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 妮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發(fā)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短期內正面臨下行風險,出現(xiàn)全球性衰退的概率為25%。展望2008年,因美國經濟可能出現(xiàn)輕度衰退,全球經濟將面臨五大風險。
風險之一:次貸危機開始深化并擴散
IMF認為,一方面,次貸危機的影響將可能更廣、更深、更持久。目前危機正從次貸領域向優(yōu)質房貸、消費信貸、公司信貸等領域蔓延,并很可能演變成全面的信貸緊縮,拖累宏觀經濟。另一方面,次貸危機有從美國向其他國家擴散的可能。一些房價偏高、企業(yè)和個人資產狀況偏緊的發(fā)達國家以及嚴重依賴外資拉動國內投資的新興經濟體將面臨較高風險。預計源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全球金融動蕩將造成近萬億美元損失。
風險之二:美經濟衰退將拖累全球
經濟衰退將帶來美國國內需求下降,使全球貿易出現(xiàn)萎縮,預計日本、歐盟和一些亞洲經濟體的出口將受到嚴重影響。此外,美國為應對危機不斷降息,將導致全球宏觀調控政策、各國間貨幣政策產生沖突。
風險之三:糧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劇通貨膨脹壓力
由于全球經濟風險加劇,大宗商品市場熱錢涌動,投資組合變動和資金無序流動增加,帶動食品和能源價格出現(xiàn)上漲,給全球通脹和金融形勢帶來了更大壓力。對新興經濟體而言,通脹是目前經濟的最大威脅,可能比應對美國金融動蕩和全球經濟放緩挑戰(zhàn)更大。由于很多新興經濟體此前經歷了長達數(shù)年的經濟快速增長,過剩產能已被充分利用,資源供給壓力陡增,食品和燃料價格上漲將導致這些國家普遍面臨很重的通脹風險。
風險之四:貿易保護主義或升溫
美國正值大選年并發(fā)生經濟減速,歐盟貿易赤字持續(xù)擴大加上產業(yè)轉移等因素,發(fā)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情緒升溫,貿易沖突可能性增加,并將使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難以推進。從歷史經驗來看,每當全球經濟出現(xiàn)問題,貿易保護主義總會抬頭。
去年底《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廣播公司電視臺所作的聯(lián)合民調顯示,58%的美國人認為全球化對美國不利。今年2月份,美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希拉里和奧巴馬都認為:若民主黨人當選總統(tǒng),應考慮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xié)定??梢娔壳敖洕翊庵髁x、貿易保護等已成為美國大選的熱門關鍵詞。
風險之五:新興經濟體將受影響
雖然近年來新興經濟體對發(fā)達國家經濟的依賴性有所降低,但還不具備很強的獨立性,亞洲仍依賴歐美的最終產品市場。因此,隨著美歐金融風險外溢和經濟減速,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將面臨很不確定的前景。預計今年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將由去年的9.7%降至8.2%,中國和印度今年經濟增長率將放緩至9.3%和7.9%。
專家看法: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對亞洲的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區(qū)主管戴維·伯頓(David Burton) 近日在《經濟學家》上撰文,闡述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看法,并分析亞洲經濟的前景,他認為:
亞洲經濟前景整體仍然較好
伯頓表示,種種跡象表明,次貸危機正在向其他金融資產和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qū)蔓延。但對大多數(shù)亞洲經濟體來說,次貸危機仍然有些遙遠。亞洲的經濟增長仍然強勁,亞洲各國金融機構也未遭遇其歐美同業(yè)類似的厄運。許多亞洲國家持有大量外匯儲備,其宏觀經濟結構和金融市場狀況已不像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時那么脆弱。一旦真的出現(xiàn)全球性衰退,亞洲也已積累了一定的應對經驗與手段。IMF在其4月份發(fā)布的《亞太地區(qū)經濟展望》中也指出,過去15年來,美國經濟對亞洲經濟的推動作用比較溫和,大概的比率是,美國經濟衰退1個百分點,將拖累亞洲經濟放緩0.25至0.5個百分點。
2008年,對亞洲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
首先,過去十多年來,亞洲各國比較成功地實施了出口多元化戰(zhàn)略,但是亞洲的對美國出口依存度以及金融市場與美國的融合度,都遠遠超過了以往,亞洲與美國之間的經濟周期也越來越趨向一致。因此,一旦美國發(fā)生嚴重衰退,亞洲很難完全不受影響。不過一個有利的因素是,亞洲向非傳統(tǒng)貿易伙伴如中東和拉美市場的出口增長,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對美國市場出口的縮減。目前,亞洲向歐美地區(qū)的出口和電子產品加工業(yè)正在回軟,零售業(yè)數(shù)據(jù)也不容樂觀,這一局面很令人擔憂。
第二,盡管目前亞洲金融機構涉及次貸相對較少、金融市場較穩(wěn)定,但隨著全球金融環(huán)境的進一步惡化,亞洲金融市場勢必會受影響,主要是資金成本上升、投資者信心下降以及全球資金流動的不確定性增大。在最壞的情況下,美國的金融動蕩會沖擊亞洲,拖累亞洲的增長。第三,通脹壓力正在亞洲抬頭,由食品和商品價格上漲引發(fā)的核心通脹,將給更多商品帶來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