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寬嚴相濟”:和諧社會語境下職務犯罪立法的定位與選擇

2008-09-18 10:40馮仁強李益明
關鍵詞:寬嚴相濟職務犯罪和諧社會

馮仁強 李益明

〔摘要〕在打擊職務犯罪過程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國現(xiàn)行的職務犯罪立法存在著貪污罪構成標準過高、瀆職罪成立條件過嚴、賄賂罪法網(wǎng)設置過松及死刑作用之夸大、資格刑功能之錯位、罰金刑地位之缺失等寬嚴失調的現(xiàn)象,故必須從立法降低貪污罪的構成標準、放寬瀆職罪的成立條件、嚴密賄賂罪的法網(wǎng)設置及廢止死刑、改造資格刑、增設罰金刑等。

〔關鍵詞〕和諧社會;寬嚴相濟;職務犯罪;立法修訂

〔中圖分類號〕 D9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8-2689(2008)02-0047-05

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是一個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也是一個多元互動、理性人本的社會,這一切美好社會目標的實現(xiàn)都有賴于國家機關的職能能夠高效、廉潔的運行。而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行為不但嚴重地損害了國家機關的威信,降低了公民對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廉潔性的信賴,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因資源分配的不公而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為有效遏制與打擊職務犯罪,我們必須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因為只有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才能將刑罰的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二元價值目標統(tǒng)一起來,才能在打擊職務犯罪的過程中實現(xiàn)社會的司法和諧。

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解讀

長期以來,“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是我國的基本刑事政策,甚至在我國1979年刑法中被確認為刑法的制定根據(jù)。但是進人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社會轉型的深人,在各種新型犯罪層出不窮、社會治安急劇惡化的社會現(xiàn)實面前,“嚴打”刑事政策逐漸取代了“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刑事政策。在“嚴打”刑事政策的指導下,“依法從重、從快”實際上是片面強調了“打擊、懲辦”,忽視了“寬大、保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權觀念的深人,“嚴打”刑事政策愈加顯示出其不合理的一面,尤其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不協(xié)調甚至是相抵觸。在總結經(jīng)驗教訓、反思“嚴打”政策的基礎上,“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應運而生。

筆者認為,寬嚴相濟之“寬”即“寬大”,具體包括刑事法網(wǎng)的寬和與刑罰量的輕緩兩個方面。刑事法網(wǎng)的寬和,即遵循刑法謙抑性要求對某些犯罪予以非犯罪化。對于能夠用其他法律手段調整的違法行為,刑法作為社會控制違法行為的最后一道防線不能隨意橫加干預,能用較輕的刑法手段調整的犯罪行為盡量不用較重的刑法手段調整。刑罰量的輕緩,即輕刑化和非刑罰化。對于那些較為輕微的犯罪,就應當處以較輕之刑,這也是罪刑均衡的內在要求。①寬嚴相濟的“嚴”,是指嚴格、嚴厲和嚴肅。嚴格是指法網(wǎng)嚴密,有罪必罰。嚴厲是指刑罰苛厲,從重懲處。嚴肅是指司法活動循法而治,不徇私情。寬嚴相濟之“濟”,即協(xié)調、統(tǒng)一,“相濟”即相統(tǒng)一、相協(xié)調。也就是說,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不僅是指對于犯罪應當有寬有嚴,而且在寬與嚴之間還應當具有一定的平衡。實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既不能強調“嚴”而忽視“寬”,又能以“寬”代替“嚴”?!皩挕薄ⅰ皣馈被ハ鄥f(xié)調、補充,形成良性互動。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視野中職務

