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道家思想中,老子對人生的的思想獨到而深刻,其人格理論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見素抱樸、知足知止,道隱無名、善貸且成,為人與人,愈有愈多。通過對老子人格教育思想完整清晰的理解,并按照其提供的修養(yǎng)方法,必能對當今社會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養(yǎng)產生重大影響。
【關鍵詞】老子;道;人格;教育思想
人格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人格,是人的信仰和情操、態(tài)度和興趣、氣質和素養(yǎng)以及價值觀的總和,是人的內在素質與外在素質的有機統(tǒng)一。人有健康人格與缺陷人格之分,健康人格是個人在其生活經歷中以其積極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風格逐漸建立起來的一種自我意識,是人的世界觀、心理素質、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的完美體現(xiàn),也是人能夠準確把握自己,尋找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社會位置以及獲得他人尊重和好感的重要條件。我們常見的健康人格,諸如明禮誠信、寬容大度、顧全大局、自立自強、抑奢節(jié)儉、樂于助人、知難而上等等,無不是當今社會所倡導的良好風尚,更是健康人格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xiàn)。當然,健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自身的感悟、理論的學習和社會的實踐??傊?擁有健康的人格是一個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它會對一個人的人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其影響不可限量。
那么,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養(yǎng)應該怎樣實施呢?這是我們值得認真探索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其實,中國古代的先賢智者早就開啟了人格理論的闡釋,并經過代代學者們的完善充實、發(fā)揚光大,已經沉淀和凝結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心理和傳統(tǒng)觀念。這些傳統(tǒng)雖經歲月流轉,朝代更迭,但其影響和作用卻可以超越時空,散發(fā)著恒久的魅力。
在道家思想中,關于人生理論的探索最為豐富,老子作為道家學說的開創(chuàng)者,其對人生的思考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認識。老子的人格理論作為其人生哲學的重要內容,自然有著不同尋常的見解和看法。
1.見素抱樸,知足知止
素,即素凈單純,不雜于物;見素,就是認識到世界的本來面貌是素凈單純、自自然然的,從而視繽紛的顏色、鮮美的味道、悅耳的聲音、珍奇的貨物如過眼煙云,因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睒?即未經雕鑿裝飾的天然狀態(tài),也即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質和規(guī)定性;抱樸,就是保持人們實而不華、厚而不薄的原始天真品性。老子將樸視為道的本性,“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因而在老子心目中,見素抱樸,就成了修養(yǎng)圣人人格,實現(xiàn)嬰兒境界的重要手段,成了人們理想升華和人格完善的有效途徑。
那么如何“見素抱樸”呢?老子提出了“少私寡欲”的基本方法,因為素樸與私欲是水火不相容的,人一旦有了私欲,就會走向墮落。究其原因,一是私欲沒有止境,它使人變得貪得無厭,進而離失道德,扭曲人性;二是私欲引起紛爭,使人世變得永無安寧,進而使社會每況愈下,從有序落入無序。因此老子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逼湟馐钦f:禍患,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過錯,沒有比想要得利更大的了。有鑒于此,老子勸導人們要泯滅私心,消除利欲,見素抱樸,回歸本性,于個人可以使其天真不失,天德不損;于社會可以使其有條不紊,健全完美。有鑒于此,老子為人們樹立了一個做人的楷模,這就是真正的圣人。他說:“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所謂“去甚”,就是去掉過分的追求。所謂“去奢”,就是去掉過分的欲望。所謂“去泰”就是去掉過分的企盼??傊痪湓?就是順隨自然,消除過分。而所謂過分,也就是超越自然的、人為的利益追求。那么,在利益面前人們如何才能保持住自然本性,拋棄私心利欲,即所謂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呢?老子提出了相互聯(lián)系的兩種方法,那就是“知足”和“知止”。在道家學說中,知足指以具備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為滿足,沒有過分的利欲;知止指滿足之后便不再求取,不追求超越生命基本需求之外的利益。老子認為只有做到知足和知止,人才能自在安寧地生活,不但內心坦然,沒有干擾,而且也不會受到外來的禍害,并且能夠立身長久,享盡天年。老子用一句非常簡明的話來表述這種思想:“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句話告訴我們名聲與身體,哪一個更親近?身體與錢財,哪一個更貴重?獲得與喪失,哪一個更有害?過分愛惜必定造成極大的浪費;儲存豐富必定招致慘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知道停止就不會碰到危險,這樣就可以長保安全。
總之,見素抱樸,知足知止即是老子理想化的道德境界,又是老子倡導的人格修養(yǎng)方法。這種價值取向深深地滲透到中華民族的心理性格中,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念、行為原則、處世態(tài)度、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
2.道隱無名,善貸且成
