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后》
中文片名:《明日之后》又名《后天》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導演:羅蘭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領(lǐng)銜主演: 丹尼斯·奎德 杰克·吉倫荷
發(fā)行公司:二十世紀??怂褂捌?/p>
中影發(fā)行集團公司華夏電影發(fā)行公司
上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全球同步上映)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冰河世紀,讓恐龍全面滅絕;如果新冰河世紀來臨,人類會在哪里?電影《后天》為喚起世界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的重視,針對全球著名地標設(shè)計了一系列相關(guān)冰凍圖像,顯示氣候?qū)θ祟惖耐{的急迫性與全面性。
影片講述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全片匯集了大量頂尖特效,由于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自由女神像、埃菲爾鐵塔、倫敦大笨鐘都將被凍成冰柱,場面極為壯觀。當然除了鋪天蓋地的自然威脅之外,也將細密交織父子及男女之間刻骨銘心的動人情感。
《后天》最大的看點就是那些精彩的自然災難畫面,它力圖展現(xiàn)和說明的是:如果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勢必會引發(fā)全球范圍內(nèi)的重大災難,這無疑是一個有著十分現(xiàn)實危機感的大背景。
《地球停轉(zhuǎn)之日》:警戒地球滅亡
??怂菇衲瓿銎返摹兜厍蛲^D(zhuǎn)之日》翻拍自1951年的同名科幻電影,是上世紀最早的以外星人為題材的科幻片之一,并被英國科幻泰斗阿瑟·克拉克列為“有史以來最佳九部科幻片”中的第七名。
新版本的《地球停轉(zhuǎn)之日》更多的在談?wù)摗碍h(huán)?!薄T诮邮苡浾卟稍L時基努·里維斯談到,原作因為誕生于冷戰(zhàn)與核彈危機的時期,克拉圖來到地球,告誡大家停止暴力行徑。如果人類自己做不到這一點,那么外星人將終止地球上的一切武力。 “這是那個年代的電影說法。而我現(xiàn)在參演的新版本,將更多談及人類違背大自然,而不是原作涉及的人類之間的斗爭。我扮演的克拉圖會證明假如地球滅亡,你也會死去。假如你逝去,地球?qū)⒋婊睢N沂堑厍虻呐笥??!?
《11個小時》:關(guān)注全球變暖
如果說地球滅亡值得深思,那么《11個小時》會告訴大家“行動起來,不要袖手旁觀”。
《11個小時》是萊昂納多2005年就開始籌拍的一部環(huán)保題材紀錄片,曾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上舉行全球首映式。該片向人們展示了目前地球面臨的許多令人沮喪的問題,同時提出了解救方法。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在內(nèi)的多位名人也在影片中客串,解釋人類給地球帶來的傷害以及平常人可以采取的補救措施。
“制作一部關(guān)于世界末日題材的影片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難事,但重要的是人們離開影院時能意識到他們有責任保護環(huán)境,然后做出一個簡單選擇,那就是行動起來?!钡峡ㄆ绽飱W倡議。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迪卡普里奧是個徹底的環(huán)保執(zhí)行者。他住在一個由太陽能提供能量的房子里,外出時開著一輛混合動力汽車。他表示:“為了減少碳釋放,我總是買一些低功率電燈泡和器械,它們都不貴?!边@位演員說:“生活中使用‘無成本方法是對關(guān)心環(huán)境問題的政治家的支持?!?/p>
馬克的鸚鵡
第一次聽說舊金山鬧市生活著這群鸚鵡是通過一部紀錄片——《電報山上的野生鸚鵡》。電影拍攝于2003年,講的是一位中年無業(yè)的普通男人馬克,就住在這空地不遠處的小公寓里,突然發(fā)現(xiàn)了這群不知道哪里來的野生鸚鵡,慢慢開始喂它們,一點點觀察、了解其生活習性,甚至成為意想不到的朋友的過程。馬克年輕的時候想當個搖滾歌手,年近半百了也沒能成功,人還有點害羞,一把年紀了仍孤家寡人一個,又沒什么正經(jīng)工作,去小咖啡館吃個早飯都很拮據(jù)。這個有點自閉的內(nèi)向男人留著大胡子,乍一看讓人想起來荷西。三毛也說過,留大胡子的男人們都很害羞,他們把胡子當成籬笆,仿佛躲在胡子后面就能安全匿藏起來一樣。我不知道這個總結(jié)是否放之四海而皆準,但用在馬克身上倒真合適。這個家伙與人交往起來笨嘴笨舌,但面對這些不會說話的鸚鵡們卻像個小孩子一樣活潑。他給常來吃東西的鸚鵡們都起了名字,電影花了相當時間重點講述了幾只特征明顯的鸚鵡,比如頭頂藍色羽毛憂郁而孤獨的老鳥“康納”,獨自撫養(yǎng)三只小鸚鵡的鸚鵡爸爸“普希金”,年輕的鸚鵡愛侶“畢加索”和“蘇菲”等等。
紀錄片中有一位路過的游客不相信這些鸚鵡是野生的,因為這些鸚鵡一點都不怕馬克,它們站在馬克的頭上肩上,從馬克的手里銜瓜子吃。馬克觀察它們,記錄它們的習性,試圖了解它們?nèi)绾卧阡摻钏嗟某鞘袇擦种猩?,如果有一兩只生病受傷,馬克還偶爾把它們帶回自己家徒四壁的小公寓里療傷。其中一只叫做Mingus的紅頂綠鸚鵡干脆就不愿走了,它最喜歡聽馬克彈吉他唱歌,邊聽還邊搖頭晃腦傻乎乎的隨著旋律跳舞。
馬克在電報山上住了五年,也觀察這群野生鸚鵡觀察了五年。誰也不知道這種南美洲的美麗小鳥,究竟怎么來到舊金山并安家落戶于電報山的。不過有一點馬克很清楚,他知道這些小鳥和我們一樣也具有情感,它們也怕受傷,怕死亡,還怕孤獨。鏡頭里這個戴著厚鏡片大框眼鏡留著大胡子的靦腆男人笑得那么真摯又羞澀,瞇著眼睛任憑Mingus在他腦袋上亂跳,彎著脖子啄他的眼鏡??吹竭@里,我完全沒辦法不愛上這群生動又頑強的小家伙們,完全沒辦法不喜歡上馬克,他們是那么的趣味盎然,又是那么的樸素真實,誰說鋼筋叢林的都市冷酷無情?
盡管是紀錄片,后面發(fā)生的情節(jié)卻如同劇情片一般曲折,我隨著馬克為這群漂亮的野生鸚鵡們而歡欣,又為離別而留下悲傷的淚水,還為意料之外的結(jié)局又驚又喜。每每想到在我生活的這個城市里還有如此溫暖溫馨的人們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要微笑,想沿著馬克曾經(jīng)每日上下的木頭臺階慢慢地爬上電報山,時不時地停下來聞聞小徑路邊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坐在空無一人的石凳上等夜幕慢慢降臨。如果運氣好,說不定還能看到那群大聲歡叫著飛過的野生鸚鵡們。我會抬起頭仰望它們在又高又直的紅松樹叢里跳來跳去,看他們在紫玉蘭的花枝上相互梳理油亮的翠綠羽毛,甚至為他們攀搶小紅漿果又咬又踢的打架而笑出聲來。我知道它們也怕受傷,怕死亡,我知道它們也懼怕孤獨,它們也會向往一種誠摯的溫暖,就如同我們每個人一樣。
(原載《電影世界》2008年第四期,本刊略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