犯罪之立法審視

(一)犯罪圈之立法審視

1、貪污罪構成標準過高。貪污罪在行為上主要表現(xiàn)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侵吞、竊取、騙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作為侵財性犯罪的盜竊罪,在行為上主要表現(xiàn)為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實施了秘密竊取,比較貪污罪中以竊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和盜竊罪中秘密竊取公共財物的行為,兩者都是采取竊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不同的是貪污罪是特定的主體,行為人必須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不但侵犯了公共財物的所有權,而且侵犯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因此,同以竊取手段非法占有同一數(shù)額的公共財物,貪污行為比盜竊行為的危害性明顯更大。同時,由于貪污罪中不管是以侵吞、竊取、騙取還是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定罪量刑是一致的,盜竊罪中不管是盜取公共財物還是私有財物,一般定罪量刑也是相同的,由此可以得出,非法占有同一數(shù)額的財物,貪污行為比一般盜竊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更大。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盜竊罪數(shù)額認定標準問題的規(guī)定》和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對貪污罪處罰的規(guī)定,盜竊罪與貪污罪的量刑數(shù)額標準不同,貪污罪量刑數(shù)額標準明顯高于盜竊罪,貪污罪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相對要輕。如在司法實踐中,同樣是竊取5000元公款,如果構成貪污罪,只要犯罪后有悔改表現(xiàn),積極退贓,就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如果構成盜竊罪,盜竊5000元屬于“數(shù)額巨大”范圍,應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即使同樣具有悔改表現(xiàn),積極退贓,也不可能判處免予刑事處罰。但根據(jù)罪刑相適應原則,對犯罪分子決定刑罰,要根據(jù)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決定刑罰的輕重,且各法律條文之間對量刑的規(guī)定也要統(tǒng)一平衡,刑罰與犯罪之間應當保持內在的、對應的均衡關系,這既是刑事司法應遵守的原則,也是立法應遵循的原則。但立法上卻人為拔高貪污罪的構成標準,這無疑有違罪刑相適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2、瀆職罪成立條件過嚴。瀆職型職務犯罪因其具有“不入腰包的腐敗”這一特點,往往使人們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反映到刑事立法上,就是提高犯罪的成立條件,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寬縱,從而嚴重背離了我國的從嚴治吏思想和政策。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為例,根據(jù)《刑法》第四百零二條的規(guī)定,本罪在客觀方面除了要有“不移交”的行為外,還需具備“徇私舞弊”和“情節(jié)嚴重”兩個要件,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而這兩個要件,顯然提高了該罪的構成標準,客觀上縱容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犯罪行為。

對“徇私舞弊”而言,“徇私”屬于犯罪動機,根據(jù)我國刑法理論,它不能作為犯罪構成要件,只是量刑時應予考慮的情節(jié)。而且,在司法實務中對是否“徇私”也難以查證,因而不應將其規(guī)定為構成要件。同時,行為人是否“舞弊”,與不移交刑事案件并無必然關系,因為不移交刑事案件本來是一種純粹的不作為犯罪,但規(guī)定了“舞弊”后,司法實務中還要查明行為人是否具有偽造材料、隱瞞情況、弄虛作假等作為方式,否則就不構成犯罪。而“情節(jié)嚴重”作為本罪的客觀必備要件,也與現(xiàn)行刑法設立這一罪名的立法精神相悖。對于不移交刑事案件這一行為而言,其社會危害性是否達到嚴重程度主要應由其不移交的案件的性質及其主觀方面決定的,即只要行為人明知其查處的某一行政違法案件涉嫌構成犯罪,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應當移交,卻故意不移交,從而造成放縱犯罪分子的結果的,本身就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法即可以介入,至于行為人執(zhí)法的具體過程與是否構成犯罪并無必然關系,它只能增大或減小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從而影響到刑事責任的大小。

