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波普爾歷史方法論探析

2009-04-05 16:41:36李寶祥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09年3期
關(guān)鍵詞:柯林波普爾工程學

李寶祥

(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基礎(chǔ)教育系,山東淄博 255100)

波普爾歷史方法論探析

李寶祥

(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A(chǔ)教育系,山東淄博 255100)

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波普爾提出了證偽標準論,這一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標準,成為其歷史方法論的哲學基石。由此延伸開來,波普爾以猜想—反駁法為歷史研究方法,其具體表現(xiàn)是問題境況分析法,并與柯林武德的主觀重演法進行了對比。波普爾還把“試錯法”的自然科學方法運用于歷史研究,產(chǎn)生了“零碎工程學”理論。關(guān)于歷史因果關(guān)系問題,波普爾主張它由普遍規(guī)律和初始條件共同作出說明。

波普爾;歷史方法論;證偽標準論;猜測與反駁法;“零碎工程學”;歷史因果關(guān)系

歷史方法論,指的是以人們認識歷史的活動以及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的根本方法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問。英國著名歷史哲學家波普爾(Karl R Popper,1902-1994)以證偽標準論作為其歷史方法論的基礎(chǔ),進而提出了猜測與反駁法、零碎工程學的方法論,他的歷史方法論還涉及了對歷史因果關(guān)系的說明。波普爾的歷史方法論是其歷史思想的重要組部分,現(xiàn)對其作一論述。

一、證偽標準論

證偽標準論是波普爾哲學的邏輯基礎(chǔ),也是其歷史方法論的前提。波普爾的證偽理論是與他的“劃界”理論密切聯(lián)系的。波普爾所說的“劃界”是指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他說:“找到一個標準,使我們能夠做到以實驗科學為一方,以數(shù)學、邏輯、形而上學系統(tǒng)為另一方而區(qū)分開來。這個問題我稱之為劃界問題?!盵1]11

波普爾提出了證偽原則的劃界標準,“可以作為劃界標準的不是可證實性而是可證偽性”[1]18。科學理論或命題不可能被經(jīng)驗證實,而只能被經(jīng)驗證偽。他舉例說,不管我們已經(jīng)觀察到多少只天鵝,也不能證明這樣的結(jié)論:所有天鵝都是白的。波普爾認為,任何科學理論都具有普遍有效性,因而任何科學命題都必然是普遍性命題或全稱命題。但是,從經(jīng)驗中所觀察到的事實都是個別的、有限的,它只能證實個別命題或單稱命題,經(jīng)驗也不能通過證實個別而證實一般。所以理論要得到經(jīng)驗的證實在邏輯上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理論雖然不能被經(jīng)驗證實,但可以被經(jīng)驗證偽,即通過證偽個別命題而證偽科學的普遍性理論。經(jīng)驗雖然不能通過證實“這只天鵝是白的”,“那只天鵝是白的”,而證實“所有天鵝都是白的”這個普遍性命題,但能通過證偽個別天鵝是白的,而證偽“所有天鵝是白的”這個普遍性命題。任何理論和命題證偽容易、證實難。真理難以被一勞永逸的基礎(chǔ)證實,但只要證偽一次就足夠了。

波普爾認為,科學就是理性不斷做出的假說,任何科學理論都是一種猜測,一種向更好的理論過渡的暫時狀態(tài)。科學之所以是科學,不在于它能夠為某些經(jīng)驗事實證明,而在于它本身就包含著可以檢驗、可以反駁的東西。他強調(diào):“科學的方法就是批判的方法?!盵2]70

從波普爾的科學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批判地追求真理的態(tài)度。波普爾提出的證偽標準論富有新意,他認為歷史學是科學,和自然科學有統(tǒng)一的研究方法。證偽標準論是波普爾歷史方法論的理論基石,它在歷史方法論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猜測與反駁法。

二、猜測與反駁法

證偽標準論奠定了波普爾歷史方法論的理論基石,在方法論上,他反對實證主義的做法,巴爾格說:“拋開歷史上的進步思想,不承認客觀歷史規(guī)律,這自然就意味著同實證主義的方法論遺產(chǎn)相脫離?!盵3]從證偽主義的方法論出發(fā),波普爾提出了猜測與反駁法,應用于歷史科學研究。

