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濤
我是一個有著37年軍齡的老兵了。幾個月前,如果你問我,參加的哪一次搶險救援行動最令人難忘,我可能會猶豫片刻。但在經歷了七天七夜的汶川抗震救災行動之后,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在汶川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生死大營救,那一首首感天動地的戰(zhàn)斗詩篇,那一個個絕境逢生的生命奇跡,都將成為我軍旅生涯中最難以忘懷的經歷。
臨危受命急速集結
“5·12”汶川大地震,使巴蜀大地山崩地裂,河川變色。從電視中轉播的畫面,看到數(shù)十個縣市區(qū)交通、通信中斷,無數(shù)村莊、建筑物被摧毀,數(shù)十萬鮮活的生命被埋壓在瓦礫中……我的心揪緊了,真想自己就在現(xiàn)場,能為他們做點什么。
5月14日凌晨1時,江西公安消防總隊黨委連夜召開緊急會議,迅速調集南昌、九江等7個支隊的200名官兵,組成江西消防抗震救災突擊隊趕赴四川災區(qū),并任命我為突擊隊總指揮。雖然是第一次接受這樣大規(guī)??鐓^(qū)域救援的任務,但此時此刻,已沒有任何可以退縮的理由,我毅然地接受了光榮而艱巨的使命。來不及和家人說更多告別的話語,甚至連換洗的衣服都沒有更多的準備,凌晨4時多,帶著4000多萬江西人民的重托,帶著4000多名江西消防官兵的期望,我和緊急集結起來的戰(zhàn)友們登上了直飛四川的包機。此時的南昌城沉睡在一片安詳當中。
不畏險阻勇赴前線
“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定要完成好這次任務?!比缥宜?,一到四川,我接受的任務就是迅速帶領部隊挺進地震重災區(qū)——震中汶川縣映秀鎮(zhèn)。14日下午,我和戰(zhàn)友們抵達了映秀鎮(zhèn)的外圍紫坪埔大壩,可是前往映秀鎮(zhèn)的主干道在地震中已被毀滅性破壞,只能走一條從山崖里開鑿出來的老路。而這條老路,一邊是陡峭突兀的山崖,一邊是洶涌湍急的岷江,路上塌方嚴重,險象環(huán)生,就連當?shù)氐拇迕穸疾桓易?,稱之為“死亡之路”,部隊如果強行進入,無疑將面臨巨大的危險。怎么辦?災區(qū)的群眾正迫切地等待著救援部隊!我們早一秒鐘到達災區(qū),受災群眾就多一分希望。我和突擊隊指揮部的幾名同志經研究后果斷下令:全隊徒步前進,就是爬也要爬到映秀鎮(zhèn)!
為了能多帶裝備器材,官兵們扔掉了隨身攜帶的睡袋、帳篷,把食物、藥品、水也減少到最低限度。即使這樣,我們每個人的平均負重仍在100斤以上。急行軍不久,有的官兵腳底就磨出了血泡,肩上也壓出了血印,但沒有一個人叫苦,沒有一個人退縮。有的大件器材每前進一步,都需要五六名官兵一起努力,大家輪流上陣、互相鼓勵。我也背著背包走在隊伍的前面給戰(zhàn)士們鼓勁。有戰(zhàn)士走過來想幫我,我對他們說:“我參加搶險救援戰(zhàn)斗的機會可是越來越少了,這樣的經歷,我決不會放棄?!?/p>
天黑了下來,大家打開消防頭盔上的照明燈在山崖上繼續(xù)摸索前進。15日凌晨零時40分,突然一陣強烈的余震襲來,山上的飛石就從我身邊滾落而下,發(fā)出巨大的聲響,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但我們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向前,向前,再向前。經過近17個小時的艱難行軍,下午3時,我和戰(zhàn)友們終于到達了映秀鎮(zhèn),成為最早進入映秀鎮(zhèn)實施救援的部隊之一。
共克時艱生死營救
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但眼前的災情還是比預想的要糟。通信中斷、道路中斷、余震不斷,山體倒塌、建筑倒塌、2000多人被埋壓……奔走一夜的官兵們都非常疲憊,但眼前的慘狀使大家都坐不住了。早一點使用生命探測儀等裝備,就能早一點搜救到被困群眾,就能多挽救一條生命。沒有片刻的休整,甚至沒有工夫坐下來喘口氣,我們就投入了緊張的救援當中。
16日7時40分,我們接到群眾報警:還有一名活著的婦女被埋在倒塌的居民樓里,急需救援!險情就是命令!我立即帶領官兵們趕到現(xiàn)場,只見一位30多歲的婦女被深埋在倒塌的居民樓廢墟下,她的脖子和胸部都被木柱壓著,剩下的3層樓也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
為了確保被埋婦女不受到二次損傷,我決定實施人工救援。官兵們用小鋸條將木柱一點點地鋸斷,再用手指一點一點將木屑摳出來……迅即,鮮血滲滿了官兵們的指尖,染紅了官兵們的手套,但一雙雙染血的手卻一點一點頑強地向被埋婦女靠近……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救援在緊張地進行。下午2時30分,正當大家離希望越來越近時,突然連續(xù)發(fā)生強烈余震,危樓晃動了幾下,把剛剛就要打通的“生命通道”又堵住了。我們也幾次跌倒在瓦礫上,又幾次爬起來繼續(xù)救援。余震還在繼續(xù),傾斜的大樓隨時可能垮塌,我的心也是一陣緊似一陣。作為指揮員的我一再提醒戰(zhàn)士們一定要注意自我安全,但參加救援的官兵卻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只要我們在,就一定要把她救出來……那一刻,我禁不住熱淚盈眶:如此的大難,國之殤;如此的官兵,民之幸。
危急時刻,我們沒有停下救援,反而加快了救援的速度,終于靠雙手打通了一條“生命通道”。戰(zhàn)士們一次次爬過狹窄的通道鉆入樓內,然后用木棍做好支撐,再慢慢清除被困婦女身邊的障礙。傍晚7時50分,這位被困達104個小時的婦女——陳晏,終于從死亡線上被救了出來。此時,陳晏的親人激動地朝我和戰(zhàn)友們跪下,我趕緊向前托住他們,并為之深深震撼,那是何等的珍貴而質樸,那又是災區(qū)人民對我們消防部隊何等的信任與敬仰。親人的喜極而跪,消防官兵的振臂吶喊,彌漫著感人的親情,散發(fā)著人性的光輝!
