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鎣
摘要 瀆職犯罪的本質是權力與責任脫節(jié),導致權力的失用或濫用,與一般經濟犯罪相比,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往往更為嚴重和惡劣。因此,對瀆職行為的事后查處固然必要,但沉重的代價要求我們必須把眼光前移:預防為先,努力從源頭上遏制犯罪。本文擬從分析瀆職犯罪的心理誘因入手,探討對瀆職犯罪的預防對策。
關鍵詞 瀆職犯罪 心理誘因 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D9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1-080-02
一、瀆職犯罪的心理誘因
誘發(fā)瀆職犯罪的因素很多,但總的來說我們可以把其分成內因和外因兩大類,兩者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內因作為主觀因素對瀆職犯罪的產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而心理誘因在內因中又有著其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有必要從把握瀆職犯罪的心理誘因入手,開展預防工作??傮w來看,瀆職犯罪的心理誘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官本位的心理
我國心理學家朱永新指出,“傳統(tǒng)中國人存在一種“戀權情節(jié)”,其本質就是對權力的崇拜和趨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官本位心理?!睉贆嗲楣?jié)作為一把雙刃劍,有著其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如果其權力能得到有效制約,社會的法律法規(guī)及權力運用的制度都比較完善,整個社會是以制度作為運行依據(jù)而非權力,那么它就可以發(fā)揮其正面的影響,起到領導社會進步、維護社會穩(wěn)定及社會秩序的良好作用。如果權力不能得到有效監(jiān)督,社會的運行或工作的開展是以權力的大小來進行決定的,社會對個人貢獻的評價也以官位的大小來進行衡量,那么就會給官本位思想的滋生提供土壤環(huán)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權力濫用和權力腐化者以可乘之機。官本位心理刺激了人們的權力欲望,促使某些人把整個精力和智慧聚焦在權力上,因為有了權就有了一切,導致某些人在獲得權力后,沒有很好矯正自身的權力觀,對權力的濫用和腐化現(xiàn)象層出不窮,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損害,也不利于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其最典型的代表案例就是原河北省國稅局局長李真案。由于權力的不受監(jiān)督,導致其從最初的權力弄潮兒淪為權力的奴隸,并最終走向了自我毀滅之路。
(二)虛榮心理
心理學上認為虛榮心是自尊心的過份表現(xiàn),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他不同于功名心。功名心是一種競爭意識與行為,是通過扎實的工作與勞動取得功名的心向,是現(xiàn)代社會提倡的健康的意識與行為。而虛榮心則是通過炫耀、顯示、賣弄等不正當?shù)氖侄蝸慝@取榮譽與地位。他的本質表現(xiàn)在于凡事愛進行比較,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物質享受、官位大小上。通過比較來取得一種心理目的。無論用什么方法,哪怕是用不正當?shù)氖侄味家_到其心理的目的,取得某種滿足,而這種滿足是通過不斷與他人進行不正常比較得來的,是沒有止境的,而一旦達不到其心理目的,就會很快產生心理不平衡感,如果不能及時得到矯正遏制及治療幫助就會向極端方向發(fā)展,這也是握有權力者會濫用權力實施瀆職犯罪及進行權力腐化的一大誘因。而一旦握有權力者因心理不平衡放縱自身走向極端,那么其對國家及人民所造成的損害將會呈擴大化發(fā)展,其損失也將難以彌補。原廣州重型機械廠廠長王勝杰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他因自己的“政治愿望”未能實現(xiàn),心理產生極度不平衡感,從而放縱自己,大肆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給國家和企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最終淪為了受人民唾棄的階下囚。
(三)去個性化心理
去個性化心理是指個體在群體中或與群體一起從事某種活動時,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或以群體自居,使個體的個性溶化于群之中,從而失去了個性感。它也是一種導致瀆職犯罪的常見心理,造成這種心理的原因有幾個,但造成權力被濫用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喪失了責任感。當一個人在單獨使用權力來履行職責的時候,往往就能盡量約束自己,做到謹慎行事,慎用權力,盡職盡責??墒窃谌后w中,其成員就會感到其使用權力的行為是以整體出現(xiàn)的,責任落實到群體身上,或者分散到每個個體身上,責任就會難以界定。那么個人就可以避免承擔群體行為造成后果所招致的懲罰。而且古人有云“法不責眾”,即使需要懲罰也只能懲罰群體,而不會懲罰個人。因為個人行為的責任是由群體來承擔的,這樣個人的責任心就大大減少,對自己做出的行為當然也就更加不負責任,以至膽大妄為,濫用職權。目前其最典型的表現(xiàn)是對于明顯違反規(guī)定或不屬于自己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越權決定或濫權作為,一些單位領導采用開會的形式,以集體決議通過的形式來使原本是自身的瀆職行為轉化為一個單位的集體瀆職行為,從而規(guī)避自身責任,逃避制裁?;蛘呤且恍C關工作人員由于受現(xiàn)時社會大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對工作麻木不仁,敷衍了事。集體采取不作為的方式來對待自身的工作,出了問題后,就采取相互掩護的方式來逃避處罰。
二、加強瀆職犯罪預防的對策建議
上述三點心理是目前導致瀆職犯罪高發(fā)的主要心理誘因,他們往往會導致權力擁有者,放松了對自己的約束及對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使得個人職責意識、法律意識淡薄、權力意識、個人意識急劇膨脹,他們不能正確對待自己手中的權力,運用自己的權力去履行自己的職責,而是不認真履行職責、不正確履行職責或者是根本不履行職責,使得國家對社會秩序的管理系統(tǒng)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也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政府公權力公正和有效實施的期待性與信賴性。產生極為嚴重的后果。因此,針對上述心理誘因急待我們提出對策來加以預防,從而避免國家與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害。
(一)加強對黨員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權力觀、道德觀、價值觀及人生觀的教育