波普爾不同意狄爾泰(Wilhelm Dilthey)和柯林武德(R G Collingwood)等人關(guān)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法有原則性區(qū)別的主張,他認為:“行為,因而連同歷史,可以解釋為解決問題;而根據(jù)猜想與反駁的圖示所做的分析能夠適用于歷史?!盵2]167-168猜想與反駁法,也就是嘗試與清除錯誤的方法,即“試錯法”。猜測與反駁法應用于歷史研究中,也就是說,關(guān)于歷史的知識與關(guān)于自然的知識一樣,都只是猜測的產(chǎn)物或“一個多少有點冒險的歷史性猜想”[4]。不過,同自然科學一樣,歷史知識的猜測性并不排斥認識事實的“真誠”。就此,波普爾強調(diào),關(guān)于事實的任何特定的歷史描寫,不管判斷真?zhèn)问嵌嗝蠢щy,它總不外是真實的或者是虛偽的。他又聲稱,歷史學家“所做的主要事情應該是意識到自己的觀點和采取批判的態(tài)度,也就是說,在敘述事實時盡量避免無意識的,因而也是無批判的偏見”[5]544。在這里,波普爾指出對歷史資料和歷史知識不要輕信,堅持某種批判的態(tài)度,是正確的。在歷史研究中,為了支持自身觀點而刻意搜求資料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如果用客觀的態(tài)度,批判性地對待自己的立論,無疑可以極大地推進歷史研究,提高歷史認識。

波普爾的一個重要觀點是:“科學始于問題”。歷史研究也應該是由問題開始的。無疑,在歷史研究中先產(chǎn)生了問題、疑惑,再去針對性地收集資料,并加以研究解決,是一件富有啟迪意義的事,是正確有效的程序。歷史研究始于問題的認識與年鑒學派觀點是相通的。年鑒學派主張問題史學,反對傳統(tǒng)敘述史學,這一史學理念極大地推進了歷史研究。的確,帶著問題去研究,對史學研究來說,是正確的作法,值得我們借鑒。

在猜想與反駁法的基礎(chǔ)上,波普爾對于歷史研究方法作了進一步的探討,提出了問題境況分析法。并且他將自己的境況分析法與柯林武德的主觀重現(xiàn)法進行了比較??铝治涞抡J為,歷史學家對歷史的理解在于重現(xiàn)過去的經(jīng)驗。波普爾認為,柯林武德重視境況分析,這與自己沒有差異;但是柯林武德將境況分析服從于重現(xiàn)的目的,認為重現(xiàn)的意義高于分析,由此陷入了主觀方法??梢哉f,正是在選擇第二世界的主觀方法還是選擇第三世界的客觀方法上這一點上,波普爾和柯林武德產(chǎn)生了分歧。

首先,對于柯林武德所強調(diào)的重現(xiàn)的重要性,波普爾表示了質(zhì)疑?!拔艺J為重現(xiàn)的心理過程并不是必要的,雖然我承認它有時可能是對歷史學家的一種幫助——對其境況分析成果的一種直觀檢查?!盵2]188他并未完全否定重現(xiàn)的作用,因為它可以幫助歷史學家進行境況分析。

其次,波普爾對重現(xiàn)的可能性提出了疑問?!耙驗橛行┬袨樵谠S多方面超出了歷史學家的活動能力,因而也就超出他的重現(xiàn)能力?!盵2]188在波普爾看來,有時重現(xiàn)難以做到,即使做到了,這種重現(xiàn)也未必有意義?!霸谝恍┳钣腥さ那樾蜗拢噩F(xiàn)對歷史學家來說是不可行的;在另一些情形下,重現(xiàn)也許是完全可能然而完全多余的?!盵2]189

