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詩圣杜甫

2008-10-31 02:35
作文世界(小學版) 2008年10期
關鍵詞:詩圣叛軍杜甫

韓 穎

中國是詩國,歷史上涌現(xiàn)了許多杰出的詩人,其中李白和杜甫雙峰并峙,是最偉大、最著名的兩個,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圣。小朋友們喜歡排座次,禁不住要問一聲:詩仙、詩圣又究竟何人為先,李白、杜甫到底誰是第一?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而且說不清楚。不光是我們說不清楚,歷代的許多研究者都沒能說清楚,幾乎成了文學史上的一個疑案。因為對文學的評價,不像體育競技,誰跑得快、誰跳得高誰就名列第一,誰就是冠軍,清清楚楚。而文字評論具有主觀因素,就像青菜蘿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李白,有人喜歡杜甫,所以人言言殊,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個人,他的評價也是變化著的。比如郭沫若先生,他寫《李白與杜甫》,開始時尊李貶杜,后來遵奉杜甫,再后來還是揚李抑杜,可說是一改再改。

雖然沒有定論,但也有一些基本的看法,大家還是比較公認的。通常的情況是這樣:年輕人多喜愛李白,上了年紀的人多欣賞杜甫;那些性格豪放的人容易癡迷李白,那些稟性持重的人則更會推崇杜甫。這與李白、杜甫的詩風有關。李白的詩風是飄逸豪放,是唐詩浪漫文風的集中體現(xiàn),杜甫的詩風是沉郁凝重,代表了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而文學欣賞是有心靈間的共鳴的,心靈的共鳴是人們評價文學的依據(jù)。其實,這種評價的主觀傾向從詩仙、詩圣的冠名中也可以看出來。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杜甫,看一看詩圣“圣”在何處。

杜甫于唐睿宗太極元年(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省鞏縣,唐代宗大歷五年(770)病逝于旅中船上,一生經歷了睿宗、玄宗、肅宗、代宗四朝,親歷了開元之治和安史之亂兩大歷史事件。也就是說杜甫見證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全過程。大家知道,唐朝經太宗貞觀之治到玄宗開元之治達到鼎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盛唐),但經過安史之亂的破壞走向衰落。杜甫親眼看到了唐朝的巍巍大廈轟然倒塌、盛唐氣象不再的變遷。他寫過一首詩,叫《病柏》,說是“有柏生崇岡,童童如車蓋”,“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蚳梟志意滿,養(yǎng)子穿穴內”,“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意思是說有一棵生長在山岡的千年老柏樹,本來高大茂盛,郁郁蔥蔥,但沒想到有朝一日忽然從根里爛起,還有一些貓頭鷹在樹干里打洞蠶食,所以眼看著要枯萎病死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棵柏樹其實象征著大唐帝國,它曾經很輝煌,但現(xiàn)在腐朽了,快要崩潰了,那盤踞在樹干里打洞的貓頭鷹自然就是指安祿山、史思明這些敗國害民的民族罪人。從這里我們已經感受到杜甫詩歌關注現(xiàn)實、反映現(xiàn)實的特征了。

安史之亂發(fā)生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杜甫本人就被安史叛軍俘虜過,他的幼子則在戰(zhàn)亂饑荒中活活餓死,所以他對安史之亂懷有切膚之痛,并用他的如椽之筆記錄了這場歷史事件。這些詩上關社稷,下計蒼生,憂國憂民,反映時局,后人稱之為“史詩”。意思是說,杜甫的詩真實、完整地記載了安史之亂的全過程,以及它對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難,讀這些詩就可以了解安史之亂,要了解安史之亂就要讀這些詩。這些“史詩”正是杜詩中的精華。

確實是這樣的。就在動亂之始杜甫被解押長安途中,他目睹了國家和人民飽受戰(zhàn)亂蹂躪的慘狀,當場寫下了“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橐駝指胡人叛軍)滿舊都”的詩句。從這句詩里我們可以想像得出,叛軍在長安的暴行,他們殺了多少人,連風中都充滿血腥味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春望》也是杜甫滯留長安時寫成的。請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讀這首詩,我們也仿佛看到了戰(zhàn)爭的慘景?!皣啤币辉~令人膽裂,“城春”卻反襯著國事衰敗,人煙稀落。甚至連花草也因國家的災難而流淚,春鳥也因人民的苦難而驚恐地哀鳴。當時,詩人與親人分居異地,妻兒音信全無,雖然萬分思念,卻因烽火連天,連一封家書都不可得,于是徒生“家書抵萬金”的感嘆。在這樣離愁的日子里,杜甫的頭發(fā)變得又白又短(?。?,以至于連發(fā)簪都無法束上了。