人生價值自身是什么?是對他人和社會的奉獻和給予。一個人奉獻的越多,其存在也就越有價值,在別人的心目中也就越是高大、越是尊貴。為什么?因為大道的價值就是這樣的?!暗郎?德育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遵德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崩献拥囊馑际钦f,大道自身是沒有形象沒有名稱的,可是只有它在那里默默無聞地給予、奉獻,不但生出了天地萬物,而且拿出自己的營養(yǎng)來養(yǎng)育天地萬物,使天地萬物得以生長發(fā)育,以至有所成就??墒撬约簠s無所索取,自然而然,正因如此,天地萬物都非常尊敬它、珍惜它。由此可見,價值不在于名,價值在于奉獻;無私奉獻,無名也尊,大道就是這樣。
在老子眼中,大道是人類的源頭,是人類本性的淵源,是人類行為的楷模,是人類效法的榜樣。老子認為,以大道為榜樣,就應該只想到付出,不追求索取。為此,老子在人間為人們樹立了一個榜樣,這就是遵循大道而行的圣人。在他看來,圣人都是這樣的人:一心想著他人,唯獨沒有自己,把自己放到最低下的位置,不辭勞苦,默默奉獻?!肮寿F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數(shù)譽無譽?!崩献舆@句話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尊貴起始于卑微,高大奠基于低下。想要得到尊貴,就要勇于做服務人的低微事;想要達到高尚,就要從小事上進行修養(yǎng)。達到最高聲譽的人,從來不去追求聲譽;不去追求聲譽的人,才能達到最高聲譽。老子認為,過分追求名利會給人帶來危害,其中一大危害就是有損自己的人格。結果是名利有了,人格沒有了,名利不再是人生價值的標志,反而成了人格低下的象征。除此之外,過份追求名利也有損自己的身體。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沒有了身體,也就沒有了生命。雖然生命只是大道運動變化的一個過程,相對于人的尊嚴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既然是大道運動變化的一個過程,就應該讓它自然而然地度過,而不應該人為地去操作它。虛假的名譽本來就是人為造作的東西,違背人的本性,如果為了它又損害了身體,那就顛倒了本末,是再愚蠢不過的了,于是老子提出 “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他認為一個真正的人,是不求取賢名的,有了功績也不坐在自己的功績簿上,以功取名,因為這樣會給自己帶來危害?!笆且允ト藶槎皇?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p>
3.為人與人,愈有愈多
人要在社會上生活,需要面對和解決許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問題。我們知道,人作為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來自生命本性的、不容扼殺的、肯定和發(fā)展自己利益的要求,但人又不能脫離社會,他要在社會中生存就必須考慮他人的利益,社會和道德也傾向于鼓勵人關心他人,照顧他人的利益,這樣就會在人的心靈深處不時地發(fā)生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深刻沖突。那么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儒家和道家各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我們來看道家。在論及圣人是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關系問題時,老子說過這樣一段話:“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碧斓刂阅荛L久,是因為它們無私奉獻,養(yǎng)育萬物,圣人以之為榜樣,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最后反而占先,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反而得以保全。正是由于不考慮自己,反而成全了自己。老子無私成私的思想說明: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存在著一致性和同步性,利他和利己不是對立的而是統(tǒng)一的,一個人越是無私地為他人著想,他越能擴張自己的利益。所以,老子作了總結“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這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其意是說:一個人越是為別人著想,自己也就越擁有;一個人越是給予別人,自己也就越富足。這句名言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人與人之間相處時,如果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那么受益的就不僅僅是對方,因為自己越是關心別人,別人也就越關心自己,越是愛戴自己,這是相互的。究其原因,一是因為自己時時關心別人,也就等于將自己塑造成了別人利益的化身,自己的存在、自己的行為也就成了別人的利益之所在,因而從維護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fā),對方也會處處維護你;二是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而感情往往是雙向的,也往往是自動增值的,自己時時關心別人,也就等于時時在雙方之間播種著感情,得到別人的關心也就在情理之中。所以,老子的這句名言在引導人們進入高尚的精神境界,塑造理想人格的過程中起著循循善誘的作用。總之,從老子的這些思想出發(fā),有助于我們逐步將舍已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一種高尚的人格加以修養(yǎng),加以發(fā)揚,從而求得社會的和諧和進步。
當然,在老子的人格教育思想中,既存在積極合理的方面,也存在消極局限的方面,只要我們辯證地分析和認識,善于利用和發(fā)揮其好的一面,摒棄和改造其不好的一面,就能促進民族性格的優(yōu)化,健全人格修養(yǎng),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柱。
參考文獻
[1]]馮達文,郭齊勇.新編中國哲學史[M].人民出版社,2004.
[2]呂錫琛.道家與民族性格[M].湖南大學出版社,1996.
[3]李光福.論老子獨特的人生進取觀[J].南開學報,2004,(6).
作者簡介:張惠軍(1967—),男,河南商丘人,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高校講師,現(xiàn)供職于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道家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