波普爾認為柯林武德的主觀重現(xiàn)法過高地估計了歷史學家的重現(xiàn)能力。其所論有一定的道理。研究一位皇帝,如果沒有做皇帝的經(jīng)驗,怎么可能憑著自己的思想去重建這位皇帝的思想呢?如果沒有愷撒的英雄氣概,又怎么可能去重建愷撒的思想呢?任何歷史學家由于自身的局限,是難以重現(xiàn)前人的思想的。英國歷史哲學家沃爾什(Willian H Walsh)曾這樣說:“我的結(jié)論是,柯林武德的主要論綱是經(jīng)不住檢驗的。我們以直覺的洞見一舉就能掌握和理解過去的人的思想,這是不真確的。我們必須通過解釋擺在我們面前的證據(jù)來發(fā)現(xiàn)他們在思想著什么,并且找出他們?yōu)槭裁茨菢酉?;而這個解釋過程也就是我們在其中至少要隱然地參考普遍真理的過程。”[6]

再次,在反對主觀重現(xiàn)法的基礎(chǔ)上,波普爾提出了境況分析法?!斑@樣,作為歷史學家,他必須做的事情不是重現(xiàn)過去的經(jīng)驗,而是整理客觀論據(jù)來證明或者反駁自己推測性的境況分析?!盵2]188波普爾還著力強調(diào)了境況分析法的意義。由于“第三世界”客體的采用,從而在理解歷史方法中排除了主觀因素,而主觀主義是柯林武德研究方法的顯著特征。應該說,波普爾的上述批評是切中要害的。波普爾以為,歷史學家所做的,并非憑借主觀的臆想,直接與前人的事跡進行溝通;而是借助“第三世界”客體,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也就是猜想與反駁的過程。由此歷史科學的方法也就統(tǒng)一于他的證偽主義的科學哲學里面去了。

三、“零碎工程學”

猜想與反駁的過程,也就是試錯的過程。波普爾這樣表示試錯法的圖式:P1→TT→EE→P2,在這里,P1是初始問題,TT是提出的試探性理論,EE是對試探性理論進行消錯的過程,P2是結(jié)果,即新問題的產(chǎn)生。當波普爾把自然科學的試錯法運用于歷史研究中時,便產(chǎn)生了轟動整個西方思想界的“零碎工程學”理論,這是他反對“歷史主義”整體論的產(chǎn)物。他說:“我們需要的不是整體論,它是零碎工程學。”[5]393

波普爾反對依據(jù)所謂的歷史規(guī)律來進行歷史預言的做法,他認為不可能有一個完善的社會藍圖來指導人類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人們只能根據(jù)社會現(xiàn)狀提出關(guān)于社會發(fā)展的假說或者改革方案。然后通過批判性討論和實踐驗證,不斷地消除錯誤,從而對人類社會進行逐步的、切實可行的改造。這種對社會發(fā)展實行“漸進修補”和“摸索前進”的方法,波普爾稱之為“零碎工程學”。他所倡導的“零碎工程學”是針對總體論的社會工程提出來的,“與零碎社會工程相反,總體論的或空想的社會工程從來就不是一種‘私人的’、而總是一種‘公共的’性質(zhì)。它的目的在于按照一種確定的計劃或藍圖重新塑造‘社會整體’;……它的目的還在于從那些‘關(guān)鍵的位置上’來控制在塑造發(fā)展中社會的未來的各種歷史勢力,或者是通過扼阻這種發(fā)展,或者是通過預見到它的進程并對準它而調(diào)整社會?!盵7]61-62

波普爾并沒有人為地劃定“零碎工程學”和“總體論工程學”的界線,他認為在實踐上“總體論工程學”并沒有離開“零碎工程學”。“總體論否定零碎的研究途徑,認為它過于審慎。然而,他們對它的否定并不很符合自己的實踐;因為他們在實踐上,總是求助于一種本質(zhì)上是零碎方法的運用,但又沒有它那審慎的和自我批評的性質(zhì),故而多少是有點混亂、笨拙,盡管是雄心勃勃的而又無情的。原因在于,在實踐上,總體論方法已經(jīng)證明是不可能的;”[7]62-63