3、賄賂罪法網(wǎng)設置過松。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于2005年10月27日批準了《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與該《公約》相比,我國打擊賄賂犯罪的法網(wǎng)設置過松。首先,該《公約》規(guī)定的受賄罪主體不僅包括本國公職人員,而且包括外國公職人員和國際公共組織官員。相比之下,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受賄罪主體僅為“國家工作人員”,這里顯然缺失對外國公職人員和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受賄的規(guī)制。其次,“賄賂”是行賄受賄雙方進行“交易”的籌碼和中介,賄賂的范圍直接影響著刑法規(guī)制賄賂犯罪的射程和打擊賄賂罪的力度,決定著受賄罪犯罪圈的大小及具體行為罪與罪的界定。該《公約》規(guī)定“一切不正當利益”都可以成為賄賂犯罪的行為對象,而我國刑法僅將賄賂犯罪的行為對象確定為“財物”,此規(guī)定無疑已成為限制我國打擊處理賄賂犯罪的瓶頸。再次,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對于受賄行為,除主動索取賄賂的情形以外,在被動收受賄賂時,要求同時具備“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要件,才能構成受賄罪。無論將這一要件視為受賄罪的主觀意圖、客觀行為抑或許諾內容,都存在著諸多自身難以解決的矛盾,都會造成一定的法網(wǎng)漏洞,放縱許多受賄犯罪分子,使之得不到應有的懲處。反觀《公約》的規(guī)定,無論是賄賂本國公職人員或是私營部門內的賄賂犯罪,行賄僅以“使該公職人員在執(zhí)行公務時作為或者不作為”、“使該人違背職責作為或者不作為”為條件,并不強求行賄人所謀取的利益正當與否,受賄也不要求受賄人“為他人謀取利益”,凡是符合主體身份的人在執(zhí)行公務時索取或者收受不正當好處的就構成受賄罪。二者相比較,差距立顯。最后,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行賄罪的行為方式是“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這當然指的是“實際給予”這一行為方式。而《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規(guī)定的行為方式比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在防線上明顯提前,包括直接或間接“許諾給予、提議給予或者實際給予”,顯示出該《公約》對行賄犯罪的懲治力度更為強勁。①

(二)刑罰圈立法之審視

1、死刑作用之夸大。死刑作為最嚴厲的刑罰,應當配置于最為嚴重的犯罪。相較于其他諸如暴力犯罪、軍事犯罪和國事犯罪,職務犯罪是社會危害性較小的一類,并且這類犯罪大多不以人的生命權為目標,行為人在很多情況下僅僅關注于金錢利益,所以在這個領域率先廢除死刑是相對容易的。筆者可從四個方面分析職務犯罪適用死刑的不合理性:首先,旨在用死刑來遏制甚至消除職務犯罪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違背事物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的。貝卡利亞運用實證研究方法,從犯罪社會學角度在犯罪三元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犯罪飽和法則”,即“每一個社會都有其應有的犯罪,這些犯罪的產(chǎn)生是由于其自然及社會條件引起的,其質和量與每一個社會集體的發(fā)展是相適應的。”[1]即犯罪現(xiàn)象的發(fā)生和存在都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其次,對職務犯罪適用死刑不符合刑法的謙抑思想。刑罰是把雙刃劍,用之得當,人民受益;用之不當,則國家和人民兩受其害。刑罰作為最嚴厲的法律制裁手段,使用時必須堅持刑罰最后手段性的原則和謙抑的思想,只有在最合理和最小限度范圍內才可以適用,不能對一切違法行為都用刑罰加以制裁。根據(jù)刑法的謙抑思想,犯罪原因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決定了刑罰的威懾作用不是絕對的,指望單純以重刑來遏制某一犯罪在古今中外從未取得過成功。最后,對職務犯罪可適用死刑的規(guī)定違背了罪刑均衡原則和刑罰等價觀念。我國刑法第5條規(guī)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边@就是罪刑均衡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體現(xiàn),它是我國刑法,也是現(xiàn)代國際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之一。這一原則的理論來源于刑事古典學派。罪刑均衡原則要求刑罰的配置必須符合正當性。而刑罰的配置要符合正當性,則不僅要求做到有罪必罰,無罪不罰,輕罪輕罰,重罪重罰,而且要求刑罰所剝奪的犯罪人的權益與犯罪行為所侵害的權益大致相當,否則,就是對公正這一刑法追求的終極價值目標的背離和違反。

