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怡
兒童教育專家M.S.斯特娜認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種專心的習慣,才有可能在日后對自己的事業(yè)全身心投入,不會被其他事情所干擾”。專注力是打開兒童心靈的鑰匙,同時又是學習的根本基礎。據調查有80%左右幼兒的專注力普遍都不足,也因此直接影響到兒童的認知學習與社會功能的發(fā)展,降低學習效能。
父母時間:
悅悅媽: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看上去聰明伶俐,可是放學以后做作業(yè),是全家人的頭痛事,半小時的作業(yè),在旁邊陪著督促著也要經常做到晚上九十點,罵也罵了,可是總是改不掉。
遠遠媽:兒子剛上一年級,上課時總是不能專心聽講,教室外的一點聲音,他都會好奇半天,還經常做小動作,老師和我反映了很多次,平時每天上學都要叮囑他,可是依然沒有效果,我也知道這些壞習慣很致命,可是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斯雨媽:女兒上四年級了,可是總改不掉馬虎的習慣,平時每天放學幫她復習功課時,沒發(fā)現(xiàn)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是到了考試時,成績總是不理想,總是錯一些不應該錯的地方,我們都不知道該說她什么了。
心理分析:
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學齡期,家長才留意到他們的專注力不夠,表現(xiàn)為馬虎、做事情磨蹭、上課做小動作等等,出現(xiàn)這些情況時,不要只是指責孩子,最重要是分析個中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協(xié)助孩子專注干活動中。明白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發(fā)展過程,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發(fā)展培養(yǎng)專注力,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好媽媽培訓班培養(yǎng)專注step by step
課堂1:營造安靜、簡單的環(huán)境
兒童注意力穩(wěn)定性差,容易因新異刺激而轉移,這是學前期幼兒的普遍特點。因此,父母應根據這一特點,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為孩子創(chuàng)造安靜、簡樸的物質環(huán)境。避免家人的來回走動影響孩子的活動:墻面布置不應過于花哨;電視、糖果等可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也應擺放在較遠的位置。
父母還應注意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適時地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與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還嘮叨沒完,容易使他們產生抵觸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課堂2:規(guī)律的休息時間
父母應該要求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認真完成作業(yè),嚴格執(zhí)行他的作息時間。孩子一日生活的節(jié)奏以及各種活動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他的注意力。因此,家長應當注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讓孩子的生活有張有弛、動靜交替。不同性質活動之間的轉換要平和,給孩子一個過渡準備。家長在安排孩子的活動時,應當注意調整時間,切忌一天到晚強迫孩子坐著一動不動。
課堂3:培養(yǎng)自我約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有新異刺激出現(xiàn)時,成人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它,但孩子卻很難做到。因此,為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景逐漸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
采用游戲的方式,將持久注意的要求變?yōu)橛螒蚪巧旧淼男袨橐?guī)則。例如,與孩子一起玩“指揮交通”的游戲,讓孩子扮演交通警察,事先約定每班交通警察要站3分鐘的崗,時間到后才能換崗,在游戲中,對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的要求可以循序漸進地提高。通過不同的游戲活動,幼兒可以慢慢地將外在的游戲規(guī)則內化為內在的自我約束。
課堂4:興趣決定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在孩子幼年時大多是自發(fā)性的,而越來越多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會主觀給孩子報名參加各種課外班,忽略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維持孩子專注力的關注不僅僅是從小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意見,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所在。興趣與需要是孩子活動的內在推動力,是直接影響孩子注意力的情感系統(tǒng)。
課堂5:充足的營養(yǎng)和睡眠
保證腦營養(yǎng)和用腦衛(wèi)生是保持適度的警醒、提高注意力的首要條件。媽媽平時注意讓寶寶三餐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雞蛋、肉,肝、魚、牛奶)和容易消化的食品。另外,含有刺激性的飲料也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最好少喝或不喝。白開水和礦泉水是最佳的選擇。
7至12歲的學生每天應保證10至11小時睡眠,12至17歲的學生每天應保持9至10小時睡眠。提高睡眠質量,使精神興奮與抑制處于合理的狀態(tài),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所以媽媽們不要一味讓孩子長時間學習而影響休息。
你會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嗎?
如果下面的測試中,你的回答大多為“是”。那么,作為家長是時候糾正自己的行為了。從現(xiàn)在起鍛煉和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
是否總是依照你的想法和喜好去給孩子選購玩具,從不理會他的感受。
是否在與孩子互動游戲時,總是你在提出要求和方式,從不服從他的意見。
是否不能嚴厲地要求寶寶按時遵照時間表生活。隨意安排時間外出、睡覺。
是否你總是為一點小事打斷孩子的學習和玩耍。
寶寶培訓班從小做個專注寶寶
推倒“玩具山”
寶寶出生后成為家庭中寵愛的焦點,父母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寶寶,家里各色各樣的玩具堆積成山,疏不知這樣其實對于寶寶注意力的培養(yǎng)未必是件好事。
家長在給O~3歲的孩子選購玩具時,盡量尊重寶寶的意見,如果擅自決定,很可能不合寶寶心意,不要一次給很多玩具,他很可能一會兒玩這個玩具,一會兒又要另一個,將玩具扔得滿地都是。
細致性的填色游戲
3歲以下的寶寶只注意表面的、明顯的事物輪廓,不注意事物較隱蔽的、細微的特征,還不太注意兩個事物之間的關系。比方說,讓3歲的寶寶比較兩個相似圖形的區(qū)別在哪里,他們就不大能說出來。試著讓寶寶給圖畫填色,比如幾何圖形、水果,不僅可以培養(yǎng)他對顏色的認知,還可以很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細致性的專注力。
鼓勵他做個“好奇寶寶”
新穎、色彩豐富,富于運動變化的物體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梢赃x擇有玩偶跳舞的音樂盒,如會跳的小青蛙、會敲鼓的小木偶等玩具讓寶寶集中注意力觀察、擺弄,以此訓練他集中注意力。多帶寶寶到新的環(huán)境中去,比如逛公園,讓他看一些未曾見過的花草、造型各異的建筑,利用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養(yǎng)注意力。
讓寶寶參與“尋寶游戲”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過“尋寶游戲”訓練寶寶帶著目的去自覺地集中注意力,比如有些東西找不到了,問寶寶“媽媽的衣服哪兒去了”、“桌上的玩具少了沒有”等等。讓寶寶學會有意注意,集中思想,養(yǎng)成自覺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如果寶寶找了一會兒,沒有興致時,家長最好幫助他把東西找到,為維持孩子對某一活動的持續(xù)興趣,父母應當注意活動內容的難度要適合孩子的水平,既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戰(zhàn)。
別打斷寶寶的行為
當孩子全部身心都投入做一件事時,比如看動畫片、玩玩具、搭積木,這正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去打斷孩子的活動,比如爸爸走過來問一問吃飽了嗎。一會兒,奶奶又走過來讓孩子去喝果汁。孩子短短幾分鐘的活動被大人們打斷數次,時間一長,自然無法集中注意力。
在孩子專心做事時,家長最好也坐下來做些安靜的活動,切忌在旁邊走來走去,打擾孩子。如果到了吃飯或睡覺的時間不得不打斷寶寶正在全神貫注做的事情時,最好通過勸導等緩和方式中斷他的行為,指導他把剛才看過的書,玩過的玩具收起、放好。這樣,寶寶的注意力才能得到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