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霞
【摘要】《藥》這篇小說,透視著魯迅先生對中國社會的深沉思考。本文通過對作品中“洋錢”、“烏鴉”、“饅頭”、“花環(huán)”、“生活用品”幾個意象的分析,更深入地體味這篇小說的內(nèi)涵,更深刻地體會魯迅先生的創(chuàng)作意圖。
【關(guān)鍵詞】《藥》;意象描寫
《藥》是魯迅先生1919年創(chuàng)作的一部短篇小說,作品通過華、夏兩家的悲劇,揭示了中國社會當時的病苦,引起了人們高度的“藥救”的注意。在這篇小說中,魯迅先生成功地描寫了幾個意象,極大地增強了小說的內(nèi)涵和藝術(shù)感染力。
一、洋錢
文中多處描寫到了洋錢,它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烘托環(huán)境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
這一包洋錢,是華家多少年心血的積累啊!如今,他們要用這一包洋錢來購取他們一家的幸福,所以這一包洋錢收藏得那么嚴實,要掏半天才掏出來;這一包洋錢,是那樣難得,所以接這包洋錢的手是抖抖的,裝入衣袋后又唯恐裝得不牢靠,所以又在外面按了兩下,“抖抖的裝”“按了兩下”,寫華老栓萬分在意錢、珍惜錢,精心裝好、藏好,在華老栓的眼中,此時的錢就是兒子的命。
2.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
“摸出洋錢,抖抖的”寫出了老栓對錢珍惜及面對劊子手時驚懼的神態(tài),表現(xiàn)了老栓膽小、老實的性格。
3.“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zhuǎn)身去了。
這兩處是描寫劊子手對錢的態(tài)度,劊子手的一個“交錢”,寫出了劊子手無恥地用革命者的鮮血進行的買賣交易,而它的著眼點在錢上。“抓過洋錢”,表現(xiàn)了劊子手對金錢的強烈占有欲,“捏一捏”,刻畫了劊子手對金錢占有后的滿足感,一個“抓”,一個“捏”,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劊子手的兇殘、貪婪的性格特征。
4.第二是夏三爺賞了二十五兩雪白的銀子,獨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夏三爺為了二十五兩銀子,不惜出賣侄子的性命,夏三爺丑惡的嘴臉立刻躍然紙上,而康大叔在敘述時用“雪白”來形容銀子,對金錢的貪婪可見一斑。
二、烏鴉
文中共有兩處對烏鴉的描寫,烏鴉出現(xiàn)的地點是在墳場上。一處是“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绷硪惶幨恰昂雎牭帽澈蟆畣 囊宦暣蠼?,兩個人都竦然的回過頭,只見那烏鴉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著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睘貘f的出現(xiàn)對本文來說主要有兩個作用:
1.增強了小說陰冷的氛圍。
烏鴉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是一種兇兆的象征。它出現(xiàn)在墳場上,和墳場上的枯草、寒風、層層疊疊的墳墓以及那若有若無的聲息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了凄涼的氛圍,尤其是小說最后烏鴉“啞——”的一聲大叫,更是營造出一種陰森恐怖的小說氛圍。
2.預示著夏四奶奶迷信思想的破產(chǎn)。
夏四奶奶祈愿烏鴉飛上墳頂,以驗證兒子是冤枉的。當她離開墳場時,作者著力地寫烏鴉是飛向天空,而不是飛向夏瑜的墳墓,所以先寫烏鴉飛前的叫聲,“啞——”的一聲大叫,令人恐懼、吃驚;再寫烏鴉飛前的動作,“張開兩翅,一挫身”;而后寫飛的方向,不是夏瑜的墳墓,而是“遠處的天空”,并且速度之快,“箭也似的”飛去了,隨著烏鴉的飛去,夏四奶奶那種夢幻般的祈愿也就徹徹底底的破滅了,作者用工筆重彩來描寫這烏鴉,揭示了夏四奶奶的愚昧,那種在夢幻中的追求最終是要破滅的。
三、饅頭
文中的饅頭一種是華老栓為兒子買的治病的藥——人血饅頭,它寄寓著華家的全部希望。另一種是叢冢:“路的左邊,都埋著死刑和瘐斃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叢冢。兩面都已埋到層層疊疊,宛然闊人家里祝壽時候的饅頭。”把窮人死亡后的墳墓比喻成闊人幸福和快樂的祝壽的饅頭,兩相對比,說明正是千千萬萬的夏瑜和華小栓們的死,造就了闊人們的幸福生活。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闊人們的幸福和快樂是建立在窮人的痛苦和死亡的基礎(chǔ)上的。
花掉華老栓一家一輩子血汗和寄寓著華家全部希望的“人血饅頭”,是生的希望,但他最終也沒能救治小栓的病。蘸滿革命者鮮血的“人血饅頭”,是革命者夏瑜被殺害的見證;“叢冢饅頭”也是封建統(tǒng)治者殘酷殺害革命者和剝削窮人們的見證。作者把“人血饅頭”鮮紅的色彩與“叢冢饅頭”沉沉的死寂的色彩重疊在一起,就和題目《藥》的多重意蘊相吻合。
四、花環(huán)
夏瑜墳上的花環(huán)是小說中的唯一的一點亮色?!胺置饔幸蝗ò椎脑挘瑖羌鈭A的墳頂……花也不很多,圓圓的排成一個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齊?!?/p>
這些花“沒有根,不想自己開的”,顯然是人為的,是人放上去的,會是誰放上去的呢?“孩子不回來玩”,“親戚本家早不來了”,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夏瑜的戰(zhàn)友或同情者來獻上花環(huán)寄托哀思的。這表明夏瑜并沒有被所有的人遺忘,還是有人在懷念著他,從而使作品增添了“亮色”。
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寫到:“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而自己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huán)。”之所以說是“平空添上”,一是在那時還沒有以花環(huán)的方式來紀念死者的習俗;二是作者在小說的前面沒有寫夏瑜的戰(zhàn)友,也無伏筆,因而說是“平空”。
五、生活用品
1.燈盞和夾被
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著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
華大媽候他喘氣平靜,才輕輕的給他蓋上了滿幅補丁的夾被。
燈盞“遍身油膩”,說明燈盞使用的時間較長,較為破舊,而華老栓夫婦又整日操勞,沒有多少閑暇去料理、擦洗,可見華家生活的貧困和勞動的艱辛。夾被“滿幅補丁”,更是老栓一家貧困生活的見證和縮影。
2.茶桌和茶壺
一排排的茶桌,滑溜溜的發(fā)光。
老栓也忙了,提著大銅壺,一趟一趟的給客人沖茶。
和燈盞的遍身油膩不同,茶桌卻是“滑溜溜的發(fā)光”,這是因為茶桌是他們謀生的工具,為了招攬生意,則必然是擦得干干凈凈,滑溜溜的發(fā)著光;同樣是謀生工具的大銅壺,作者雖然沒有具體描寫到它的形象,但它肯定也是干干凈凈、明亮的發(fā)著光。
總之,《藥》這篇小說,透視著魯迅先生對中國社會深沉的思考,通過對作品中頗費心思的幾個意象的分析,我們可以更深入地體味這篇小說的內(nèi)涵,也能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