加強對黨員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權力觀、道德觀、價值觀及人生觀的教育,讓黨員干部特別是權力擁有者能牢固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權力觀、道德觀、價值觀及人生觀的價值體系,深刻理解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在于為社會、為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履行好自己的權力。而非對金錢與地位的衡量。此外,還要加強新時期的艱苦奮斗、反腐倡廉教育,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使我們的黨員干部能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在任何時候都要有奉獻精神。做到嚴以律己、謹慎用權、潔身自好,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認真行使職權,為民服務。
要通過教育,讓掌握權力的干部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要深刻認識到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的執(zhí)政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只有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覺為人民謀利益,自覺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二)完善對權力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
不受監(jiān)督的權力必然會導致權力的腐敗及濫用,因此我們必須要建章立制,來對權力進行監(jiān)督和制約,權力的運用只能在制度的框架內來進行,如我們制定出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就規(guī)范了對干部的提拔程序,避免了過去權力的插足。
另外,還要制定相關的法規(guī)規(guī)章,來規(guī)范決策者們在表決時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具體細則,規(guī)定無論其官職大小,都是每人一票。讓手握大權者能慎重行事,充分發(fā)揚民主,集思廣益;在決定一些重大問題時,要做深入調查研究,從多方面進行科學論證,并在充分提取大家的意見及建議、思想基本統(tǒng)一的基礎上做出決策。避免手握大權者隨意決策、濫用權力,搞個人說了算。
加強紀檢監(jiān)察部門對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制定完善的紀檢監(jiān)察條例,規(guī)定紀檢監(jiān)察部門可以對黨員干部的權力運用進行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權力行使不當?shù)囊皶r予以糾正及處罰,并向上級報告。
嚴格執(zhí)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政府的行政行為特別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的行政行為,都要向公眾公開,接受群眾的查詢與監(jiān)督。讓權力的運用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更加透明,避免權力的被濫用及腐敗。
(三)強化責任的落實及追究機制
國家可以在現(xiàn)有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制定完善的對黨員干部的量化考核及責任追究制度,細化掌握權力者在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職責和責任,每年都對他們的履職情況進行考核,并進行年度述職,并以此為依據(jù),來評價其是否稱職,并給予適當?shù)莫剳?。另?還要建立黨員干部的問責機制,如最近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問責條例》就從制度上對黨員干部如出現(xiàn)重大過錯進行問責做出了比較詳細的規(guī)定,這就從制度上確保了問責機制的施行,明確規(guī)定了黨員干部在何種情況下需要問責,如何進行問責。防止了人為因素及權力的干擾,使得權力與責任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平衡,做到有權必有責,失職必追究。使得權力能得到有效的規(guī)范與監(jiān)督,避免權力行使的隨意性、權力的失控及權責的失衡。
(四)打防結合,充分發(fā)揮法律的懲戒和預防作用
瀆職侵權犯罪是嚴重的職務犯罪,其根源是權力的腐敗,權力腐敗的實質是公有權力被濫用。我國法律對職務犯罪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打擊與預防相結合的方針,打擊是手段,預防是目的。通過查辦和打擊瀆職犯罪,既起到威懾和警示的效果,又可以從中分析原因、查找問題,為預防提供思路。一是每查辦一起瀆職犯罪案件,就要剖析案件中反映出來的主客觀問題,并針對問題及時提出檢察建議,幫助發(fā)案單位堵塞漏洞,防止類似事件發(fā)生。二是進一步加大查辦瀆職犯罪的力度。使嚴重危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瀆職侵權犯罪受到應有的懲處。以維護法律的尊嚴及發(fā)揮法律的震懾和警示作用。
三、結語
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在這個轉制、轉軌的過程當中,各種矛盾顯現(xiàn),新舊機制、體制碰撞,涉案種類多,危害嚴重。因此瀆職犯罪的預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他甚至要比懲治瀆職犯罪艱難的多。但其意義也更為重大,因為預防瀆職犯罪是符合當前瀆職犯罪依然處于高發(fā)狀態(tài)階段的形勢要求,已經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熱烈歡迎。其作為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yè)。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導致瀆職犯罪的各種因素特別是心理因素的研究,牢牢把握瀆職犯罪的規(guī)律及特點,通過上述預防措施的綜合運用,來做好這項系統(tǒng)工程,開創(chuàng)預防瀆職犯罪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沙蓮香.社會心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2]胡榮衛(wèi).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權力觀.人民網(wǎng).2005.10.13.
[3]谷殿富.論瀆職犯罪及預防對策.WWW.LONGJIANWANG.COM.
[4]陳連福.形勢與挑戰(zhàn)——反瀆職侵權工作之走向.網(wǎng)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