波普爾把“總體論工程學”稱為“空想的社會工程”。他分析了“空想的社會工程”與“零碎的社會工程”之間的許多區(qū)別:其一,“空想的社會工程”提出的是永恒、終極的社會藍圖,它的目的在于按照一種明確的計劃或藍圖重新塑造“社會整體”;而“零碎的社會工程”則強調(diào)逐步的“試驗性的改革”,主張“漸進修補”和“摸索前進”?!安还芩哪康氖鞘裁矗荚谠噲D通過可以不斷改進的小調(diào)整和再調(diào)整而達到目的?!盵7]61其二,“空想的社會工程”強調(diào)整體主義,它關(guān)心整個社會的發(fā)展;而“零碎的社會工程”則關(guān)心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歷史主義感興趣的并不是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而只是‘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的發(fā)展;而空想工程學也是同樣的總體論的?!盵7]68其三,“空想的社會工程”力圖去改造人,使人適應于社會;而“零碎的社會工程”則是對社會進行逐漸修補,使之不斷適合人?!坝眯牧伎嗟目障胫髁x者們似乎是遺漏了一點,即這一綱領(lǐng)蘊涵著承認失敗,甚至是在他開始實行它之前。因為它以我們?nèi)ァ茉臁切┠腥撕团艘赃m合他的新社會這一要求,代替了他之要求我們?nèi)ソ⒁粋€適合于男人和女人生活于其中的新社會。顯然,這就取消了檢驗新社會的成功或失敗的任何可能性了?!盵7]64其四,“空想的社會工程”主張暴力革命;而“零碎的社會工程”主張溫和的改革。其五,“空想的社會工程”提倡權(quán)威主義和權(quán)力的集中,追求封閉社會;而“零碎的社會工程”則提倡民主主義和批判主義,力圖實現(xiàn)開放社會。

有了上述對比,波普爾主張以“零碎的社會工程”取代“空想的社會工程”,因為“零碎的社會工程”有著更多的優(yōu)越性:如“人”的因素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決定了社會工程只能在摸索中前進,“零碎的社會工程”具有應付意外情況的審慎和準備,“空想的社會工程”建立在“零碎的社會工程”之上,“零碎的社會工程”能夠建設(shè)一個適合于人們生活的新社會和開放社會。

波普爾的“零碎工程學”實質(zhì)上是其“試錯法”在歷史方法論中的具體應用和理論延伸,“零碎工程學”折射出試錯方法論的內(nèi)涵。從錯誤中學習,是波普爾的重要主張:“如果我們準備從錯誤中學習的話,我們就會取得進步;要認識自己的錯誤,要批判地利用它們而不是教條式地堅持它們?!盵7]80“試錯法”是科學方法,應該引起零碎技術(shù)學家的重視。波普爾認為:“對零碎技術(shù)學家或工程師來說,這些觀念就意味著:如果他要想在社會研究與政治學中引用科學方法的話,那么最為需要的就是要采取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并且要認識到,不僅實驗是必要的,而且錯誤也是必要的。他必須學會不僅是預料到有錯誤,而且還要自覺地去尋求錯誤?!盵7]80“零碎工程學”是波普爾歷史方法論的內(nèi)涵之一。這是其自然科學方法論運用于人類社會研究的必然結(jié)果。

