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毅
紛飛的大雪終于漸漸停息下來,世界重歸安靜,沉浸在一片白茫茫的純凈中。
他久久地立在窗前,寧靜的雪景依然撫平不了他焦慮的心靈。雖然波蘭之行的計劃已擺在他的辦公桌上,但是去與不去的選擇仍讓他苦惱不已,去?不去?……
終于,他踏上了這條路。汽車在堆滿積雪的公路上緩慢地掙扎爬行,刺骨的寒風(fēng)像一個拳擊手,狠勁地擊打著玻璃。一絲寒風(fēng)偷偷溜了進來,溜進他的領(lǐng)子里,他頓時感到一絲寒意。然而更讓他心寒的是這一路上滿是波蘭人民猜忌和憤恨的目光,不時還傳來一句:“該死的納粹?!?/p>
這次波蘭之行注定是一場艱難之旅。二戰(zhàn)時冷血的納粹在波蘭的罪行比比皆是,觸目驚心。二戰(zhàn)后波蘭人民對納粹的憎惡猶在,對德國的懷恨猶在。然而當他選擇來的時候就明白了自己的角色,一個代表德國——二戰(zhàn)后追求和平,希望與東歐重歸于好的德國的和平大使,即使困難重重,他也不能退縮,毅然決然地來了。
在簡短的迎接和初步的談判之后,他跟隨波蘭的官員參觀二戰(zhàn)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凜冽的寒風(fēng)似一把把尖刀,割著每個人的臉頰。他慢慢地走到紀念碑前,神情凝重,似乎又回到了那腥風(fēng)血雨的年代。他靜靜地注視著這紀念碑,很久,很久……
突然,他跪下了!深深地跪在了紀念碑前。周圍死一般的沉寂,他的隨同人員驚呆了,這個未經(jīng)安排的舉動讓他們一時手足無措;波蘭的官員和人民驚呆了,這出乎意料的行為深深震撼了他們的心靈;各國的記者們驚呆了,即使再擅于言辭的人也說不出一句話。幾秒鐘之后,掌聲才響成一片,經(jīng)久不絕。記者們在愕然之后才紛紛舉起相機,閃光燈閃成一片。他跪著的形象在這一時刻被定格,隨即傳遍了世間的每一角落。
這就是著名的“華沙之跪”,他就是德國總理勃蘭特。此時他承擔的不是一個屈辱的角色,而是一個敢于面對歷史,追求和平的偉人角色。他真心地為自己的民族贖罪,殷切希望與波蘭重歸于好。正是這一跪,促進了德國與東歐國家關(guān)系的友好。在世界政局依然動蕩的今天,我們應(yīng)從“華沙之跪”中牢記:只有正視歷史,追求和平的角色才能被歷史銘記,否定歷史,破壞和平的角色留下的只有罵名。
教師點評
如何用恰如其分又不陳舊且又有意義的材料演繹好命題,表達積極的主題,這是命題作文寫作中每每要碰到的問題。本文作者別有眼光,鎖定“華沙一跪”這一具有歷史意義,歷史事件來認真、細膩地詮釋命題,仿佛他就是勃蘭特,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個曾經(jīng)有罪于另一民族的國家的總理,出使波蘭所需的勇氣與虔誠,終于他的真誠感動了波蘭、感動了世界,他成功扮演了一位追求和平的偉人角色。另除了選材外,細節(jié)描寫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姚賽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