2、資格刑功能之錯位。因為職務犯罪是一特殊資格主體的犯罪,犯罪主體都有一定職務的可利用,而資格刑明確取消犯罪主體在一定限度內再度從事特定職業(yè)的可能,所以對職務犯罪具有相當?shù)默F(xiàn)實功能和遠期效應。但由于《刑法》規(guī)定的資格刑存在功能上的錯位,使資格刑的獨特作用受到抑制,具體是:(1)對社會危害性相對較輕的職務犯罪而言,對某些犯罪主體剝奪從事一定職業(yè)的權利就可以了.而《刑法》規(guī)定的“剝奪政治權利”的四項內容如果全部適用會發(fā)生“刑罰過?!?。“刑罰過?!币环矫嬗羞`刑法的謙抑性,浪費司法資源,另一方面將本不應適用的刑罰施與犯罪人無疑是對其基本人權的侵犯,有違刑法的人道性。(2)“刑罰不足”相對于“刑罰過剩”更為突出,具體表現(xiàn)為:1)“剝奪政治權利”為《刑法》中唯一資格刑,該立法模式極不利于打擊利用特定資格所實施的職務犯罪行為(因剝奪政治權利不包括剝奪一定的資格),國外鮮有國家刑事立法如此規(guī)定;2)《刑法》未對單位職務犯罪主體設置資格刑,這不利于打擊單位職務犯罪。單位利用國家權力為謀取單位集體利益而實施職務犯罪行為較之自然人利用職權實施職務犯罪行為無疑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這類犯罪主要發(fā)生在一些以市場經(jīng)營活動為主的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所從事的職務犯罪活動過程中。3)實踐中,對職務犯罪的處罰往往較輕,未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使資格刑的遠期效應發(fā)揮不充分,導致刑罰虛無。

3、罰金刑地位之缺失。職務犯罪大多是一種貪財圖利的犯罪,犯罪分子被金錢所驅使,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大肆侵吞國家和集體與個人的財產(chǎn),擾亂國家的經(jīng)濟秩序和國家機關的正?;顒佣|犯刑律的。當前,職務犯罪并未得到遏制,某些地區(qū)還呈發(fā)展的趨勢。[2](126)筆者認為,對職務犯罪增設罰金刑,并認真施行,是嚴懲職務犯罪,促進廉政建設,取信于民的有效法律措施。首先,從罪刑相適應的原則講,罰金刑促使罪罰相當。罪刑相適應的原則,要求所適用的刑罰與犯罪輕重程度相當,而且要求所適用的刑罰在性質上與犯罪所固有的特性相適應,這樣才能較好地發(fā)揮刑罰對職務犯罪的防治功能。[3]如果對職務犯罪增設罰金刑,單處或并處罰金,就可以增強實質性懲罰的力度,還可以降低不訴率,從而使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其次,對職務犯罪人來說除了追繳認定的贓款外,犯罪分子在經(jīng)濟上仍占有較大的便宜,以致出現(xiàn)了“痛苦一陣子,享受一輩子”的怪現(xiàn)象。因此,不在經(jīng)濟上予以處罰,就難以收到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的效果。最后,罰金刑在有的情況下比沒收財產(chǎn)刑嚴厲,可以更加有效地打擊此類經(jīng)濟犯罪。眾所周知,我國《刑法》對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有沒收財產(chǎn)的規(guī)定,但這里所謂的沒收財產(chǎn)只是沒收犯罪人在裁判時個人所有財產(chǎn)的一部或者全部。如果犯罪人在裁判時只有很少的財產(chǎn)甚至根本就沒財產(chǎn),這時沒收財產(chǎn)刑對犯罪人來說根本上就是一紙空文,即便犯罪人刑滿釋放,回歸社會后有了自己的財產(chǎn)甚至是很多的財產(chǎn),但根據(jù)現(xiàn)行《刑法》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也無權對其追繳。而罰金刑卻不同,從我國《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可知,被判處罰金刑的犯罪人如果在裁判時財產(chǎn)很少財產(chǎn)或者沒財產(chǎn),以至罰金刑無法執(zhí)行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fā)現(xiàn)被執(zhí)行人有可以執(zhí)行的財產(chǎn)時,都有權予以追繳。因此,對此類在裁判時只有很少財產(chǎn)或者沒財產(chǎn)的職務犯罪人在附加罰金刑可使犯罪人隨時都想到犯此類犯罪是得不償失的,從而達到有效遏止此類犯罪的目的。