四、論歷史因果關(guān)系

在歷史研究中,對“因果關(guān)系”的探求極為普遍。英國歷史學家卡爾(Edward Hallett Carr)說:“歷史學家在不斷地問‘為什么’這個問題,而且只要他一直希望得到答案,他便不能夠休息?!盵8]波普爾并不是有歷史學實踐的思想家,但其歷史思想中對歷史因果關(guān)系做出了闡述。對此,汪榮祖先生作出了評論:“波普演‘求證原理’,以為史事之間具必然之因果關(guān)系,蓋因果縱非絕對,然‘一事為他事之因,而他事則為一事之果,固稍稍涉及公理者也’。”[9]波普爾反對理念論歷史哲學家通過體驗和理解來解釋人們的行為和歷史現(xiàn)象,主張對歷史人物的行為和歷史現(xiàn)象從客觀的角度做出因果解釋,即根據(jù)普遍規(guī)律從史料中邏輯地演繹出歷史事件的真相,并充分說明導致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客觀原因和條件。這就是他的“覆蓋定律模型”。這一模型最早在他1934年出版的《研究的邏輯》(1959年出版時改名為《科學發(fā)現(xiàn)的邏輯》)一書中涉及到。波普爾認為,在歷史因果解釋中,需要借助初始條件和普遍規(guī)律,“就‘原因’總是被獨特的初始條件所描述這一點而言,對于一樁獨特事件的一切因果解釋都可以說是歷史的。而這也完全符合這一流行的見解:即,從因果上解釋一件事物,也就是解釋它是怎樣和為什么發(fā)生的,也就是說,講出它的‘故事’來。但是只有在歷史學中,我們才對一樁獨特事件的因果解釋真正感到興趣?!盵7]133歷史因果解釋還需要借助于自然科學的普遍規(guī)律。

為了說明歷史因果解釋問題,波普爾列舉了布魯諾(Giordano Btuno)受火刑而死的例子,指出對它的解釋就涉及了普遍規(guī)律?!叭绻覀冋f,吉奧達諾·布魯諾致死的原因是被焚燒在火刑架上,那么我們就沒有必要提到一切有生之物暴露在極強的溫度之下都會死亡的那條普遍規(guī)律了。但是在我們的因果解釋中,卻隱含地假設(shè)了這樣一條規(guī)律?!盵7]134波普爾反對歷史主義者所堅持的因果解釋就必須關(guān)心歷史規(guī)律的制定,也反對一個事件可以是多個事件的原因。他闡述到:“普遍的規(guī)律和特定的事件一起,都是進行任何因果解釋所必需的”[7]135,也就是說,歷史中的因果關(guān)系并不是由歷史規(guī)律所決定的,歷史規(guī)律并不存在。歷史因果關(guān)系由普遍規(guī)律和初始條件共同做出說明?!敖o予某一事件以因果解釋就意味著演繹出一個描述這一事件的陳述,運用一條或更多條的普遍性定律連同某些單稱陳述即初始條件,作為演繹的前提?!盵1]38因果解釋中,由全稱陳述和單稱陳述相結(jié)合,作出解釋,“我們有兩類不同的陳述,它們都是一個完全的因果解釋的必要成分。它們是:(1)全稱陳述,就是帶有自然定律性質(zhì)的假說;(2)單稱陳述,它應用于所討論的特殊事件上,我稱之為‘初始條件’?!盵1]38波普爾對歷史因果關(guān)系的解釋是全新的。

對于“覆蓋定律模型”,波普爾在此后一直堅持和闡發(fā)?!皻v史學家專注于尋求對某個有限特定時空區(qū)的事態(tài)的描述——也就是說,專注于尋求我所說的特定初始條件——并且專注于檢驗和核對它們的合適性或準確性?!盵2]354波普爾強調(diào)“初始條件”問題,“歷史學家的工作程序可以用下述的格式表示:

這里,I0是受考查或驗證的歷史假設(shè)、歷史描述。它在整個檢驗中保持不變,并且和不同的(相當明顯的)定律U1,U2…以及相應的初始條件I1,I2…一起推導出不同的預測P1,P2等等?!盵2]355波普爾認為,人們固然能夠?qū)v史事件做出因果解釋,但這種解釋與自然科學中的因果解釋完全不同。在自然界,因果關(guān)系是具有重復性的,因此是可以檢驗的。而社會歷史領(lǐng)域并不存在這種重復性的因果關(guān)系,這是因為沒有類似于自然界中存在的重復現(xiàn)象和普遍規(guī)律。換言之,自然科學感興趣的是普遍規(guī)律,歷史學感興趣的只是對獨特事件的因果解釋。

