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平
思想品德素質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質之一。小學數學大綱在教學目的和要求中明確提出:“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痹谛W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同進行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和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數學基礎知識以及富有教育意義的應用題的內容,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材料,通過教學可以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初步的唯物辯證觀點等的教育,培養(yǎng)優(yōu)良品質;學生思想認識的提高,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將來參加現代化建設努力學好數學,并增強學習的效果。
提高認識,自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和諧的發(fā)展,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小學數學大綱也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要從一年級起滲透在各年級教學中?!币虼?,教師在數學課中除了傳授基礎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外,還要完成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從數學基礎知識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兩者的關系來看,小學數學課中滲透德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礎,思想品德教育則是基礎知識教學的保證。通過思想品德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掌握數學知識、發(fā)展智力,提高質量能起保證作用。反過來,思想品德教育又要結合基礎知識的教學才能實施。小學數學教材中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無處不在,教師在分析處理教材時處處留心,講課時重視運用,那么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能接受這種教育,從小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小學數學課中的基礎知識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的,教師只有認清兩者的關系,做到既教書育人,才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利用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內容
小學數學教材含有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師在教學數學知識的同時,要注意發(fā)揮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因此,只要教師能像哥倫布一樣,用充滿慧的眼睛,結合實際,就不難找到教材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豐富素材。如在概念教學要在引入、得出結論和應用的辯證分析過程中,有機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讓學生在變化中求發(fā)展,實現知識遷移。應用題教學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更是十分豐富,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材料。在教學“時、分、秒”時,可以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重量單位”時,通過習題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糧食、節(jié)約用水的教育。通過教材中對一些我國數學家在數學領域的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課堂上利用數學知識間的緊密聯系,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要盡可能地做到“潤物細無聲”,切忌牽強附會。
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有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課堂教學是主渠道,而且是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把知識點與思想品德教育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知識教學、智能培養(yǎng)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到位。由于教學內容不同,滲透的方法也就不同。有時教材中的幾個字,課堂中的一句話,對學生的教育都是不可估量的。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是長期任務。它不僅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需要,而且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教師必須不斷地摸索規(guī)律,總結經驗,完善實施過程,全面地完成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和任務。
(作者單位:河北省巨鹿縣林莊校區(qū)于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