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視野中

職務犯罪之立法修訂

(一)犯罪圈之立法修訂

1、降低貪污罪構成標準。根據(jù)罪刑相適應原則,對犯罪分子決定刑罰,要根據(jù)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決定刑罰的輕重,且各法律條文之間對量刑的規(guī)定也要統(tǒng)一平衡,刑罰與犯罪之間應當保持內在的、對應的均衡關系,這既是刑事司法應遵守的原則,也是立法應遵循的原則。如前所述,貪污犯罪行為不但侵犯了公共財物的所有權,而且侵犯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社會危害性大于盜竊犯罪行為,故應降低貪污罪的量刑數(shù)額標準。筆者認為具體量刑數(shù)額,各地應分檔制定,即參照對盜竊罪數(shù)額認定標準規(guī)定量刑標準,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jù)本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在全國統(tǒng)一數(shù)額幅度內,研究制定本地區(qū)執(zhí)行貪污罪量刑的具體起點標準,并分別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同時,在確定量刑起點數(shù)額標準的基礎上,在全國統(tǒng)一數(shù)額幅度內,按照各地分檔制定的原則,再制定各自相應的其他量刑檔次。

2、放寬瀆職罪成立條件。瀆職罪的犯罪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在侵犯國家機關正常管理活動的過程中,還會帶來其他嚴重后果,如多數(shù)人員的傷亡或者重大公私財產(chǎn)的損失??梢哉f瀆職罪在很多情況下是一種不亞于諸如故意殺人、放火、爆毒等嚴重危及人身及社會公共安全的犯罪。然現(xiàn)行的職務犯罪立法模式既不利于遏制和打擊此類犯罪的發(fā)生,也不符合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更是有違從重從嚴打擊職務犯罪的刑事政策。因此,筆者認為為嚴格執(zhí)行從重從嚴打擊職務犯罪的刑事政策,首先應完善刑事立法,放寬職務犯罪的成立條件,凡職務犯罪其成立的標準應該比相似的非職務犯罪的標準寬松,同時在處罰上也應該更為嚴厲。

3、嚴密賄賂罪法網(wǎng)設置。 《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作為聯(lián)合國歷史上第一部全面指導國際反腐敗斗爭的全球性法律文件,《公約》不但在國際社會倡導了治理腐敗的科學理念和策略,更為國際社會反腐敗斗爭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指南和行動準則,是國際社會治理腐敗的法律基石。[4]既然我國已經(jīng)簽署并批準了《公約》,《公約》在中國的貫徹實施就應該見諸立法和司法行動。參照《公約》完善我國賄賂犯罪立法,既可以更新我國的反賄賂理念,完善我們的反賄賂機制,履行我們的條約義務,又可以使我國的反賄賂法網(wǎng)更加嚴密、科學、有效。筆者的具體建議是:第一,增設賄賂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罪;第二,借鑒《公約》對賄賂范圍的規(guī)定,將賄賂的法定含義擴大為一切“不正當好處”;第三,取消數(shù)額規(guī)定,代之以“情節(jié)嚴重”、“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規(guī)定;第四,取消行賄罪中的“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要件和受賄罪中的“為他人謀取利益”要件;第五,修改行賄罪的行為方式,在原來的“實際給予”賄賂一種行為方式之外,增加“許諾給予”和“提議給予”兩種行為方式。

(二)刑罰圈之立法修訂

1、廢止死刑

《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第2款中規(guī)定:“在未廢除死刑的國家,判處死刑只能是作為對最嚴重的罪行的懲罰”。①聯(lián)合國經(jīng)濟及社會理事會關于《保護面對死刑的人的權利的保障措施》進一步規(guī)定:“這應理解為最嚴重的罪行之范圍不應超出具有致命的或者其他極其嚴重之結果的故意犯罪?!敝劣谑裁词恰捌渌麡O其嚴重的后果”,聯(lián)合國經(jīng)濟與社會理事會秘書長在關于死刑的第六個五年報告《死刑與貫徹<保證面對死刑的人的權利的保障措施>》中對此闡述為:“致命的或其他極其嚴重的后果的含義傾向于暗示著這樣的犯罪應該是危及生命的犯罪。在這個意義上,危及生命是行為的一種極為可能的犯罪?!睂嵺`中,絕大多數(shù)國家或者地區(qū)已在經(jīng)濟犯罪領域全面廢除了死刑,我國如想融入國際社會,得到其他國家的尊重與進一步的交往也必須樹立尊重人的生命與價值的理念,故對包括職務犯罪的所有經(jīng)濟犯罪領域中廢除死刑已成我國目前之必然選擇。[5]

