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雄
[摘要]“記錄往事”中一篇篇生動的故事,弘揚了社會的主旋律,傳播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于它用典型和形象化的手法宣傳了馬克主義指導思想,宣傳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宣傳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宣傳了社會主義的榮辱觀。符合時代的需要,符合人民大眾的需要。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
《荊門晚報》創(chuàng)辦的“記錄往事”欄目已走過了六年的路程。在六年里,該欄目一直堅持用紀實的手法進行“紅色講述”,所講述的每一個“紅色故事”,都受到讀者的喜愛和好評。
“紅色講述”成為大眾傳媒中的獨特景觀
“紅色講述”,就是報社與荊門市政協(xié)、市老干局、市干休所一起進行信息源整合,向中國現(xiàn)代革命戰(zhàn)爭和新中國偉大社會主義建設的見證者、親歷者、參與者、奉獻者組稿,用他們的筆或口述,講述一個個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的“紅色故事”。如《回馬江漢血灑故土》、《我參加了解放荊門的戰(zhàn)斗》、《我軍三攻鐘祥縣城》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在中國現(xiàn)代革命戰(zhàn)爭和中國當代社會主義建設中經(jīng)歷了,參與了,見證了,奉獻了,所講述的故事只要是見證了歷史,具有現(xiàn)實意義,都可以在“記錄往事”欄目上發(fā)表。
如今,大眾傳媒在市場化運作中,為了購買受眾的注意力,紛紛開辦情感傾訴、愛情講述之類的欄目。由于這類講述越來越走向低質(zhì)、低俗、假情假意,其間,不少是灰色的東西,污染了社會的文化環(huán)境。將“記錄往事”中的“紅色講述”放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予以觀照,可以看到它是中國大眾傳媒中的一道獨特景觀,令讀者注目。
“記錄往事”的“紅色講述”為什么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作一個比較全面的分析,有這樣幾個原因。
其一,在于“紅色講述”申的一篇篇生動的故事,弘揚了社會的主旋律,傳播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于它用典型和形象化的手法宣傳了馬克主義指導思想,宣傳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宣傳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宣傳了社會主義的榮辱觀。符合時代的需要,符合人民大眾的需要。在多元文化生存環(huán)境中,人民大眾需要情意綿綿的小夜曲陶冶自己的性情,調(diào)濟情感,但更需要雄渾激揚的交響樂提升自己的精神。鼓舞自己的斗志。人民大眾知道,充斥于大眾傳媒中的那些委靡的、虛假的、低俗的情感講述是精神鴉片,不僅于世有害,而且最終害己。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還是要靠含有精神鈣質(zhì)的精神文化產(chǎn)品??吭谒枷肷洗呷藠^發(fā)進取的精神文化產(chǎn)品?!坝涗浲隆敝械摹凹t色講述”正是這樣的精神文化產(chǎn)品。所以有廣泛的影響力。
其二,在于“記錄記事”將“紅色講述”本土化,拉近了“紅色講述”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感到親近、親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讓人們看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就在自己身邊,倍感珍惜。因而,“記錄往事”的“紅色講述”,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其三,提供了平民進行“紅色講迷”的平臺,實現(xiàn)了人人的欲望表達?!坝涗浲隆敝械摹凹t色講述”,很多都是發(fā)生在普通老百姓身邊的事,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所經(jīng)歷的事,體驗了的事,這就使“記錄往事”的“紅色講述”所傳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具有一種能夠被普通人所接受的感召力;另一方面融入“我能”的意識中,使所傳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種被普通人所擁有的認同力。讓人們看到原來像自己一樣平凡的人也能上“記錄往事”去講述講述,能實現(xiàn)表達的欲望,從而找到自我的價值所在。因而,“記錄往事”的“紅色講述”被人們所喜愛,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紅色講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凸顯
如果將“記錄往事”中的“紅色講述”放在中國社會變遷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進行透視,可以看到它所凸顯的意義。
1挖掘與搶救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用典型與形象手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昂揚向上的主流輿論。
