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姐想,這一回,一定得把這事說給她兩個聽。這樣想著的時候,一絲溫煦的山風柔曼地撩動了一下她鬢邊的一綹頭發(fā)。她輕輕地把那綹頭發(fā)拾到耳朵背后。山洼里很靜,沒有鳥聲,杏黃的日影鋪在淡綠色絲絲縷縷的山坡上,斜斜的臺田上像有一陣一陣的暖氣呼上來。幾只甲蟲,一群螞蟻,三四片不甚潔白的云朵。
她舒了舒腰肢,慢慢走過來。她把裝滿了苦苦菜、蒲公英以及肥胖的刺格草的背簍放下,拿出歇晌的干糧。她把那個藍布碎花的饃褡口袋解開,放在小云和四六的饃褡旁邊。
歇晌了,咱們吃點兒吧。她殷情地招呼同伴。
沒等她再招呼第二聲,那個叫小云的姊妹已毫不客氣地拿過一個饅頭,當頭頂狠狠啃了一口,噎得眼仁直朝后瞪。然后提過一只裝滿涼水的瓦罐,咕嘟一聲喝一氣,繃緊的喉管立即清晰地嚅動一下,緊接著兩朵大大的淚花涌出眼眶。一陣劇烈的咳嗽后,接著是一聲滿嗓子爆出來的呵呵大笑。坐在她旁邊的四六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四六一邊笑,一邊動手解裹腿。早年里,麻溝的女人都是纏裹的小腳。小腳女人薅地時蹲不住,就自個兒給自個兒發(fā)明了那種用破麻袋縫成的厚實的裹腿,薅草時雙膝跪地,一點一點往前挪,不損皮肉。四六身懷六甲,蹲著困難,就不嫌人笑話地戴上了也許是祖母的祖母留下來的那兩條破裹腿。
她慢慢地解了裹腿,鋪在地上坐了,乏乏地靠住小云,吃饃,喝水。
沒有人說話,三個女人的動作都有些遲緩。
小云靜靜地看著碎姐。碎姐想,這一回,一定得把心事說給她兩個聽。
碎姐的心事是不久前才有的。那一天,麻溝來了一輛小轎車,沒容麻溝人回味過來一瞬間小小的驚訝,就噗地一聲停在碎姐家門口。車上走下一個瘦高的男人,把碎姐用轎車接上縣,滿共住了三天。三天里留給麻溝人的是一大團神秘莫測的粉色的霧。不幾天,碎姐便變成麻溝人聊天閑話中的“精靈女怪”了。有許多女人曾借串門試探著問過碎姐上縣后的秘密,可碎姐始終緘口不言。當背煤的男人因冒頂塌方死在遙遠的炭山的時候,小云和四六輪換著陪伴她。她的心事只想痛痛快快說給這兩個姊妹聽,她不是那種輕薄的女人。
她拍拍膝頭的浮土,然后提著裝水的瓦罐噙了一口涼水,背過身。她先把水吐到掌心里,然后再抹到臉上,再吐,再抹,直到把臉洗凈。
她的粉濕的臉頰上露出一個藏著許多心事的少婦才有的那種玄奧莫測。她慢慢地湊過去,和小云、四六并坐,也吃饃,也喝水。
她的心頭一陣慌亂,不知從哪頭說起。她看了一眼山坡上綠茸茸的、像剛出窩的雛鳥身上清風一吹就撲簌簌抖動的羽毛一樣的麥苗,悄悄地垂下了眼瞼。
那個男人,叫余東才,是縣文化館的一名普通干部。公家也不知為啥,要把散落在谷城民間的一些山歌小調(diào)收集起來,記上譜,整理成書。余東才打聽到碎姐的娘是這一帶有名的歌手,官訪私尋,一路問詢下來??上锬昀隙嗖?,不能唱了,就把走小女兒家的路指給余東才。當初碎姐本不想去。她的男人去炭山背煤,出了事故身死異地,她那剛剛愈合的傷口還沒有結(jié)痂。只是余東才纏得緊。他給她講,這“谷城花兒”是民間文化中的瑰寶,成百上千年老百姓口耳相傳,不斷創(chuàng)作,若不整理,散失了實在可惜。他還說晚收集不如早收集,這民歌是一代比一代少,少到最后,殘缺不全不說,當初的風格就喪失殆盡了。那余東才動了感情,掏心似的對碎姐說起了他對于民歌的鐘情與厚愛。也許是受了感染,碎姐抿著嘴唇點了點頭。
