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杰英
2007年溫州某中學發(fā)生了這樣的一幕:因為下雨天路滑,一位女教師騎著摩托車在進校門的時候摔了一跤,但是旁邊經(jīng)過的學生(有的甚至是現(xiàn)在正在教的學生)熟視無睹,沒有一個人上前攙扶!這個老師的心涼透了也悲哀極了,她在自己的博客中記下了這一幕并發(fā)出了感慨:學生怎么了?沒想到學生回應說:在課堂上你是老師,其實在課堂外你什么都不是!
無獨有偶.日前,華師大附屬中學高一級的幾名學生對本年級的同學進行了一個“幸福指數(shù)”調查,結果顯示:在0~100分的幸福感自評中,有六成學生給了自己80分以下,而他們最不滿意的方面是“自己”.甚至有學生認為自己一點都不幸福.一些同學對現(xiàn)狀不滿與埋怨,很容易鉆牛角尖.也有個別學生對自己的“幸福來源”表示“不知道”或“沒有”,顯示其生活態(tài)度較為消極.據(jù)了解,現(xiàn)在自私自利、不體諒父母、不顧家庭條件好壞,不努力學習,只講吃喝玩樂、愛慕虛榮,搞聚會、過生日,想的是從父母手中騙取更多錢的孩子為數(shù)不少.有的人不懂得感激父母,與父母發(fā)生矛盾就自殺,甚至殺害父母.更為突出的,更使人不能理解的就是2007年6月13日《羊城晚報》報道一則驚人的新聞《廣州:17歲逆子弒母砍父》.陽臺一出租屋發(fā)生一總人間慘?。簝礆⒃蚓褪莾鹤酉蚰赣H討要幾十元上網(wǎng)費不得,惱羞成怒,竟然舉刀將母親殺死,并將父親砍成重傷.前不久記者去采訪他的時候,他竟然對這件事情沒有任何的后悔.他的良知到哪里去了?這樣的案例太多太多了.我們不禁要問:當代中學生真的那么自私自利、不體諒父母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不愿與家長溝通和情感冷漠?
一、中學生感恩之心喪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當前,大多數(shù)獨生子女有一個通病:孝敬父母和長輩的意識越來越淡薄.他們只知道向父母索取關愛,卻不愿或不懂得回報.現(xiàn)實中,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普及,人們傳統(tǒng)觀念中那種“養(yǎng)兒防老”的意識逐漸淡化,家庭教育中的問題隨之也越來越明顯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不圖回報的溺愛過度.今天的孩子,在社會、學校以及家里都充分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這種客觀上的優(yōu)越生存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孩子的自私、貪婪,以及非人性意識.但主要原因還不在于優(yōu)越生存環(huán)境的本身,而在于家長、老師的主觀意識和教育行為,在于對“蜜罐”里長大的孩子,所采取關愛備至的溺愛態(tài)度.
還有一種原因是父母遠離家庭,教育跟不上.在溫州這個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有些家長忙于做生意,無暇顧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希望學校能代替管理孩子.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往往采取簡單的給錢方式,很少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更別說關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這樣只會讓學生逐漸淡漠對于家庭的感情,而且這種教育方式給他們直接的印象就是可以推卸責任,不負責任.所以,學生久而久之對父母的感情越來越淡然,最后發(fā)展到關上心扉,對父母毫不關心.
2.學校教育的失職
學校為了升學率只抓學習,品德教育抓得不夠細致,根本沒有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再加之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學生很容易就養(yǎng)成自私自我的不良習慣.因此,我們不得不認真地反思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與效果.只有讓學生工作走進課堂、走進宿舍和走進家庭,真正走進學生和家長的心靈深處,充滿人文關懷,引起共鳴,產(chǎn)生實效.
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當這種傳統(tǒng)美德正面臨丟棄的嚴峻局面時,我認為社會上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重拾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如何讓學生們學會“理解”和“感恩”?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文明中,“孝”為百行之首,是一切道德的基礎、至善的美德.我國擁有深厚的“孝”文化的底蘊.《詩經(jīng)》里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就是感嘆和贊美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唐朝孟郊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更是表達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豐不如養(yǎng)之厚,悔之晚何若謹于前”的古訓,則督促后輩履行對父母的贍養(yǎng)和孝敬.我們的思想教育,包括學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講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傳授知識上,還要幫助教育青少年懂得做人的道理.試想一個對自己的父母都沒有感恩之心的人,他怎么可能對他人和對社會有感恩之心?又怎么可能對社會國家有主任感?因此,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是必要也是必須的,使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社會的心.學會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點,學生才能夠健康成長.
三、感恩教育的實踐性
人生的杠桿是精神,精神的支點是感恩,只有具備了感恩的認識,人才能煥發(fā)出無窮的力量.感恩教育就應該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以孝敬父母為突破口,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學孝、知孝、行孝,繼而報效社會.
