,是激情與精神的張揚,是土地與人們的交響……在劉志成身上,我看到的是散文創(chuàng)作的全新境界,這個境界正是我們時代最為缺乏與最為需要的。劉志成散文注定是不會被埋沒的,即使現在被埋沒,將來也不會,因為,我在他的散文里找到了我們時代精神最為有力的注腳與補充。
這樣說并不等于劉志成散文已經達到了一個多高的高度,而是說他的出現讓我看到了這個時代的悲涼。他就仿佛是來校正這個時代謬誤的悲劇英雄,他一出現就注定要帶來諸多的嘲笑與爭議,而更多的則是震動與健忘。他會讓人震動,但隨之而來的是絕大多數人唯恐棄之不及的健忘。就像面對一個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病者。當大家覷欷感嘆過后,也就是一個更大的淹埋。沒有人愿意停留,更沒有人愿意行動,因為大家都活得不易,都很自我,都無暇顧及,都無力付出……
這就是我們的時代。因此,當劉志成的散文出現在我面前時,我有些無語,因為這不是屬于他的時代。這個時代只屬于風花雪月,只屬于附庸風雅,只屬于雞零狗碎,只屬于弄虛作假……誰會那么認真?誰會那么泣血而歌?誰會那么嘔心瀝血、披肝瀝膽?最多人們也只不過是輕快地走一走“文化苦旅”,獵艷似的看一看“一個人的村莊”。裝作有文化地聽一聽“品三國”,對這樣的吼叫,這樣的吶喊,誰愿意聽?
因此,我看到的更多是劉志成的焦急與無奈,是他的抱怨與憤懣,雖然對劉志成的肯定來自方方面面,評價也很高,但更多的還是局限在那個地方——在西北,在草原。劉志成的眼光不用說也早已穿越了那片高原,所以他心中對這樣的評價顯然是不滿足的。就從這點看來,劉志成又有著別人少有的真實與坦誠,可是,這樣的真誠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接受并為之鼓與呼呢?更何況,在這樣一個生不逢時的時代里,你又如何指望文學再有什么轟動與影響?因此,我可以想見劉志成內心那巨大的落差與不滿足。因為,當你處在一片叫好聲中的時候。你對這種聲音肯定有著充足的警惕,而對另一種更高的聲音有了渴望。正是因此,作為一個成熟的作家,你更應該有一顆平靜與平常的心去面對你的成就,特別是文學的成就,散文的成就!
關于劉志成。我想可以從以下關鍵詞中看出他的異稟與成就。當然,也可從中發(fā)現當前散文創(chuàng)作的貧血與蒼白。在這些關鍵詞的背后,我希望解答的是當前散文創(chuàng)作存在的普遍問題,也希望指出劉志成今后散文創(chuàng)作要注意的障礙。
孤獨
孤獨是劉志成散文給我的深切感受,在他的散文里。孤獨有這幾重含義:一是時空的孤獨,二是存在的孤獨,三是精神的孤獨。時空的孤獨來自于時間與空間的不可超越,來自于時空的隔絕與個人的獨自承受。在大西北的荒原行走,劉志成常常給我們出示了這樣一種與世隔絕的孤獨與忍受。像“長河落日”的意象一樣,像戈壁灘的巖石與鷹一樣,獨特的西北大地風貌帶來的正是這種時空的孤獨感。處身這樣的時空,存在變得艱難,加上劉志成面對的正是一種來源于本質的生命與存在。是對這片土地上的人與物的生存與命運的關切,因此,他的散文浸透著深深的孤獨感。特別是對人的精神的深層發(fā)問,對物質與欲望的反抗。更使劉志成的散文出現了一種高尚的品格。
孤獨的存在與孤獨的精神使劉志成站在一個制高點,這是真正的文學應有的高點。在這個媚俗的時代,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我們的散文家能夠站立在時代精神的高地,這是令我們備感欣慰的事。只有我們持守住這個高地,我們才可能發(fā)問,才可能反思,并指證我們的貧困與貧乏。雖然我們常??床磺暹@個時代,被這個世代所蒙蔽,但只要我們站立在孤獨的立場,我們注定要聽到來自于內心的真實的聲音。
劉志成目前的處境基本上還是孤獨的,我所擔心的是,隨著他聲望的增長與世事的變遷,他是否還能持守住這片精神的高地?
