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瀟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高校在實際發(fā)展學生黨員時,由于其特定的情況過分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對其“德”的要求,從長遠來看這不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由此在發(fā)展學生黨員時,高校應該更加注重對其思想道德,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察。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員;道德素質;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D2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36-0101-0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生活呈現多樣性發(fā)展,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自主性,選擇性也日益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活動,價值觀念也趨向于多元化發(fā)展,改革給人們帶來思想觀念轉變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由于社會主義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yè)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明顯增強,反映到思想意識和人與人的關系上,容易引發(fā)自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當前,在部分大學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漠、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
大學擴招十年以來,高校學生人數瘋漲??陀^上讓更多的人圓了上大學的夢,但是大眾教育替代了精英教育,一些原本上不了大學的人也走進了“象牙塔”。入學門檻的降低,導致了學生整體素質的下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在學校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在學生這個特殊的身份下,成績好壞往往是衡量一個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重要標準,在學生時代成績好,就好比包裹在他身上的一層“金玉”很難讓人們看到他的另一面。尤其是在高校,在老師跟學生很少接觸的情況下,成績往往就有很大的發(fā)言權,于是成績好壞就成了能否入黨的一個決定性條件。
在現實中高校在選拔黨員時往往就是成績說了算,成績好就入黨,成績不好就一票否決。把對于學生思想、品行、素質的考察往往看做次要問題甚至是忽略不計。當然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不是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好學生這本無可厚非。
但是作為執(zhí)政黨,作為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在選拔成員時卻不能不慎之。劉少奇同志曾說過:“客觀的,自然的限制沒有了,如果我們又不在主觀上加強限制,就是說,不更加提高黨員條件,不更加嚴格入黨手續(xù),那就會有大批的落后分子,投機分子,反動分子混入黨內來,這對我們黨則是一種嚴重的危險。”
因此我覺得高校在選拔學生黨員的時候需要做到全面了解綜合評價,在考察學生情況的時候,考慮成績的同時更應該考慮學生的人格品行,思想態(tài)度,綜合素質等方面。
我們選拔黨員的時候要選拔那些德才兼?zhèn)涞娜?在某些時候對于“德”的考慮甚至應該比“才”要多一些。
成績不僅僅是衡量學生素質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衡量學生黨員在學生中是否具有模范帶頭作用的重要指標。所以我們在發(fā)展黨員的過程中,把學生學習成績作為重要的參照物。但是,發(fā)展學生黨員畢竟不是評獎學金。黨是一個政治組織,“能否自覺地為實現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斗,是否符合黨員條件”,是吸收新黨員的主要標準。因此,在發(fā)展學生黨員的標準的問題上,我們既要重視學習成績,又不能唯學習成績,主要應該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現實表現”。
高校學生黨員具有思想活躍,勇于開拓的精神特點,但是由于他們缺乏嚴格的組織考驗和群眾檢驗,對黨的良好作風認識不全,體會不深。加之在物質文化生活日趨豐富,東西方不同文化價值體系相互滲透的今天,部分學生黨員在思想上產生了不嚴肅的問題。其具體表象體現在:入黨動機功利化,多元化;組織上入黨,思想上沒有入黨等現象。
大學的過程是人從學生逐步社會化的過程,在大學里不僅僅是完成學習知識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具有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素以崇尚道德的禮儀之邦著稱,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精神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國道德教育深刻蘊涵的精髓。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的內涵應該是優(yōu)秀的民族品質、民族精神、民族氣節(jié)、民族情感和民族禮儀的總和,這五個方面的文化精華體現了中華民族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關系的基本價值,反映著自我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fā)展起來的,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對于培養(yǎng)人們基本人格和情感,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對于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來說更是必須具備的。
《黨章》也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zhàn)士?!秉h員必須履行的義務中第二項就是“貫徹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斗,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模范先鋒作用”。因此充分發(fā)揮黨員模范作用是共產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對于廣大學生黨員來說就是要在政治思想,學術科研,社會實踐,日常行為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高校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工作是我們黨黨建工作的一大重點,工作效績直接關系到黨員的先進性;關系到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關系到共產黨隊伍的先進性,代表性,純潔性;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選拔黨員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奠基工程,黨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祖國和民族的未來。
所以我們在選拔學生黨員的時候應該更注重于他的“德”。 擺正道德素質和學習成績的關系,嚴把準入關,為黨和人民輸送動機純正,政治過硬,思想成熟,素質全面的優(yōu)秀大學生先進分子。
參考文獻
[1]張忠家.偉大旗幟的殷切召喚[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2]張俊生.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工作體系及機制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3]姜連策.對高校發(fā)展學生黨員工作的幾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作者簡介:劉瀟(1987- ),男,湖北荊門人,長江大學地球物理與石油資源學院學生,研究方向:勘查技術與工程測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