1.通過開設專門講座與學科教學滲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平時,通過上專門課,可以比較系統(tǒng)地幫助學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傳統(tǒng)道德,激發(fā)學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為,使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有序化.在學科教學中適時適度地滲透孝敬父母教育內容,是德育的共性.在學科教學中,教師應強化滲透意識.特別在中學,由于學科較多,教材內容豐富,教師應該依據(jù)學科教材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和道德品質實際,挖掘教材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內容,運用具體聯(lián)想、展開想象、觀察比較和系統(tǒng)歸納等多種方式進行滲透,并力戒牽強附會,做到適時適度.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喚起學生對父母真摯而強烈的愛.
2.在學校的德育活動中滲透孝敬父母的教育
將中小學孝敬父母教育滲透到學校德育活動中去,既是這項教育的原則之一,也是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由于學校的德育活動具有鮮明的主題性和針對性,有意識地在各種德育活動中滲透孝敬父母教育,能使德育活動有現(xiàn)實意義.校園活動豐富多彩、文體活動異彩紛呈,可以將感恩的內容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因為孝敬父母這一主題既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又可以成為學校道德教育的一個突破口.只要我們選準目標,選擇有利的時機,針對學生實際,通過生動活潑有趣的形式,就一定能使這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結合節(jié)日,開展活動
(1)如國際“三八”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教師節(jié)……這些節(jié)日都是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在慶祝今年的“三八婦女節(jié)”時,我班開展了“感謝媽媽”的活動.活動中,孩子給媽媽的一句關心體貼的問候,一杯飽含真情的熱茶,一張感人至深的賀卡……無不演繹著人間親情的溫暖.
(2)九月十日“教師節(jié)”,師生之間一次坦誠的交流,一句真心的話語,一件特別的禮物(自制的,作業(yè)本、小作品等),都在述說著人間至純的真情,都在傳承著中華傳統(tǒng)美德.
4.學做父母,體驗辛勞
(1)媽媽十月懷胎后才把我們生下來,那是什么滋味呢?我們用一定質量的米袋(等同于剛出生小孩的質量)綁在自己的腹部行走、掃地、讀書、寫字……感受一下母親的辛苦.
(2)冬天洗衣、洗菜等家務活動.
(3)夏天高溫,參加戶外勞動.
(4)回憶一下自己的成長歷程中,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艱辛.今天自己已經(jīng)長大成人,雖然暫時不能報答父母,但可以搞一次“寫給父母的一封信”活動,回憶一下父母對自己的愛,有哪些場景終身難忘.如此,激起晚輩對父母、親人、家鄉(xiāng)、社會、祖國的愛,產(chǎn)生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意識,從而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回報父母、家鄉(xiāng)和祖國.
一方面,學生們從真實的感知中,深深體會到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并且從內心深處迸發(fā)出孝敬父母的情懷與欲望!另一方面,以此為契機,以點帶面,開展更扎實有效的感恩活動,并把“感恩”的真情實感由父母推廣到鄰居、鄉(xiāng)親、師長、同事以及全社會成員,使“感恩”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超越家庭,使我們生活著的社會主義將變成一個充滿愛心的溫暖的大家庭.
在實踐活動中,教育學生既要重視過程的探究,又要把實踐活動過程完整的記載下來,作為“感恩”筆記.
四、感恩教育的深化教育
1.“感恩”遷移到尊師愛生上.開展“愛心捐款”活動,師生為貧困學生計捐款,為家境貧困的學生解難排憂,使他們能在校安心讀書.
2.“感恩”遷移到愛社會上.可以開展一些文明新風活動,讓同學們參與到社區(qū)里、敬老院、幼兒園等地,讓他們?yōu)楣鹿牙先怂蜏嘏?,為小朋友帶去快樂;課外時間在往返的街道上,掃地、清除非法廣告紙,扶老攜動,禮貌示范.開展“爭做環(huán)保的衛(wèi)士”、“綠色購物”等環(huán)境保護的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希望
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社會、為社會盡義務的情懷.
3.“感恩”遷移到愛黨愛國上.結合學校愛國主義教育陣地,舉辦了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例如:進行清明節(jié)烈士掃墓、愛國征文活動、春游觀光活動等等,讓學生懂得一個連自己父母、自己家長都愛不起來的人談何愛國,一個有拳拳愛國心的人,必定有濃濃的愛鄉(xiāng)情、愛父母心.“愛黨愛國”情感并不是抽象的,它是十分具體的:立足本崗,建功立業(yè),奉獻社會,就是對父母最大的“感恩”,也才是真正的“愛黨愛國”.
根據(jù)“感恩”這個主題,圍繞上述四個層次開展“學會關愛”、“感受被愛”、“愛心基金”、“為貧困學生解困救急”、“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節(jié)日為師生送賀卡”、“感恩讀書征文”、“感恩成果展示”等活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與探索,使“感恩”活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并內化學生的品質,真正做到“一日學孝,終生行孝”.
曾聽過一首歌,歌名就叫《感恩的心》.其中的一句歌詞讓人特別感動: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讓我們在教給孩子所有技能的同時,也教會他們唱這樣一首歌,讓他們學會感動,學會感恩,學會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