2、改造資格刑

筆者認為,資格刑應作如下改造:1)將現(xiàn)行的剝奪政治權利進行分解,以期能在對具體的職務犯罪人進行量刑時能作到罪刑相適;2)增加一些新的資格刑內容。從各國的刑事立法看,資格刑主要包括剝奪以下幾方面的權利:一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是擔任公職權;三是親權和其他民事權;四是特定職業(yè)權(或生產(chǎn)、經(jīng)營權);五是榮譽權。我國的刑法典可根據(jù)我國國情在資格刑中增加諸如剝奪從事特定職業(yè)與榮譽等的規(guī)定;3)增加對單位犯職務犯罪的資格刑。如針對一些國有單位在市場經(jīng)營活動中所犯的職務犯罪根據(jù)情節(jié)對單位分別并處或單處剝奪榮譽稱號、限制經(jīng)營范圍、予以強制解散等,對個體可并處禁止一定時期內從事經(jīng)營活動或擔任國有經(jīng)濟組織之管理人員等,以此動搖單位職務犯罪主體“利用職務之便”的行為基礎,從而有效預防單位職務犯罪主體的再次犯罪,尤其在對國有單位執(zhí)行罰金刑困難的情況下可使判決真正做到罪刑相適應,解決單位犯罪刑罰單一的弊端。此外,資格刑完善以后可以對罪行較輕的職務犯罪主體獨立適用資格刑或結合財產(chǎn)刑適用,使刑罰適用可選擇模式增多,有利于刑罰目的的充分實現(xiàn)。[6]

3、增設罰金刑

罰金刑不像自由刑那樣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它只對那些對剝奪金錢有較強感受力的人起作用;如前所述,對職務犯罪適用罰金刑,即從金錢上剝奪了犯罪人通過犯罪手段所獲得的不法利益,還是對犯罪人予以欲得反虧的懲罰,都具有重要意義。職務犯罪大多具有貪利性,國外許多國家在立法上普遍對貪利性職務犯罪規(guī)定了罰金刑。[7]筆者認為我國也應仿照其他國家對貪利性職務犯罪規(guī)定罰金刑。在立法上應堅持罪罰相當,利于執(zhí)行的原則,講究社會效果。重的貪賄性職務犯罪以判處自由刑為主,罰金數(shù)額可少,對輕的貪賄性職務犯罪可較多單處罰金、適用緩刑或并處罰金,罰金數(shù)額可相應增大??紤]到在有些情況下,沒收財產(chǎn)刑的嚴厲度還不如罰金刑,故在這種情況下犯職務犯罪的可規(guī)定沒收財產(chǎn)刑與罰金刑任選。

〔參考文獻〕

[1]釗作俊.死刑限制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2]劉光顯,周榮生.賄賂罪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

[3]裘正超.關于商業(yè)賄賂的罪名問題[J].政治與法律,1996,(4):57.

[4]楊宇冠.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述評[J].人民檢察,2004,(4):71.

[5]李衛(wèi)紅,王國宏.論商業(yè)賄賂犯罪[J].中外法學,1996,(2):27.

[6]儲槐植,梁根林.論刑法典分則修訂價值取向[J].中國法學,1997,(2):34.

[7]王禮仁.我國賄賂犯罪的立法現(xiàn)狀與完善[J].法學評論,1997,(1): 47.

(責任編輯:魏增產(chǎn))

Combination of Lenience and Strictness——Orient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of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Under the Harmonious Society Context

FENG Ren-qiang LI Yi-ming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of Hangzhou, 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 To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e and strictness in the process of crackdown on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in bui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 are some imbalance in the present legislation of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such as high standard of corruption crime, strict conditions of crime of dereliction of duty, etc. Therefore, some countermeasures must be carried out.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combination of lenience and strictness;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revision of legislation

猜你喜歡
寬嚴相濟職務犯罪和諧社會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恐怖犯罪的刑事政策的體現(xiàn)
試論我國刑法修改的幾個趨勢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fā)展策略分析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論完善農(nóng)村土地流轉制度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四川:評閱“打虎拍蠅”成效
關于地、縣級供電企業(yè)“預防職務犯罪加強對權力使用的制約”的幾點思考
榆樹支行積極開展廉政風險法制教育 建設預防職務犯罪長效機制
職務犯罪對策選擇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