苦難
相對于孤獨,帶給志成最大財富的就是苦難。志成的苦難經歷與他對苦難的書寫使他的散文一出手便非同凡響。對于相對貧血的中國散文??嚯y帶來的絕不僅僅是題材的變化,它還蘊藏著更深更廣的內涵。因為沒有人會嘲笑苦難,也沒有人會對不幸無動于衷,因此,當我們選擇了書寫苦難,我們就注定選擇了一種省力而見效的結果。假如我們不對這一點有清醒的認識。那我們就會失去最基本的判斷力。
苦難的書寫說到底是一種非常討巧的寫作,就像一個人在面對苦難與不幸時應有的態(tài)度一樣,因為沒有人不會表現出同情與感動,所以它的感染力是要打折扣的。文學藝術的感染力當然不能只停留于苦難本身,更不應該只靠苦難本身來達到,因此,當你選擇了苦難,你實際上已經選擇了一種省力與危險同時存在的擔當。一篇散文就更是如此,當你書寫了一件苦難與不幸的事時。你的散文本身是要感動人的。區(qū)別在于。你是否能夠把它傳達得更為準確與更為感人?是否能夠讓人更為震撼?
當然,這一切是要打折扣的,特別是當一個人在時空中遠離了你的故事,遠離了你的苦難的訴說,你是否還能用另一種更持久的力感動他們?在此。這種力很可能就來自于你的心靈,你的精神,你的思想,而不是苦難??嚯y是故事,是經歷,是人家可以遠離的東西,是可以躲避的東西,但你的思想,你的精神,你的心靈則是更持久的,它會活在許多人的心里。
因此,對志成來說,他絕不能滿足于寫苦難本身,而是要在苦難的背后出示一種思想,一種精神。從他的散文來看,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也是充分的,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面對苦難,我們的情感太過于單一,除了同情與悲憫,還是同情與悲憫。我想說的是,除了這些,我們是否還能發(fā)現什么?
生命
生命是劉志成散文很重要的一個情結,也是他散文力量的一個起點。面對生命,熱愛生命。關注生命,這是志成散文一個重要的構成。無論是下層人民,還是小動物,志成對生命的尊重讓人感動。如《舞蹈在狂流中的生命》、《懷念紅狐》就是典型代表,無論是對為了生存冒著生命危險在激流中撈炭的人們。還是對那只為
尋找小狐無所畏懼的紅狐。志成寫盡了生命的偉大與崇高。在志成的字典里,生命是最偉大的,它代表了一種終極的關懷。假若我們對一個個生命的悲苦遭遇與消逝無動于衷的話,那我們人肯定是出了問題的。
志成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實踐的,因此才有了《待葬的姑娘》、《祭奠白鴨》等一大批感人至深的作品。生命作為一個詞頻繁地出現在一個人的文章中是很少的,像杰克·倫敦一樣,志成一定在經歷中看見了生命給予一個人的真正含義,所以他才不斷地歌唱著生命的偉力。生命給予人的只有一次,特別是肉體的生命,因此當生命面臨著死亡,一切也就格外動人心魄。在貧瘠的西北高原。人的生命常常被置放在生死的邊緣,生命面臨考驗,精神被撕扯。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人的苦難與不幸,但卻是一個作家的幸事。
劉志成生活在這樣一個生命被無限放大的區(qū)域。他感受著強烈的生與死的訴說,他的精神因此站立在一個更高更遠的地方。對比著那些養(yǎng)尊處優(yōu)、無病呻吟的城市人,他的散文就這樣給了我們極為強烈的沖擊。也許,這種沖擊來得太過猛烈了,甚至于帶著濃濃的血色與淚水,因此,習慣于逃避的“小資們”還是把它輕輕淡化了。就像楊顯惠的存在一樣,這種西部的絕唱要到何時才會真正打進麻木了的城市人的心靈?