概而論之,在歷史方法論方面,波普爾從證偽標準論出發(fā),提出猜測與反駁法的歷史研究新方法,并且具體化于境況分析法。波普爾的境況分析法比柯林武德的主觀重現(xiàn)法更具有歷史研究和實踐的意義。以猜測與反駁的方法論將歷史學和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統(tǒng)一起來,賦予歷史學以科學的地位,這些都是極富創(chuàng)見的。另外,他倡導的“零碎工程學”也有不少合理之處。值得注意的是,波普爾也不是完全堅持改良的立場,他曾說:“我并不是在任何情景和條件下都反對暴力革命?!盵5]414在歷史因果關(guān)系方面,波普爾主張它是由普遍規(guī)律和初始條件共同作出說明的,這種解釋是全新的。他所確立的“覆蓋定律模型”,影響和啟發(fā)了后來的一些歷史哲學家。美國歷史哲學家亨普爾(Carl Gustav Hempel)承襲了波普爾的歷史因果解釋方法,寫有《普遍規(guī)律在歷史中的作用》。因此,“覆蓋定律模型”具有開拓性的價值。波普爾的歷史方法論內(nèi)涵豐富,對其深入探析,有助于全面理解波普爾的歷史思想。

[1]Popper Karl Raimund.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M]. London:Hutchinson,1959.

[2]Popper Karl Raimund.Objective Knowledge:an Evolutionary Approac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3]巴爾格.歷史學的范疇和方法[M].莫潤先,陳桂榮,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182.

[4]Popper Karl Raimund.Unended Quest:and Intellectual Antobiography[M].London:Routledge,1992:134.

[5]Popper Karl Raimund.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

[6]沃爾什.歷史哲學導論[M].何兆武,張文杰,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4.

[7]Popper Karl Raimund.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

[8]愛德華·霍列特·卡爾.歷史是什么[M].吳柱存,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93.

[9]汪榮祖.史傳通說——中西史學之比較[M].北京:中華書局,2003:162.

Exploring into Karl Popper’s Historical Methodology

LI Bao-xiang
(Department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Zibo Normal College,Zibo 255100,China)

Karl Popper,the famous British historical philosopher,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falsity-proving standard,which serves as a standard for differentiating the scientific from the non-scientific,has become the philosophical cornerstone in his historical methodology.Based on this,Popper adopts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as the research method in history,namely,the question-condition analyzing method.He also make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his method and the subjective-reenacting method by R.G.Collingwood.Additionally,Popper applies“the error-trial method”in natural science to the historical research,which results in the theory of“fragmentary engineering”.As to the“historical causal relation”,Popper advocates an explanation by considering both general rules and initial conditions.

Karl Popper;historical methodology;the theory of falsity-proving standard;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fragmentary engineering;historical causal relation

K061

A

1008-2794(2009)03-0015-05

2008-07-12

李寶祥(1972—),男,山東淄川人,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學史及史學理論。

猜你喜歡
柯林波普爾工程學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征稿簡則
波普爾的洞見和盲目
散文詩(2021年24期)2021-12-05 09:13:04
失落的大師:卡爾·波普爾
檢察風云(2020年6期)2020-04-22 20:41:07
波普爾政治哲學與西方理性主義的危機
《照明工程學報》征稿簡則
求婚43年,他終于娶到人生摯愛
論人體工程學對產(chǎn)品設(shè)計的影響
一個人的“貓頭鷹 護衛(wèi)隊”
馬克思主義視域下波普爾的真理觀評判
觀察與思考(2014年4期)2014-02-27 10:52:08
2010年《生物工程學報》征稿簡則
东乌珠穆沁旗| 长白| 北辰区| 扶余县| 酉阳| 黄平县| 江川县| 汝州市| 闵行区| 德保县| 凤阳县| 伊宁市| 黑龙江省| 荥经县| 青岛市| 马关县| 通江县| 达尔| 泰顺县| 孙吴县| 望奎县| 晋州市| 乐都县| 沙湾县| 贡嘎县| 台山市| 弋阳县| 东丽区| 石嘴山市| 晴隆县| 固镇县| 宝兴县| 辽中县| 呈贡县| 玛沁县| 高邑县| 马鞍山市| 普宁市| 阆中市| 仁布县|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