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霞
[關鍵詞] 卒中;失語;心理護理;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 R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7(a)-120-01
目前,腦血管病卒中后語言障礙的發(fā)生率為21%~28%。其原因是大腦皮質(zhì)言語功能區(qū)受損,對語言信號的認識和表達障礙,理解和運用言語能力缺損, 即后天獲得性的對各種語言符號(口語、文字、手語)的表達及認識能力的受損或喪失?,F(xiàn)將我院收治的74例腦卒中所致失語癥患者的語言康復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74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齡39~73歲,平均56歲。運動性失語22例,感覺性失語35例,混合性失語17例,均為意識清晰,精神正常的患者。
1.2 失語的種類
腦卒中引起的失語可分為3種。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和混合性失語。運動性失語患者表現(xiàn)為自發(fā)語言為非流暢性,多數(shù)能聽懂日??谡Z,主要是構音困難,應著重給患者講口形、示范。對運動性失語患者的訓練主要是多與患者講話,要求患者不能用體語,盡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理需求。感覺性失語表現(xiàn)為自發(fā)性語言是流暢的,復述時有錯語,聽不懂對話,患者常意識不到自己語言的缺陷,因而產(chǎn)生一種豐富的,但不正確、無意義、發(fā)音良好的句子。完全性失語者由于病灶較大,損傷基本占據(jù)整個大腦左半球,病情較重,聽理解和口語表達都嚴重受損,聽和說能力較差。
2 結果
通過治療護理所有患者效果均較好。
3 護理措施
3.1心理護理
失語患者最初表現(xiàn)為抑郁、煩躁、易怒、害羞等。此時,護士應守護在患者身邊,耐心開導,不失時機地給予患者鼓勵安慰,耐心聽患者講話,告知患者失語是暫時的,只要反復訓練,語言功能是可以恢復的,增強患者信心,使其主動配合康復訓練。心理康復貫穿治療始終,是康復護理的關鍵。
3.2言語康復訓練
3.2.1構音障礙訓練法 常在患者神志清醒后開始,采用示教—模仿法進行發(fā)音器官運動訓練。①口唇的運動訓練:指導患者鼓腮、抿嘴、吹蠟燭,反復進行;②舌的運動訓練:首先指導患者盡量將舌往外伸,然后舔唇,將舌向外上、外下、外左、外右運動,由慢到快;③軟腭抬高訓練:將口張開,舌向外上翹,反復多次訓練,發(fā)出“啊”音;④漸進性語言訓練法:進行發(fā)音器官運動訓練后,再訓練發(fā)“啁”音功或唇音,然后過渡到發(fā)單音節(jié)、單詞、詞匯、句等,反復訓練;⑤針對性語言訓練:重點放在語言訓練上,輕者采用口語訓練說繞口令,逐漸加快速度,重者著重練習發(fā)準音,如“啊”、“哈”、“吧”等[1]。
3.2.2感覺性失語 本組患者能說話,但聽不懂自己和別人的話意,和患者交談中必須使用視覺刺激,幫助理解。①視覺邏輯法:如給患者端上一盆水,并拿出毛巾和肥皂,然后說“洗臉”,患者可以按照指令去洗臉,如此反復使視覺與語言結合,訓練患者理解語言的能力。②手勢法:如說讓患者“洗臉”,患者不能理解,但與用毛巾示意洗臉的手勢相結合起來,患者很快就能接過毛巾洗臉[2-3]。
3.2.3非語言溝通訓練法 開發(fā)非言語的能力,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能有效地與周圍人發(fā)生有意義的聯(lián)系,促進患者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溝通能力;尤其是對經(jīng)過訓練已無希望恢復實用性口語能力的失語癥患者,可考慮進行一些簡易手勢語訓練或口語,還可以運用體態(tài),儀表語言、近距離的行為動作、寫字板、呼喚器、搖鈴等。同時適當應用眼神,可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4]。
3.2.4進行患者自我訓練、家庭訓練指導 讓患者家屬掌握訓練方法、時間、注意事項,以取得配合。護士在工作中應根據(jù)患者病情安排訓練,重點應該放在聽力理解和口語康復訓練上,著重訓練患者與人交流的能力,對文化水平高者,在口語訓練的基礎上配合讀和寫的訓練[5]。
3.2.5利用語言訓練磁帶練習 我們將日常生活用詞組、句子制成適宜患者跟讀的錄音帶,每面磁帶有30 min練習內(nèi)容,每次練習5 min,間隔休息15 s。磁帶配有背景音樂,起始處有一段鼓勵、暗示患者進行語言訓練的錄音。運動性失語患者即可通過錄音機跟讀語言訓練磁帶錄音進行聽說練習,改善發(fā)音,應先易后難。我們一般先讓患者練習2個字的詞組,經(jīng)過一段時間訓練后,根據(jù)患者語言康復的情況練習句子,每次練習30 min,2次/d。
4 康復訓練時機
目前認為,語言康復訓練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一般是在患者神志清楚、生命體征穩(wěn)定以后開始較好。部分患者通過早期言語訓練可以得到完全康復,部分失語患者可在殘存語言的基礎上擴展語言表達范圍,重新走向社會,提高生活和生存質(zhì)量。
隨著社會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改變以及醫(yī)學科學的飛速發(fā)展,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致殘率越來越高。面對這種現(xiàn)狀,護理人員除了做好康復訓練方法指導,還要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因為康復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容易使他們喪失治療信心,從而痛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留下了終生的遺憾,所以,患者的心理護理很重要,但是對其家屬的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視。
[參考文獻]
[1]王春英.腦卒中致運動性失語伴構音障礙的早期訓練[J].護士進修雜志,2006,3(3):279-280.
[2]李春娥.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康復訓練的方法[J].家庭護士,2007,4(4):16-17.
[3]楊期東.神經(jīng)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19.
[4]李平.不同康復方法對腦卒中性失語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07,4(4):1066-1068.
[5]陰淑琴,陰煒.腦血管患者語言障礙的康復訓練[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7,6(9):153.
(收稿日期: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