生命的抗爭是驚天動地的,當劉志成把這些帶到我們面前,我相信,它總會有動人心魄的那一天。只是,在這樣一個自我與物欲被無限放大的時代里,一切的不幸與死亡都注定要被稀釋,被迅速地埋葬!因為人間的不幸有太多,死亡也太多!打開報刊,打開網絡,打開電視,總有各種各樣的不幸與死亡占據著媒介的空間,也正因此,我們的感官變得麻木,變得無所謂,變得無能為力。只要與我們相隔遙遠,我們注定要封鎖愛的心門。
從這個意義上說,生命的抒寫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限的。楊顯惠與劉志成的命運因此顯得極為相似,他們仿佛生不逢時的英雄,沒有人助威,沒有人叫好,只剩下一點稀薄的掌聲。因為說到底,這個時代拒絕了很多美好的情感,其中就包括生命的感動。
激情
志成的散文充斥著濃烈的激情,這種激情起了一種強勁的感染力。我想,這種激情可能與志成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志成就是一個激情滿懷的人,他常常上的人們的時候,還是在面對小動物無助的眼神的時候,他都可以讓自己的淚水毫不吝嗇地流淌。這樣熾熱的情感無疑是感人的,也是可信的,但只用淚水來表達這種熾熱的情感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情感是復雜的,有時悲涼見骨。有時痛不欲生,有時刻骨銘心,有時傷心欲絕,有時同情,有時恨已……總之,事不同,情也不盡相同,如何找到一種最準確的情感表達,這當是一篇散文的核心與要害。
如果要對志成散文挑刺的話,那我首先會想到這一點。那就是在情感的準確性與恰如其分上還有空間。有些情感很復雜,也不是文字可以表達的,在這樣的時候,我不愿意看到作者輕易地用淚水與悲痛來表達,因為淚水不能代表一切的苦難與不幸,更不能代表最深最復雜的情感與心靈。還有一點就是,在熾熱的情感背后,我們注定要少卻更多理智的分析與思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更為深刻的思想的表達。因此,當我們在這種激情過后,面對著冷靜而理智的思想,我們又會顯得過于狂躁與輕率??梢韵胍姡@點情感在特殊情境下都是很容易產生的,如面對死亡與危險,如面對苦難與不幸,我們注定要敞開情感的閘門,讓情感宣泄與奔流。但是,在短暫的宣泄過后,我們重歸的必然是平靜與平常。是日復一日的瑣碎與平庸,是更寬更廣的平和與冷卻。熱是短暫的,平和則是長久盤踞在我們心靈深處的存在。因此,面對激情,我們的抒發(fā)一定要節(jié)制,讓理智與激情并行,這樣才不失為一篇充滿智慧的散文。
激情容易消逝,思想長駐心間。想到劉志成與一批血性的文字,我想重提這樣的話可能是有益的,因為,當我們無限夸大了這種血性的激情之后,我們實際上是短視的。雖然夸大與贊美這種激情本身并沒有錯,而且在許多時候也顯得極為應該,但這樣做的后果只會放大一個極端的傾向,而失卻更多的理性與平衡,從而也暴露了我們內心深處的偏激與狹隘。過剩的激情帶來的必然是狂熱,就像宗教常常呈現出來的表征,狂熱勢必影響真理的準確前行,而帶來對真理最致命的傷害。
對志成的散文說了這么多,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源于我對他散文與思想境界一種更高更遠的期待,因為志成已經出示了別人難以企及的天賦與高度,他所要做的是,讓這天賦走到一條更為準確的道路上,讓這天賦發(fā)出更為久遠的光芒,而不是過于放肆之后的稍縱即逝,也不是曇花一現的驚天一吼,因為這個時代要的是真正的大師,而不是驚艷的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