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學史上,愛因斯坦和玻爾是兩位巨匠,他們都因創(chuàng)建量子理論有功,先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倆既是好朋友,又是見解相左的對手。
愛因斯坦認為,通過人們的不斷努力,一定可以洞察物質(zhì)世界的一切秘密。玻爾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要進行測量,必須動用儀器,而儀器一定會影響被測量的對象,所以測量的結(jié)果不一定能說明原來的對象。愛因斯坦和玻爾的論戰(zhàn)持續(xù)了四十年。愛因斯坦逝世后,玻爾對于自己的新理論常常發(fā)問:如果愛因斯坦還在,他對我的理論會有什么看法?
【素材點撥】俗話說:“人在苦中練,刀在石上磨”。生活中我們確實需要一個對手,一點壓力,一些磨難。因為對手的“大舉進攻”,能讓自己發(fā)現(xiàn)缺點和不足;對手的排斥與異議,歷練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很多時候,是對手給了我們努力的壓力,給了我們奮斗的激情,讓我們不敢懈怠,勇往直前。生活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將對手當作朋友的,有時候,我們甚至看到很多人將朋友看成“對手”。
【適用主題】對手、朋友、見仁見智、爭論出智慧、知己、勇氣、胸懷、智慧……
(田春林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