在災區(qū),消防官兵橙色的戰(zhàn)袍就成了生命希望的象征。無論在城鎮(zhèn),還是在鄉(xiāng)村,哪里有危險,哪里就可以看到我們閃爍的橙色,到處都可以看到我們搜救生命的身影。在緊急救援的七天七夜里,我們的救援條件卻異常艱苦。剛進映秀鎮(zhèn)的時候,我們曾經連續(xù)三天沒吃過一粒米,每50名官兵只能分到一瓶礦泉水。但大家忍著極度的饑餓,仍然在忘我地搜救。大家平均每天只能休息5~6個小時,最長連續(xù)奮戰(zhàn)時間達到48小時。夜深了,我們只能靠在河灘的沙堆上打個盹,或是用木棍和塑料布搭起一些簡易窩棚解決睡覺問題。盡管我們的體力都已經嚴重透支,有的戰(zhàn)士累得腰都彎不下,有的戰(zhàn)士吃著東西就睡著了,然而只要聽到生命的呼喚,我們立刻又精神抖擻地投入戰(zhàn)斗。
102個小時、104個小時、118個小時、146個小時……生命奇跡在我們“不拋棄、不放棄”的堅定信念下不斷延續(xù)。5月18日,雖然距離“生命營救的72小時黃金期”已過去了3天,但只要有一線生機,就要進行百分百的努力,我們仍然堅持利用生命探測儀在廢墟中進行一遍又一遍的搜尋,終于又發(fā)現(xiàn)了一名在廢墟中仍有微弱呼吸的幸存者。經過7個多小時的奮力營救,15時50分,被埋廢墟下整整146個小時的沈培云被救出來。那一刻,沈培云的親屬哭了,周圍的群眾哭了,我和我的戰(zhàn)友們都哭了。營救者不拋棄,被困者不放棄,無論多大的災難,無論多么艱苦的環(huán)境,堅強會讓我們戰(zhàn)勝一切。
就是憑著這樣一股不怕犧牲,不怕疲勞,不畏艱險的大無畏英雄主義氣概,我們的突擊隊員與自然災害搶時間,挑戰(zhàn)生命極限,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以自己的赤膽忠誠鑄就了警徽的輝煌。七天七夜艱苦卓絕的救援,我們搜尋面積達137400平方米,成功營救幸存者7人,清理遇難者遺體58具,轉移群眾267人,轉移物資21.3噸,圓滿完成了赴汶川抗震救災的任務,得到了胡錦濤總書記、公安部劉金國副部長、公安部消防局郭鐵男局長等領導和災區(qū)人民的充分肯定。
軍民魚水警民一家
在汶川的日日夜夜,同樣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有災區(qū)人民對消防部隊深情的“大愛”。已經連續(xù)三天沒吃上一粒米的我們,萬般無奈下,派出3名戰(zhàn)士到附近的山村去看看情況。在離駐地十多里的一個村子,一位姓李的村民得知我們的情況后,立刻就把家里并不多的大米勻出50多斤給我們,并且說什么也不肯收錢。在戰(zhàn)士的一再堅持下,他才勉強收下了200元錢。臨走時,他突然說還要摘一些自己種的包菜和土豆讓戰(zhàn)士們帶上。等戰(zhàn)士們回來做飯時才發(fā)現(xiàn),這位姓李的村民把200元錢藏在包菜里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那一刻,我和戰(zhàn)友們的心頭都暖暖的。
5月20日,我們即將離開四川,大家提議向災區(qū)人民捐款,官兵們把身上僅有的錢都拿了出來。我代表江西消防抗震救災突擊隊將大家捐獻的12161元錢、33頂帳篷、19床棉被、97床睡袋、26箱食品送到災區(qū)人民手中,完成了我們在汶川抗震救災的最后一項任務。
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帶給了我們無盡的悲傷;而一幕幕患難之中的警民魚水深情,又讓我們看到了什么是人間大愛!消防官兵視災區(qū)為故鄉(xiāng),視災區(qū)人民為父母,也正是這種感情才讓鐵骨錚錚的漢子們?yōu)橛H人遭受災難而淚流滿面。在災區(qū),消防官兵與父老鄉(xiāng)親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軍民的心交融在一起。天災無情,人有情!
5月21日,我和戰(zhàn)友們坐上了返回南昌的飛機。我在心中默默祈禱:愿汶川明天更美好!
責任編輯:王文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