還有比這更凄慘的景象?還有比這更透徹的反映?可以說,文學作品中反映安史之亂要數(shù)這首《春望》為第一了,浦起龍《讀杜心解》就說它“百代而下,當無復繼”。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也就是安史之亂爆發(fā)的第二年,唐軍發(fā)起反擊,與叛軍決戰(zhàn)于陳陶。杜甫寫有《悲陳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夜曠天清無戰(zhàn)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夷歌飲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當時叛軍勢大,唐軍處在下風,陳陶一戰(zhàn)有四萬戰(zhàn)士血染疆場。杜甫的這首詩篇以悲憤的筆觸寫出戰(zhàn)役的慘烈,對為國捐軀的烈士表示深切的哀悼,對叛軍的兇殘進行憤怒的譴責。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安史之亂已經八個年頭,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勘亂成功,一路高歌猛進,收復失地。飽嘗戰(zhàn)亂之苦的杜甫大喜若狂,寫下了《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種喜悅之情是發(fā)自內心,溢于言表的。全篇詩情激蕩,猶如春潮,文辭恣肆汪洋,就像摧枯拉朽的戰(zhàn)場大氣磅薄,抒發(fā)出人民群眾渴望結束戰(zhàn)爭、期盼和平和國家統(tǒng)一的迫切愿望。有人把這首詩美譽為“杜詩中第一快詩”,它又何嘗不是整個唐詩中的第一快詩。說實話,像這樣的“史詩”,沒有對安史之亂的親身體驗,沒有一腔憂國憂民、熱心救世的圣人情懷,光有飄飄欲仙的詩才是寫不出來的。這也就是杜甫被稱為詩圣的緣由了。

杜甫的這一類詩作很多,特別有名的是所謂的“三吏”、“三別”,就是《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還有《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等。

當然,如果說杜甫的風格只局限于沉郁凝重,也是不全面的。其實,杜甫也寫過許多抒情濃郁、詩意飄逸的詩篇。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拿洹,F(xiàn)在我們來欣賞那首著名的小詩: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

里面那種賞春、戀春的欣喜之情,愜意、閑適的詩意,還有幽淡而又有趣味的哲理,實在只有像孟浩然的名篇《春曉》才能媲美呀。特別是“春雨潤物無聲”的意境多美啊,現(xiàn)在我們常常把母親、老師的愛比喻為潤物的春雨,因為它是一種大愛,不發(fā)宣言,默默無言,但滋潤我們的心田,而且是那樣的持久和強烈。

還有那首《漫興》: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小詩寫的是春景,春色如畫,栩栩如生:楊花鋪滿小徑,成為花徑,荷葉點綴清溪,成為花溪,竹筍在地下暗暗生長,等待著雨后破土而出,小水鴨靜靜地躺在母親的身邊,但又有誰能知道它在想些什么呢?春景里蘊含的是詩人的綿綿情意:那種陶醉于寧靜和平生活里的幸福和喜悅之情。情景交融一體,人與自然妙合無間,這是多么動人的美妙畫圖??!所以說,杜甫的詩風是多樣化的,他以“史詩”而為詩圣,但他的抒情詩也同樣出色,與李白、王維、孟浩然一樣同為唐詩中的翹楚。

最后,我們想告訴小朋友一個文學史的常識:杜甫有許多別稱別名。比如杜陵布衣(或杜陵叟),這是杜甫的謙稱,因為他的先祖(十三世祖)——晉代名將杜預是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人,杜甫為之自豪,就以“杜陵”自稱。又比如杜甫曾一度居住于長安城南的少陵地區(qū),所以史稱杜少陵。再比如,杜甫在朝廷做過工部員外郎,這是杜甫一生中官階最高的職位(有人說相當于現(xiàn)在的副部級),所以后人稱他杜工部,他的詩集通稱《杜工部集》(也有叫《杜少陵集》的)。杜甫晚年在成都自建草堂安居,所以后人稱他為杜草堂,他的詩作被編為“草堂集”?,F(xiàn)在,杜甫草堂已成了成都的名勝,一個世界公認的詩歌圣地。小朋友們有機會不妨一游。

猜你喜歡
詩圣叛軍杜甫
和李杜合影
和李杜合影
杜甫改詩
春雨中遙拜詩圣杜甫
杜甫與五柳魚
中 計
杜甫的維穩(wěn)觀
為紀念杜甫誕生1300周年口占七絕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