從“記錄往事”所發(fā)表的900多篇文章來看,荊門是一塊熱土,不管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這里所發(fā)生的每一個故事。都承載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文化”資源極其豐富。過去,僅靠文史部門有限的人力去開掘,獲得的資料極其有限?,F(xiàn)在《荊門晚報》充分利用自己的傳播優(yōu)勢,廣泛發(fā)動群眾,使本地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得到豐富的開掘。其開掘具有一種搶救的意味,因為一些講述者年事已高,在他們/她們身上所發(fā)生的紅色故事,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通過“記錄往事”欄目的傳播,可以形成昂揚向上的主流輿論。鼓舞人們的斗志。
“記錄往事”開辦的六年里,正是中國處在深刻的社會變遷的時候。這期間,貧富差距、城鄉(xiāng)差距、地區(qū)差距進一步拉大,社會矛盾頻頻發(fā)生,個別地區(qū)的矛盾還在激化,甚至出現(xiàn)群體事件。這期間,各種復雜的情況造成人們在價值觀念上的多元化和模糊性,很多人在行為方式的選擇上,陷入無所適從或隨心所欲的社會心理之中。心理浮躁,價值迷失,價值錯亂等現(xiàn)象在社會上嚴重存在。
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境遇,必須進行有效的疏導和正確的輿論引導,否則會影響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在這個過程中,“記錄往事”擔當了重要的專業(yè)責任,在開掘與搶救的“紅色文化”中所作的一個個“紅色講述”,激活了社會的集體記憶、讓人們在革命戰(zhàn)爭的“紅色講述”中,再一次看到,自己的祖國是怎樣歷經(jīng)苦難,怎樣走過苦難;讓人們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紅色講述”中再次看到,我們的人民群眾是怎樣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團結一心、勵精圖志、艱苦奮斗,把祖國建設成今天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強大國家:讓人們在精神文化建設的“紅色講述”中再一次看到,在過去艱難困苦的生存狀態(tài)中,我們的人民大眾是怎樣精神飽滿、樂觀向上。讓人們在“紅色講述”中思想得到正確的輿論引導,讓人們自覺地用“紅色講述”中所傳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自己鑄魂。
總之,“記錄往事”開掘與搶救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用典型與形象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人們作近距離的感觸,在感觸中認同、接受、掌握,看到在社會深刻變遷中所出現(xiàn)的困難與過去相比,算不了什么,是可以戰(zhàn)勝的,從而擺脫難以承受的心理焦慮和價值迷失,正確地對待現(xiàn)實矛盾,自覺地化解矛盾。這就使“記錄往事”的“紅色講述”成為時代變革的解壓閥,成為體現(xiàn)時代特征的精神力量的指引,使社會保持穩(wěn)定。
2通過觸摸歷史、記錄歷史,提高新聞從業(yè)者的思想境界和專業(yè)素質(zhì)。
開辦“記錄往事”欄目,使記者編輯有很多的機會走進歷史,觸摸歷史,去聆聽、記錄與編輯一個個提升人的精神的“紅色講述”,自己的思想境界必須得到提高。
有高境界的思想,就能寫出編輯出高境界的文章。這就是,還原歷史,尊重歷史,真實反映過去特定年代的真人真事,不篡改歷史,不歪曲歷史,也不夸大歷史,客觀反映我黨在戰(zhàn)爭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個歷史階段中奮斗的光輝歷程,要達到這樣的境界,記者必須求真務實。
“記錄往事”的編輯,記者正是這么做的。其一為了還原歷史,尊重歷史,在采寫每一個發(fā)生在荊門境內(nèi)的重大歷史事件之前,都要去鉆研歷史。了解歷史,到荊門市檔案局閱讀各個時期出版的有關歷史資料,掌握豐富歷史知識,力求使每一篇“紅色講述”的文章符合歷史的本來面目。其二,多方參證,準確核對。如,2004年夏天,一位知情人提供線索說在荊門南橋有位年邁八旬的老人是日本軍踐踏荊門的見證者。記者聽后,當即與知情人趕到南橋采訪了見證者,見證者講述了當年日軍侵占他的家鄉(xiāng)的情況,并提供了相關的實物。在他的指點下。記者還到幾公里外的山上看到了當年日軍修筑的碉堡。為了還原歷史,真實反映歷史。記者又頭頂烈日,登上高山,采訪了多家農(nóng)戶,多方面聽當?shù)厝私榻B當年的情況。當人們提供的情況與老人講的一致,才記錄下當年所發(fā)生的真實的故事,再如我國荊門籍將軍鄧家泰戎馬一生,2003年病逝于北京。其外孫楊明泉老人向記者講述了鄧將軍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記者根據(jù)其收集到的第一手材料,寫成《鄧家泰與陳素珍女士的結發(fā)情》一文后沒有當即發(fā)表,而是向當年曾見證過其事的市領導進行多方求證,待完全核準材料后才在欄目中刊登,陳士榘將軍的兒子回荊門看到該文后評價:“文章寫得很好,確是實情”。其三,查明身份。為了尋找“紅色講述”的故事線索,該欄目長期開設互通熱線征集,線索源源不斷。根據(jù)重要線索,記者下到基層不是遇到什么人就采訪,而是先要對方提供必要證件,查明對象的身份,為的是保證被采訪對象所講述的故事的可信度與真實性。
其實,真實是新聞的原初本色??稍谏鐣纳羁套冞w中,卻成為新聞的高境界,堅守真實,也是新聞從業(yè)者的至高素養(yǎng),這有很多原因,需要另外撰文探討。無疑,“記錄往事”在六年的時間里開辦下來,提高了記者編輯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給當代媒體如何提高記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