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濤
在高考和平時考試中,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個問題—跑題。雖然在日常訓練中都會把審題當作重中之重,但為何一到考試總有跑題現(xiàn)象的發(fā)生?現(xiàn)在就讓我們從作文者的心理角度出發(fā),去剖析一下審題失誤的原因。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里住著一位樵夫,有一天,他到城里去賣柴,回家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房子起火了。鄰居們都來救火,但是因為風勢過大,一群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火吞噬了整棟房屋。
當大火終于滅了的時候,只見樵夫拿了一根棍子,跑進倒塌的屋里不斷地翻找。過了半晌,樵夫興奮地叫著:“我找到了!我找到了!”鄰居發(fā)現(xiàn)樵夫手里捧著的是一把砍柴的斧頭。
請你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但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是一種最近兩年流行起來的作文形式,有人稱它為“新材料作文”。作文題由一個材料和題下要求兩部分組成。寫作文的第一步是審題,審題的第一步是先審材料。
這個作文材料的核心是那把“斧頭”,斧頭和樵夫的關(guān)系是思考的重點,斧頭是樵夫賴以生存的根本,對樵夫來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東西。所以,抓住這個主要矛盾而引發(fā)出的觀點才算正確。
本來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同學們的想法卻五花八門,甚至有些離奇?,F(xiàn)在對幾種典型的失誤作一下分析。
學生A:我看到材料中的樵夫,房子被大火燒了,沒有悲傷,沒有灰心,找到斧頭還很高興。于是我就由此想到,人也應該像樵夫一樣,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進而以此立意。
心理剖析:這個學生失誤在只看到現(xiàn)象,沒看到本質(zhì)。樵夫確實沒有悲觀,而是對未來充滿信心,但這個意思只是表象。我們應該進一步順著材料的意思去發(fā)現(xiàn)本質(zhì):樵夫為什么高興?因為對一個樵夫來說最根本的東西還在,這就意味著希望還在。
應對策略:分析問題不要淺嘗輒止,要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
學生B:我看到材料中,樵夫找到斧頭很高興,他以后又可以砍柴了。我還接著想,他這樣一個勁兒的砍柴,遲早要把山上的樹砍光的,又想到自己的作文水平不高,于是想搞點創(chuàng)新,好與眾不同。再結(jié)合現(xiàn)在很流行的環(huán)保話題,寫一寫保護環(huán)境,那不是平時老師強調(diào)的更有現(xiàn)實意義嗎?于是我就寫了《不要亂砍濫伐》這篇文章。
心理剖析:這個同學為了與眾不同,沖出材料的中心意思,離奇地延伸出了環(huán)保話題。
應對策略:寫文章可以注意創(chuàng)新,但前提是在寫作要求范圍內(nèi),在作文材料所指明的軌道上。不能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
學生C:樵夫的房子沒了,但他還有斧頭,對于一個以打柴為生的樵夫來說,斧頭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的一切。有了斧頭,他還可以重建家園。這是他不幸中的萬幸,為此我想到了“福禍相生”,又進一步聯(lián)系到了“得與失”這個話題。于是我就寫了“不要計較得失。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這個主題。
心理剖析:這個學生的思維屬于“誤入歧途”,曲解了題意。通過這個同學的思維過程,可以看出他的想象力比較豐富。但這對他的跑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學時代正是想象力最豐富,最容易幻想的階段,一旦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就有“肆意”遨游的傾向。此時,瞻前不顧后是他們共同的心理特征。
應對策略:想象與聯(lián)想是寫作的先決條件,好好把握這種能力,只有讓它在作文材料的寫作指向上發(fā)揮作用,寫文章才能游刃有余。
學生D:樵夫每天以打柴為生,山里的綠色也隨著他一次次揮動斧頭而日漸減少。最終,一場大火把他的房子化為灰燼。古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边@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可以說,他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然而,大火撲滅后,他又拿起了斧頭,他對自己的錯誤沒有絲毫的反省。故我立意為“人貴在知錯能改”,提倡人們要時刻反省自己,只有“三省吾身”才能有所成就。
心理剖析:這個學生失誤在于拋開材料,另起爐灶。他只讀了材料的開頭,就徹底拋開了材料,主觀臆斷出:樵夫砍樹的行為屬于作惡多端,根本沒有繼續(xù)注意材料后文的內(nèi)容。
應對策略:審題時,首先通讀材料,先不要急于下判斷,以免先入為主的判斷形成定勢,最終影響對材料主旨的把握。我們要待讀完材料后,再整體把握題旨。
學生E:樵夫的工作就是砍柴,房子燒了,他沒有悲傷,而是拿了棍子,在灰燼中找,原來是找自己的斧頭,說明樵夫?qū)巢竦膶W?,也是對自己工作的?zhí)著,這令我感觸很深。于是我寫了“人要做好本職工作”。
心理剖析:這個學生看問題的方式屬于“瞎子摸象”。
所犯錯誤是所有審題失誤中最普遍的。樵夫確實很執(zhí)著,房子都沒有了,卻沒忘找自己的斧頭。但這在整個材料中卻屬于一個點,一個次要方面。從這個次要方面去延伸思維,無疑是錯誤的。
應對策略:分析問題要全面,全面就是想問題、看事物不只看一部分,應該看整體。材料作文中,審題要著眼于材料的整體,不能瞎子摸象。雖然材料可以多角度立意,但無論選哪個角度,都必須建立在把握材料的整體內(nèi)涵的基礎上。所以審題時不能只抓住材料的次要方面,更不能只抓住支言片語,而是應該從材料的整體內(nèi)涵、中心意思出發(fā)去構(gòu)思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