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穎 袁 博
摘要:在國際貿易中,遠期信用證作為信用證支付方式的一種,是銀行及出口商對進口商的一種融資方式,很受進口商的青睞。但無可否認,遠期信用證在使用中存在著一些潛在風險,本文旨在對這些潛在風險進行闡述,并提出相關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信用證;遠期付款;銀行信用
信用證被譽為“國際貿易的血液”,作為國際貿易中一種基本的結算工具,以其巧妙獨特的流程和相對成熟的資信擔保,受到貿易雙方及銀行的普遍推崇。但是,由于遠期信用證項下付款時間較長、國家風險、資信風險、市場狀況等不易預測,很容易造成貿易雙方或銀行方面的嚴重損失,這就使得遠期信用證比即期信用證具有更高的風險性。
一、遠期信用證的潛在風險
1信用風險辨析
遠期信用證下,一旦開立信用證,則意味著物流與資金流相互獨立,銀行和貿易雙方實現(xiàn)的是單據交易,對貨物的把握很難控制。
使用信用證出口方面臨的風險包括:(1)提交的單據不符合信用證條款導致開證行拒付。(2)進口商偽造,變造信用證,直接寄給出口商,騙取貨物。(3)開證行資信不良造成的貨款兩空。
使用信用證進口方面臨的風險包括:(1)出口商出具的單據與信用證相符,但貨物以次充好。(2)出口商偽造單據交單,導致進口商付款后無法取得貨物。
2詐騙套資風險
—些企業(yè)和公司在通過正當途徑無法得到銀行資金支持的情況下,把開立無貿易背景遠期信用證作為騙取銀行資金的主要途徑和手段之一,如用假合同、假單據偽造貿易背景,國內開證申請人和國外受益人聯(lián)手詐騙銀行。當國內申請人利用假合同欺騙銀行開出遠期信用證后,國外受益人通過交單行交來與該證相符的假單據。由于他們的目的是騙取銀行資金,所以不管單據真?zhèn)危袩o不符點,申請人都接受單據,催促開證行承兌。一旦開證行承兌,那么開證行有條件的付款承諾就變成了無條件的到期付款責任。這樣,受益人就從銀行套取了資金。這些資金到期時不能得到償還,導致銀行巨額墊款。
3延期付款風險
在遠期信用證業(yè)務中,進口商將貨物銷售出去,收回貨款,在付款日期未到時,把這筆資金繼續(xù)周轉或挪作它用。那么信用證到期日,到期拖欠,開證行只好墊款。進口商占用、挪用資金的通常做法是超越合理開證期限。在遠期信用證業(yè)務中,通常信用證的付款時間為90天,最多不超過180天。其合理期多依據進口產品資金回收周期而定。
4市場波動風險
這里主要指進口熱門敏感商品帶來的風險。這類商品是指某一階段,某一時期的暢銷商品。由于是熱門敏感商品,那么商品的價格波動也就很大,很難預測價格的升跌,若為即期付款,貨到付款贖單,銀行風險相對較小;而遠期付款,進口商通常會以進口商品在國內的銷售款來償付遠期信用證項下貨款或銀行的備用貸款,銀行風險就會大大增加。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進口商品價格一旦下跌,銷售不暢,到期資金不能收回,使得進口商無法按時償付進口商品貨款,銀行被迫墊付資金,形成不良墊款。
二、遠期信用證的風險防范,規(guī)范管理
1按制度辦事,從嚴審查遠期信用證業(yè)務
防范風險的關鍵在于對各當事人的嚴格審查:(1)審查開證申請人資格及開證條件;(2)調查開證申請入的近期業(yè)務經營狀況、盈利情況、負債狀況和資產流動性情況,(3)了解受益人的資信情況,生產能力及以往的業(yè)務合作情況,尤其對金額較大的信用證交易,更要加強對受益人資信的調查。
2控制遠期信用證的開證規(guī)模,加強保證金管理
應根據各級銀行的資產負債率、資金實力及信用等級,設立其開立遠期信用證的總規(guī)模及權限,即單筆信用證的最高金額和開證最長期限。此外,對遠期證必須落實足額保證金或采取同等效力的擔保措施。保證金收取比率與進口商資信、經營作風、資金實力及進口貨物的性質和市場行情有著密切關系。對風險較大的必須執(zhí)行100%甚至更多保證金。
3嚴格遠期信用證付款期限
遠期信用證雖是銀行對企業(yè)的貿易融資,是為解企業(yè)燃眉之急而為,因此企業(yè)除了主動自覺歸還貨款外,銀行方面還應嚴格控制還款期限。據國際貿易慣例,正常的國際貿易結算通常在60天內完成,如果超過90天、180天,且金額較大,銀行應提高警惕,對該企業(yè)進行詳實調查。此外,銀行還要盡量縮短還款期限,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4加強對銀行從業(yè)人員和監(jiān)管人員的培訓
各銀行要加強對信用證從業(yè)人員和監(jiān)管人員的培訓,通過案例分析、研討、講座等形式,使其學懂并嚴格執(zhí)行國家的外貿、海關及銀行等政策,熟悉國際商會的有關規(guī)定,克服盲目競爭和執(zhí)行政策的隨意性。此外,還應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加大內部稽查力度,對外匯業(yè)務主管人員實行輪崗制,以防止違規(guī)行為的發(fā)生,在銀行自身內部先把好第一道關。
三、完善我國信用證使用的外部環(huán)境
信用證是商業(yè)信用和銀行信用結合得比較完美的結算工具,它不僅有助于培育企業(yè)信用觀念,而且有利于銀行風險文化的完善。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國內金融環(huán)境日益改善,我國除了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步伐,還應加快立法步伐,加大信用證欺詐和詐騙行為的懲處。要盡快出臺有關司法解釋,為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提供依據,為當事人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護,共同實現(xiàn)我國國際貿易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