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晨光
歌唱是聽覺藝術,它是由歌唱藝術的感染力來實現(xiàn)的,歌唱者一般把音樂旋律和文字符號相互結合變成聲音的過程,是一部作品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一首好聽的、乃至更好的歌曲終歸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必須通過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聽眾充分感受。
因此,作為一名歌唱者應該從各個方面來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素質,腳踏實地地進行艱苦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活動。當我們拿到一首歌曲時,在對歌曲的處理過程中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藝術環(huán)節(jié):
一、意境的想象
意境的想象,就是要盡量去啟發(fā)音樂的想象力,演唱者應根據(jù)歌曲的內(nèi)容和音樂形象,在自己的頭腦中化為一幅幅活動畫面,把自己化為作家、詩人,也變成作品的主人公。換句話說,就是要象戲劇演員進入角色一樣去身臨其境。
如果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緒和意境設想得很具體,那么在表達時就會很真實和生動。想象和意境會很快幫助我們確立起正確的音樂形象或者說歌曲的主人公的形象來,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統(tǒng)一了,歌曲的主題思想也就明確了,這樣就會達到情真意切。
當然歌唱者解釋音樂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種生活的積累,記憶的積累,情感的積累,這種積累越多,越豐富,“靈感”也越活躍,越豐富。
因此作為歌唱者,應隨時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傾聽各種生活的畫面和聲音,去感受生活,從而增強我們對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
二、歌曲內(nèi)涵的理解
所謂內(nèi)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內(nèi)在含義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是演唱的基礎。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譜,而應該將歌詞反復朗誦幾遍,以便從中了解主人公所處的時代背景、特定環(huán)境和思想感情。
一首歌曲或長或短,都凝聚著作曲家的強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蘊藏在每個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認真地去發(fā)掘和領會。對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時的表達則越純真,越完美。一個演員或歌唱者文學修養(yǎng)的深線,會直接影響他對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
不少學唱的人,往往單純從聲樂技巧來談歌唱表現(xiàn),因此平時的接觸面比較窄,不看小說不看畫,不讀詩文不聽音樂,視野不開闊,知識不豐富,這樣的學唱是唱不出感情來的。
三、聲音要與歌曲風格相適應
我們在演唱一首作品時,運用什么樣的聲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這是值得研究和設計的問題。
作為歌唱者有了美妙的聲音外,能駕馭各種聲音和音色變化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比如面對一首進行曲時要選用雄壯的聲音,面對一首圓舞曲時應是明亮、華麗、輕巧的聲音,面對一首搖籃曲時則需要用柔和甜蜜的聲音等等。這里對聲音也要有一個想象的過程。
總之,我們要擅于調(diào)動人聲的聲音“庫”中最恰當?shù)穆曇?,唱出歌曲?nèi)容所需要的聽覺效果,貼切地表現(xiàn)作品。
四、歌曲風格的理解
作品的風格或者說音樂的風格掌握得好與壞,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我們常常聽一些獨唱音樂會的演出,有的人聲音相當漂亮,發(fā)聲技巧也很高超,但整臺音樂會聽起來聲音上也好,力度上也好,韻味上也好,總是一個樣,一個味,讓人聽了過耳即忘,缺少心靈的共鳴和藝術的回味。
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沒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對作品的時代風格、民族風格、地區(qū)風格、個人風格等進行細致的分析和了解,沒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來表達作品的風格。
因此歌唱者要準確地表現(xiàn)作品的內(nèi)涵還必須事先研究作品的風格(也就是演唱風格)。當然與其它姐妹藝術相比,音樂的風格具有更多的抽象性。音樂是無形的時間藝術,而繪畫、雕塑、建筑等都是有形的空間藝術,因而他們的風格往往比音樂更容易一目了然。
一個歌唱者文學修養(yǎng)的深淺,會直接影響他對作品的理解和風格的把握,因為風格的形成,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認識基礎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作品的風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能把音樂的全部涵義,讓聽眾“一耳了然”的。
五、藝術的處理
有了對歌曲的真情實感后,就應該對歌曲處理有一個全面的總體設想,這里包括整個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問題。
當然這些設想不是盲目的或是隨心所欲的,歌曲的結構、曲體、調(diào)式旋律的起伏發(fā)展,直到節(jié)奏、和聲等給演唱者以藝術表現(xiàn)的總啟示,它們可以指引歌唱者內(nèi)在情緒的走向,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層次。
在演唱中特別要把握好藝術的對比性,如一首歌的敘述性和歌唱性的區(qū)別,一首歌曲中強弱、輕重的變化,其中最關鍵的是要找到歌曲的高點(高潮處)和低點。
一般來說要突出高點,一定要把低點放低,一定要有鋪墊的過程,否則一個勁兒地強或一個勁兒地弱是達不到藝術效果的。處理歌曲時,畫龍點睛的部分往往是一些重點字、句。
重點的詞句要在咬字吐字上、感情上予以強調(diào),要一句一字地,甚至在一個經(jīng)過音上深下功夫,反復練唱,認真尋味,找到最適宜的表現(xiàn)手法。也就是說演唱者必須按照自己的總體設計反復演唱攻克難關,直到自己的處理化為真情的體現(xiàn)。
六、 忘我的演唱
唱歌要感動聽眾,首先要使自己處于興奮而又激動的歌唱狀態(tài)?!罢嬲婕偌佟笔撬囆g表現(xiàn)的特定手法?!凹佟笔菫榱吮憩F(xiàn)“藝術的真”,是表現(xiàn)“真”的藝術技巧。真入假出而不失為真,才能發(fā)揮藝術的真實性和表現(xiàn)的真實性的統(tǒng)一,才能發(fā)揮藝術感染的強大作用。
因此我們在演唱時一定要把握好這兩者的關系,恰到好處地來表現(xiàn)藝術。在平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人在演唱時精神高度緊張,前怕狼后怕虎,滿腦子私心雜念,這樣的歌唱狀態(tài)是絕對唱不好歌的,更不用說感動觀眾了。
因此我們講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丟掉一切來自思想上的或者聲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緊張因素,以既充滿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狀態(tài)進入演唱,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而舒暢的聲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達。歌唱藝術應該是“有聲又有樂”。
七、技術與藝術
技與藝,即聲與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連的兩個部分。發(fā)聲、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達構成歌唱的整體,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聲是以人身的整體作為樂器從事歌唱的,絕非只靠嗓子、氣息或共鳴就能單獨完成的,歌唱是全身心都參與的一種表演藝術,不僅全部身體都要參加,而且包括你的靈魂。
歌唱應成為諸種因素融匯于一個整體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藝術,就是說,只有聲情并茂,技藝結合,才能使歌唱達到感人的境界,產(chǎn)生沁人肺腑的藝術成果。
(河北省唐山市遷安丁官營中學)
參考書目:《歌唱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