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贊德 鳴冤 抗爭

2009-03-27 04:34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9年2期
關鍵詞:抗爭

張 強 陸 平

摘 要:《李將軍列傳》是司馬遷傾注心血的名篇之一,在《史記》中地位獨特。本文將立足原文,參照與之相關的《漢書·李廣蘇建傳》、《太史公自序》、《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報任少卿書》等,對《李將軍列傳》的寫作目的層層挖掘,展現(xiàn)太史公所要傳達的志、冤、刺,從而體會史遷史筆,進入其內心世界。

關鍵詞:《李將軍列傳》 李陵之禍 曲筆 無奈 抗爭

梁啟超曾批評“舊史官紀事實而無目的”,獨推重《史記》的“懷抱深遠之目的”[1]。而司馬遷作《史記》的目的,就是表現(xiàn)其理想、是非與褒貶。他雖守著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條,自稱“述故事,整齊其列傳,非所謂作”[2],但在史料的選擇、編排上頗費苦心,故能成一家之言。這可以在《史記》中的《李將軍列傳》[3]中得到全面體現(xiàn)。

茅坤曾云:“(李廣)乃最名將,而最無功”,然而在《史記》中,他卻獨受重視。

1.《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記錄了“其(衛(wèi)青)裨將校尉已為將者十四人”,而獨“為裨將者曰李廣,自有傳”[4]。程不識與李廣經(jīng)歷及地位均相當[5],但程不識只附于《李傳》中簡單提及其生平,與李廣單獨立傳有天壤之別。

2.《史記》所載歷代良將大都在篇題中直書其名[6],即使傳主曾被封侯拜官,而以封號爵位為篇名,也在傳文開首直呼姓名[7]。李廣官不過前將軍,而得傳名《李將軍列傳》,且在傳首被司馬遷稱為“李將軍廣者”,可見作者對其敬重有加。

3.李廣與衛(wèi)青都與匈奴作戰(zhàn),李廣作為裨將,其傳在《匈奴列傳》之前,而衛(wèi)青作為大將,其傳反在《匈奴列傳》之后,可見司馬遷對兩者的褒貶。

司馬遷對李廣如此青睞,有幾層原因。究其最表層原因,或說司馬遷能夠也已經(jīng)通過文字傳達的,是他寫作《史記》列傳的總意旨。

司馬遷自稱他的這部著作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其對人生的理解(天人之際)又在社會總結(古今之變)之先。并說要為“扶義倜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于天下”的人立傳,可見《史記》是以人物為本位的,強調個人主觀能動性,推崇人格美?!短饭孕颉纷鳌妒酚洝菲刻嵋性疲骸坝掠诋敂?,仁愛士卒,號令不煩,師徒向之,作《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边@指明了司馬遷為李廣作傳是因其仁、勇的為人,這與“直曲塞,廣河南,破祁連,通西國,靡北胡,作《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的徒為其戰(zhàn)功大不相同。

司馬遷曾在《報任少卿書》中表明他所推崇的人格美:“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與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讬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崩顝V作為武將,“善射”且“專以射為戲,竟死”,并依靠善射屢屢解困克敵,全賴“修身”之功;治軍既寬緩不茍,又廉潔奉公,“得賞賜皆分麾下,飲食與士共之”,頗得“愛施之仁”、“取予之義”;殺霸陵尉,寧死不愿復對刀筆吏,有恥辱心,故有以寡陷眾而不亂之“勇”;文帝為之哀,公孫昆邪為之泣,單于素聞其賢,“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立名于天下久矣。李廣身兼五善,正是司馬遷心中的理想人格,難怪傳末一連串贊詞,無一字涉及其它。司馬遷寫《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是因為衛(wèi)青、霍去病的軍功,而對于他們的為人,司馬遷認為足可列入《佞幸列傳》[8],只配列于《李傳》之后,作為“忠心誠信于士大夫”李廣的背景。

司馬遷依五善取舍李廣事跡,排列《李》、《衛(wèi)》二傳,是在形象化地言志,宣傳自己與當權者不同的價值標準,為李廣及自己的人格立萬世名。

然而獨此用意,雖然“太史公極力摹寫”,也不至于“淋漓悲咽可泣”。在這敬慕之情下,還伏著“李陵之禍”的冤情。

“李陵事件”發(fā)生在天漢二、三年間,不在《史記》的范圍之內[9]。然而如此大事,司馬遷提筆作《李傳》時怎能不激動呢。我們雖不能臆斷司馬遷是托李陵精魂于李廣,但司馬遷能把李廣的生平寫得如此生動感人,骨架來源于史料,血肉則融入了李陵的影子。故讀《李傳》不可不參照《漢書·李廣蘇建傳》中的李陵部分?,F(xiàn)指明祖孫相同境遇如下表:

