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云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cè)《滕王閣序》“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這一句,課文是作如下注釋的:意思說早年的時(shí)光已經(jīng)逝去,珍惜將來的歲月,為時(shí)還不晚。還特別引用了《漢書·馮異傳》里的句子“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無論是《滕王閣序》中的句子,還是《漢書》中的原句,都涉及了一個(gè)重要的詞語“桑榆”,課文注釋也有交代: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這個(gè)注釋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問題,仔細(xì)一想,“桑榆”和日落有關(guān)系嗎?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自然讓筆者聯(lián)想到“桑榆暮景”、“桑榆晚景”,還有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中的名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等,但對(duì)其中的“桑榆”一詞,不少辭書都解釋為:落日的余暉照在桑樹、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人的晚年時(shí)光。我們不禁要問:樹木有千萬種,落日余暉為什么只照在桑樹、榆樹樹梢上,而不照在別的樹的樹梢上呢?有人解釋說,中國古代遍種桑樹,用“桑樹”來代指所有樹木,并非專指。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如果“?!笔谴福敲础坝堋蹦??也是代指嗎,說不通吧,況且桑樹榆樹也不都在西方啊,為什么又總是“桑榆”并提呢?顯然解釋不通,讓人難以信服。
讓我們看一下“桑榆”在一些典籍中是何面目?!妒酚洝ぬ旃贂酚小俺龆羯S荛g,疾其下國”一句,裴骃在《史記集解》中引用晉灼的話說“行遲而上(下)也。正出,舉目平正,出桑榆上者余二千里”。這里說的是,太白星出現(xiàn)以后,總不離桑榆之間,即上下左右運(yùn)行。這里的“桑榆”是桑樹、榆樹嗎?能說太白星在桑樹、榆樹間運(yùn)行,對(duì)它下邊的國家不利嗎?另外,太白星也不至于僅高出桑樹、榆樹二千多里吧。很顯然,此處的“桑榆”并非樹名 ,那到底是什么呢?西漢無名氏編著的《典術(shù)》上說“桑”是“箕星之精”,這就說“?!笔且粋€(gè)星座的名稱?!犊滴踝值洹ばg(shù)部》說得更明確:“桑,《典術(shù)》:‘桑,箕星之精”。進(jìn)一步指出,箕星,為二十八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顆。
此外,北大季鎮(zhèn)淮等人選注的《歷代詩歌選》選有曹植的《贈(zèng)白馬王彪》一詩,其中有“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的詩句,書中對(duì)這兩句是這樣注釋的,“桑、榆:二星名,都在西方,日暮時(shí)分,太陽運(yùn)行位置在桑榆二星間,古人常用以觀察時(shí)辰”?!稓v代名詩大觀》和《魏晉南北朝文學(xué)作品選》對(duì)該詩中的“桑榆”二字也作了類似的詮釋。我們?cè)賮砜纯垂艠犯峨]西行》中的幾句詩:“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桂樹夾道生,青龍對(duì)道隅”。這里的“白榆”就是星座名,這句是說天空中的白榆星座,真像一棵棵種在那里的白榆樹一樣,看起來多么分明。下句中的“桂樹”也是星座名,后兩句是說桂樹星在黃道兩邊分布,青龍七宿則對(duì)著黃道一角?!鞍子堋?、“桂樹”乍一看多么像樹名,但實(shí)際上卻是星座名。如此說來,一不小心把“桑榆”當(dāng)做兩種樹,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此我們就清楚了,以后再看到“桑榆”一詞,不能僅僅望文生義地理解為桑樹榆樹了,它還可以指西方天空的兩顆星。切莫以訛傳訛。
河北遷安第一中學(xué)(064400)
語文天地·高中版200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