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國
摘 要 實驗是生物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本文結合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的體會,淺談在實驗教學中常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進一步深化對高中新課改理念的理解,以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 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問題 解決辦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B
高中是培養(yǎng)學生成才的重要階段,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因此,對于生物學教學來說實驗課的教學便顯得尤為重要。針對這種情況,本文重點闡述在高中生物課實驗教學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并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1 教材中部分實驗題目取舍的問題
通常教材是面向全國統(tǒng)編的,由于學校的實驗儀器及相關藥品、實驗材料、當?shù)氐牡乩砦恢谩夂虻确矫娴南拗?,教材中的一些實驗題目是完不成的,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驗證理論、鍛煉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就要求教師在學期前有的放矢地進行統(tǒng)籌安排,根據(jù)學?,F(xiàn)有儀器設備、藥品情況及當?shù)氐膶嶋H情況,安排學期的實驗題目,準備實驗。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自己設計一些實驗題目充實到實驗教學中去,以保證教學的需要和學生學習的需要。
2 實驗材料選用的問題
生物課在選用實驗材料上既要考慮經濟和來源,又要兼顧實驗效果等情況。例如,在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由于洋蔥比較常見,價格又比較便宜,故此被選入一些教材的實驗材料,但洋蔥染色體(16條)比較小,數(shù)目較多,所以觀察效果不明顯,針對這些特點在教學中通??刹捎靡恍┤旧w個體大、數(shù)目較少植物作為實驗材料。因此,有條件的學??梢圆捎眯Q豆(12條染色體)作為有絲分裂的實驗材料,實驗效果會更好些。
3 實驗內容與授課時間的矛盾問題
在實驗課的教學中難免會碰到實驗課所需要的實驗材料不能在當時獲得,這些實驗有的卻是生物學的基礎實驗,如果放棄不做將會造成很大損失,所以為了完成實驗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必須在前一年或前幾個月、提前幾天把實驗材料取到、處理、保存,備用。比如,在做選修Ⅰ“花藥離體培養(yǎng)”實驗時,采用月季作為實驗材料,由于一些地方實驗時間和季節(jié)的矛盾,我們只好提前半年取實驗用的月季雄性花序的花藥,經過處理、備用。另外,有的實驗周期較長,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調整了實驗的前后順序,這樣就保證了各個實驗的順利進行。比如,在做腐乳制作的實驗中,整個實驗過程很費時,況且毛霉的生長、加鹽腌制和配置鹵湯都需要時間,所以,這些工作可以提前進行。這樣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我們才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4 學生實驗能力參差不齊問題的解決
由于不同學校在初中階段對生物學實驗的重視程度不同,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實驗能力的很大差別,面對這些實際情況,如何保證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培養(yǎng)獨立動手實驗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采用了較為靈活的教學方式,不同的情況不同對待,不同的水平不同要求;這樣,那些能力差的學生不但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那些能力強的學生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在教學中讓實驗能力強的學生和實驗能力差的學生組成實驗小組,這樣,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傳-幫-帶”的學習氛圍。另外,有時在學生動手做實驗之前教師采用先做演示實驗的方式,邊做實驗邊講解,這種方法對于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行為效果也很明顯。
5 鎮(zhèn)屬高中實驗師資力量薄弱問題的解決
對于實驗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鎮(zhèn)屬高中學校來說,開展實驗教學是個難題。鎮(zhèn)屬高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選擇學校現(xiàn)有條件下能開展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同時也能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一些有利于學生今后開展生產實踐的生物技術實驗內容。如“果酒、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根據(jù)地方的生產特點開展相應的實驗課程,如讓學生參加開展諸如無土栽培、食用菌的培養(yǎng)和果樹嫁接技術等生物技術實驗。這樣,不僅可以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能充分體現(xiàn)“理論和生活實踐相結合”的新課程理念。
總之,在高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本文也沒能一一提及,而且,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也未必十分妥帖,但是,只要在教學中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去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教師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才會有更好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原園.高中生物學新教材選修Ⅰ模塊實驗教學的體會[J].生物學通報,2007,42(9):34-35.
[2] 蔡啟海.農村中學有效進行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探討[J].生物學教學,2007,32(1):49-50.
[3] 許哲斌.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中學生物學實驗教學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生物學通報,2005,40(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