祖孫皆為武藝高強且善治軍的名將,而作戰(zhàn)遭遇的困窘如出一轍。原因則是當權者不合理的軍力安排?!缎l(wèi)將軍驃騎列傳》中就指出“諸將所將軍馬兵亦不如驃騎”。李廣雖為宿將,但帶兵不滿五千,且非精兵。李陵向漢武帝求兵請戰(zhàn),武帝卻說“吾發(fā)軍多,毋騎與汝”,以至李陵以五千步兵對抗匈奴八萬人馬。盡管李陵與李廣一樣沉著勇敢,取得了巨大戰(zhàn)績,但李陵終無援兵,且已矢盡,最終兵敗被俘。司馬遷對李廣的三次精彩戰(zhàn)斗的描寫,不僅集中再現(xiàn)了李陵兵敗的過程,更突出了李陵兵敗的原因。因此,《李傳》在記錄史實的表層之下,隱含著為李廣不平、為李陵辯解、為自己申冤的不平之情。

當權者的失誤造成了李廣、李陵、司馬遷的悲劇,更使他們及當時一大批文臣武將都經(jīng)歷著“不遇時”的悲劇命運。司馬遷贊李廣言志,借李廣鳴冤,而貫之以“不遇時”三字。李廣是“志”的形象,是“冤”的化身,更是“不遇時”的典型。

李廣奪騎脫險以“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作結;對于右北平戰(zhàn)左賢王以“廣軍功自如,無賞”作結。這兩段都敘述精彩,大幅渲染了李廣的勇謀,而結尾淡淡點名朝廷不公平的態(tài)度,使讀者興奮激動之后又深深惋惜,似燒炭入火,功業(yè)如煙散。讀此如聞太史公英雄不遇之嘆。

司馬遷嘆李廣,也在嘆自己,他與李廣同病相憐。李廣出生將門,司馬遷出生史學世家,他們都有繼承遺志、建功立業(yè)的志向。而李廣雖善戰(zhàn),卻因“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沒有為自己爭來侯爵,終因“迷失道”的失誤,“不能復對刀筆吏”,含恨而終。司馬遷仗義執(zhí)言遭“李陵之禍”,因無人為其辯解,遭受腐刑。不同的是李廣不愿“對刀筆吏”,甘心身與名俱滅。而司馬遷忍辱茍活,“發(fā)憤著書,意旨自激”,寄托他的愛恨,夾雜對世態(tài)炎涼的社會的抗爭。

司馬遷遭受宮刑,更難忍的是精神上受到的侮辱,“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這是常人、哪怕是殘疾人也難以理解的。這與后人難以體會阮籍身仕亂朝所發(fā)詠的憂身之嗟一樣,司馬遷的怨恨譏刺雖著之竹帛,也難免“百代之下,難以情測”了。

如李廣斬霸陵尉一節(jié),歷代都作“司馬遷不虛美,不隱惡”[10],大謬。司馬遷時為“刑余之人,無所比數(shù)”,“負下未易居,上流多謗議”,為世所不屑,比李廣為霸陵尉所辱有過之而無不及。此情此境,縱為圣賢,能不生怨恨之心嗎?李廣對殺降一事頗多悔恨,知其非嗜殺之人,而不能忍以醉酒霸陵尉,只因天下多霸陵尉之徒,李廣受詬已久,泄憤于霸陵尉一人而已。司馬遷摘出這段史跡,更多地寄托了他對那些以地位論英雄的屑小們的報復,借他人酒杯澆自家之塊壘!

司馬遷不僅把小人們誅于紙上,還對漢武帝的好大喜功而不能擇賢給予諷刺?!独顚④娏袀鳌?、《匈奴列傳》、《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的順序安排,就是對漢武帝不能擇賢的批評?!缎倥袀鳌吩疲骸皥螂m賢,興事業(yè)不成,得禹而九州寧,且欲興圣統(tǒng),唯在任將相哉!唯在任將相哉!”此正影射武帝不用李廣而寵衛(wèi)青。運用各種創(chuàng)造性手法構成諷喻環(huán)境與氣氛,引人深思。

