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會 張學惠
上午坐門診時,進來一對母女。老太太顯得有些消瘦,精神不太好,臉色蒼白。女兒將她安排在凳子上坐好后,對我說:“醫(yī)生,我媽明明只是貧血,為什么血液科的醫(yī)生讓我轉到您這里看?”
我邊詢問老太太的基本情況,邊查看她的指甲、內嘴唇和眼瞼,發(fā)現(xiàn)比正常人的顏色淡很多。她女兒在一旁說:“媽媽6年前就查出來有輕度貧血,當時醫(yī)生說多吃些東西就好。但隨后幾年,每次的檢查結果都顯示她的貧血并沒有改善?!?/p>
女兒頓了頓,接著說:“昨天,媽媽突然昏倒,我趕到時,發(fā)現(xiàn)她臉色蒼白,一點血色都沒有,幸好沒過幾分鐘就蘇醒了,是不是貧血加重了?”
我問老太太,還有哪些地方不舒服?她說:“我的胃不是很好,常惡心、嘔吐,吃了胃藥又不管用……”詢問完后,我懷疑老太太不只是貧血那么簡單,還可能患有腫瘤。我讓她再去查一下血常規(guī),第二天再做個胃鏡。結果出來后,證實了我的懷疑,老太太得了胃癌,已經(jīng)到了晚期。
貧血和腫瘤,常狼狽為奸
與老太太一樣,很多患者往往是因消瘦、乏力、面色蒼白,懷疑貧血而就診,仔細檢查卻發(fā)現(xiàn)體內多有腫瘤存在。貧血和腫瘤,有時會狼狽為奸,危害健康。類似的情況更容易出現(xiàn)在老年人群中。因為老年人除了本身骨髓造血機能減退外,腫瘤對骨髓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按照腫瘤對骨髓機制影響力的大小依次排列如下:
(1)各種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白血病、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等。這些病往往引起造血機能發(fā)生改變,細胞生成不足或細胞破壞加速等。
(2)消化系統(tǒng)腫瘤,胃癌、腸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等,直接影響造血物質吸收,久而久之就出現(xiàn)貧血。
(3)淋巴瘤,尤其是非何杰金氏病,大約有30%~40%的人骨髓受侵,出現(xiàn)貧血。
(4)腎臟腫瘤,直接影響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使紅細胞生成減少而發(fā)生貧血。
(5)其它系統(tǒng)的腫瘤到晚期會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或腫瘤增長過快與機體爭奪營養(yǎng),最終出現(xiàn)貧血。常見的如肺癌、喉癌、腦瘤、皮膚癌、宮頸癌等。
貧血是多種原因影響的結果,腫瘤晚期伴有貧血是最常見的癥狀,但并非所有貧血都肯定有腫瘤存在。那么,哪種情況下的貧血與腫瘤有關呢?通常有3種。
慢性貧血患者可無任何癥狀,也查不出任何原因,緩慢出現(xiàn)貧血體征,很可能背后隱藏腫瘤。
輕度貧血貧血程度較輕,癥狀不明顯,持續(xù)時間較長,這是老年腫瘤的一大特征。
貧血同時伴有特有癥狀貧血與伴隨癥狀的出現(xiàn)往往提示有腫瘤存在,這對腫瘤的診斷有非常大的幫助。如:上腹不適、惡心、嘔吐多伴有胃癌;全身發(fā)黃、皮膚瘙癢多伴有肝癌、胰腺癌;吞咽哽噎或飯后即吐多為食管癌;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多伴有腸癌;尿中帶血多伴有腎癌、膀胱癌;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多伴有前列腺癌;中、重度發(fā)燒多伴有血癌(白血病、再障等);皮膚破潰、經(jīng)久不愈,可能有皮膚癌;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多伴有子宮癌、宮頸癌;乳頭溢液,多伴有乳腺癌;長期慢性干咳、痰中帶血,多伴有肺癌等。
控制腫瘤才能有效治療貧血
腫瘤引起的貧血,首先必須控制腫瘤,無論手術、放療、化療或其它生物治療。只要腫瘤不再惡化,隨著病情的控制,貧血會自然好轉。而非腫瘤引起的貧血,就必須針對病因治療。比如,是血液病就要應用促進骨髓造血的藥物(促紅素、特爾津等);外傷出血應盡快輸新鮮血液;慢性潰瘍則應盡快治療潰瘍病。
當然,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貧血,除對因治療外,如果貧血已達中等程度,并出現(xiàn)明顯的貧血癥狀、體征,必須先糾正貧血。否則,會影響病因治療的效果。
輸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維持時間不長。
加強營養(yǎng)食物品種要齊全,千萬不能偏食,多吃大棗、阿膠等,必要時靜脈補液。
補充造血物質如口服葉酸、維生素B12、鯊肝醇、益血生、血寶等。
藥物如果營養(yǎng)物質已補足,或明確貧血是骨髓抑制引起,則應用刺激骨髓造血的藥物(如粒細胞生長因子、促紅細胞生成素等)。
編輯/楊春霞
yangchunxia@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