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梅
對商品來說,贏得市場就是好商品,而對課堂來說,贏得學生就是好課堂!知識在教材之中,生動在教材之外。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應如何贏得學生、如何讓枯燥的教材變得生動呢?對此,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吃透”教材,游刃有余
“吃透”教材,就是要在“熟”字上下工夫。既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理解教材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更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的內部聯(lián)系,即掌握段與段、要點與要點、前后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該節(jié)在全課乃至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駕馭教材,正確把握深度和廣度,掌握教材內容的科學性、思想性和系統(tǒng)性,避免完全被教材所束縛。這樣教師在課堂上,無論從哪個方面組織教學,無論從什么角度進行分析講解,都能游刃有余、運用自如了。
例如,在復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我打破課本順序,將內容梳理成三個方面:什么是正確的消費觀?為什么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怎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時,以框架結構展示,設置知識點填空,清晰明了。在解決難點問題“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的時候,我引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積極應對挑戰(zhàn)。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要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抓好發(fā)展這個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動科學發(fā)展,采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穩(wěn)定、金融穩(wěn)定、資本市場穩(wěn)定?!币龑W生探討三大問題: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經濟學依據(jù);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唯物辯證法依據(jù);從經濟生活角度來說我國應如何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這樣的教學實踐既達到了不同板塊知識的融合,又加強了所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一方面讓學生關注社會焦點,體會知識的應用價值,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辯證地看問題。
二、留心時政,情境引趣
住宿制學生,尤其是高三學生遠離新聞娛樂,對校門外的生活世界知之甚少,他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政治課堂之所以沒有生機活力,與知識遠離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因此,作為教師在平時要注意留心時事,緊抓國際國內大事,又不能忽視本地本校小事,把這些大事小事運用于課堂,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復習《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時,我運用法定節(jié)假日調整的時政新聞為背景展開復習。先復習國家機構與國家性質的關系,然后利用新聞設置情境:2007年12月16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了《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和《職工帶薪休假條例》,此前,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將法定節(jié)假日的調整初步方案方式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問計于民。在這個方案安排中,五一節(jié)縮減為一天,春節(jié)從初一到初六,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各放假一天,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總天數(shù)因此增加一天。我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評說,帶著問題復習國家機構組織活動原則,然后再進行評議、小結,最后教師點撥,從而較好地掌握了國家性質、職能、國家機構組織活動原則、公民與國家關系等知識及內在聯(lián)系。這樣以時政背景為依托,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又利于引導學生在探究中主動探索實際問題,從而強化解題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體驗生活,知行統(tǒng)一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政治學科的靈魂就在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教師要學會將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與書本知識互相融合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書本知識學習的意義與作用,意識到自己學習的價值,從而增強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取一些學生普遍關注或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問題,有選擇地開展實踐活動。
例如,面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在復習了股票、債券、保險等一些金融知識后,我讓學生根據(jù)各自家庭收入情況,制定一份投資計劃。計劃中學生們考慮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對資金作了較理性的安排。如熊市時期減少或不買股票,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內需后可多購置國債,商業(yè)保險不能忽視等。在課堂上學生們根據(jù)已有知識,“動心”“動手”相結合,達到了體驗生活的實踐效果,同時促進了知識的內化,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如何將手中的知識火炬真正傳遞給90后的學生,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認真反思和總結經驗,需要我們共同探討和無保守的交流,以致達成共識,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贏得學生認可的好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