對于以上無聲的諷刺,我們贊嘆司馬遷史筆曲折巧妙之余,更同情他如此用筆的無奈。對漢武帝的忌諱自然是一個方面,直書冤情難免使武帝大發(fā)雷霆,而抒寫“不遇”的抗爭之音更會招致殺生削書之禍??沙鈩葜?,更多的是司馬遷的內情?!袄盍曛湣?,司馬遷受的不止是刑,更是辱,刑在一時,辱則是終其一生。他在《報任少卿書》中反復提到“詬莫大于宮刑”,“最下,腐刑極矣”,“雖累百世,詬彌甚耳”。他可以通過《史記》寫作來抒發(fā)憤懣,進行抗爭,痛快驕傲地自稱“雖萬被戮,豈有悔哉”。而當寫到這篇觸到他恥辱傷疤的時,“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又怎能平靜地言之、辨之呢!且他認為“身殘?zhí)幏x,動而見尤,欲益反損”,強要言說,俗人未解其冤,反作笑柄看了,“只取辱耳”,故“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司馬遷迂曲史筆與其說是為了逃避當權者的苛暴,不如說是在逃避自己內心的痛苦。所以《李傳》在形式上,也是一場悲劇。

《李傳》以贊德為肢體,以鳴冤為血脈,以抗爭為精神,實是《報任少卿書》的注腳,《悲士不遇賦》的實證。“士不遇”是司馬遷一生的主料,“李陵之禍”為它提了味。司馬遷深味了這辛酸,用《李傳》和盤托出,讓后人品味。其實加了味的有何止這一篇,《馮唐列傳》里,司馬遷在贊中大呼“馮公之論將卒[11],有味哉!有味哉!”正是領我們去品味李廣與自己,乃至皇帝喜怒控制下的一代士人的悲慘命運。

李廣戎馬一生,榮于身后,是得益于太史公的史筆呢,還是千古未斷的士人們“不遇時”之緣,這些都值得后人深思。

注釋:

[1]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頁。

[2]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61頁。

[3]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4]司馬遷:《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52頁。

[5]《李將軍列傳》:“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尉衛(wèi),而程不識亦為長樂尉衛(wèi)”,“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將軍屯”,“是時汗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將”?!段浩湮浒埠蛄袀鳌罚骸俺?、李俱東西宮尉衛(wèi),今眾辱程將軍,仲孺獨不為李將軍地乎?”把李廣與程不識相提并論。

[6]《司馬穰苴列傳》、《白起王翦列傳》、《樂毅列傳》、《黥布列傳》、《季布欒布列傳》。

[7]“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保ā痘搓幒盍袀鳌罚?“絳侯周勃者,沛人也。”(《絳侯周勃世家》)“大將軍衛(wèi)青者,平陽人也?!保ā缎l(wèi)將軍驃騎列傳》)

[8]在司馬遷看來,衛(wèi)青官至大將軍,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并不是因為他們過人的才略,而是漢武帝的私心。《佞幸列傳》云:“衛(wèi)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以才能自進?!蓖貘Q盛云:“一若以此二人本可入《佞幸》者,子長措詞如此。”

[9]《史記·太史公自序》:“余述歷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史記》中李陵事恐系后人竄入。即使司馬遷后來添改,也當因此事敏感而不能盡言。

[10]陳壽:《三國志·王肅傳》,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54頁。

[11]《馮唐列傳》中,馮唐批評文帝對待功臣魏尚賞太輕,罰太重,“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

參考文獻:

[1][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 2006.

[2][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趙生群.《史記》文獻學叢稿[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4]吳汝煜.史記論稿[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

[5]張大可.司馬遷評傳[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張強 揚州大學文學院 225002;陸平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210097)

猜你喜歡
抗爭
名師新題:抗爭
SilentEpidemic
Enabling the Movement
LOVEIN AN OLDCLIMATE
前方到站通遠門
論《為奴十二年》中所體現(xiàn)出的反暴力精神
論《欲望號街車》中布朗琪的性格與宿命
《山海經(jīng)》中的悲劇形象
加存的樹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乌兰浩特市| 宣恩县| 宜丰县| 富民县| 周至县| 会理县| 个旧市| 黎川县| 青铜峡市| 汨罗市| 崇文区| 延吉市| 宝兴县| 丰原市| 武邑县| 通化市| 淮南市| 泌阳县| 雅江县| 江孜县| 永昌县| 麦盖提县| 定远县| 太仓市| 阳原县| 普定县| 龙南县| 顺平县| 威信县| 宁海县| 曲周县| 阳西县| 元氏县| 郧西县| 呼伦贝尔市| 卓尼县| 平邑县| 大英县| 田阳县| 民勤县|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