頭一次上谷城,這在碎姐的心里掀起了一股無法平靜的波瀾。她印象最深的是走一百多里長路都坐的公共汽車,軟座,靠背,擋風玻璃,一閃即過的沿途風景。車到谷城,頭一腳踏在青色石板的路面上,就像踩在了棉花包子上一樣,腳底猛地加厚了二寸。也真怪,走慣山里坑坑洼洼的泥疙瘩路,腳落在比打麥場還光亮的寬闊馬路上,倒覺得馬路不平坦了,深一腳,淺一腳,人身子只管往一邊倒。這會兒坐在山上那種奇怪的感覺似乎還在。
碎姐順手在腳邊掐了一根青草噙在嘴里。你說怪不怪,走在山道上,這方口鞋,這齊耳短發(fā),這紅撲撲像結(jié)了一層絨毛山桃的臉蛋多有風采??梢坏娇h城,這些都像失去了往日的光澤,變得皺巴巴一點兒也提不起人的精神氣兒了。
也許咱生就的窮苦命,一輩子都要窩在山里。碎姐輕輕地嘆一口氣。
四六眼睛迷茫地盯著碎姐,也勻出一聲輕嘆?;仡^看著小云,小云卻兩目睜得溜圓。小云是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姑娘。她容不得有人在她面前說一星半點瞧不起莊稼人的話。那一年冬上農(nóng)閑,她跟著打工的女婿逛過一回省城。在大西北戈壁灘上的那個大城市里,她頭昂得高高地逛街,在湖水漣滟的公園散步。她曾跟莊里的女人們說,其實城里人不過就長得白點兒嫩點兒,細看那模樣倒不見得比山里人俊俏。她拄一拄草地,身子挺得筆直,像要跟人吵架似的把那張圓圓的嘴巴撅得老高,臨了卻調(diào)皮地擠一擠眼說,還是諞那個余東才吧。
碎姐在小云的鼻蛋上輕輕地刮了一指頭。
頭一天到縣文化館,館里說沒地方吃飯,發(fā)給碎姐五十元伙食費,讓她買些蔬菜,跟余東才一起合灶。到后晌,又說無法安排她住,就讓她暫住在余東才那個房間。
那,那個余東才咋辦呀?四六欠起身子,顯出一副很著急的樣子。小云說,那還不好辦,一張床,他睡一頭,碎姐睡一頭,兩個人不要胡亂動彈就是了。一席話說得三個人仰面咯咯笑起來。臨近覓食的幾只短尾山雀立即沿坡?lián)淅饫怙w到山洼那邊去了。
可四六到底有些不安,她惴惴地向碎姐投去一縷詢問的目光。碎姐只淡淡地一笑。
余東才安頓她住下,就去另尋地方。她坐等心靜了才有心思打量這個瘦削的文化館干部的臥室。原來這也并不是一間一塵不染的雅居。雪白的墻壁和天藍的墻裙很干凈,但門后三顆鐵釘上也掛著些很破舊的家什:一頂麥秸草帽,一只水壺和幾個很臟很舊的挎包。淡綠色的窗簾上印著竹子、玉米和雙飛的紫燕。雖說那些華麗的沙發(fā)、書柜和桌邊散堆著的封面精致的書刊,把她帶到了另一個世界,可床頭上那些亂扔著的臟黑襯衣和破臭襪子,卻又一下子縮短了她和這個陌生世界的距離。她的心漸漸平穩(wěn)。坐一會兒覺得無聊,就動手洗衣,她連那些泡在臉盆里快要發(fā)酵的幾雙布鞋也洗了。洗罷衣,又去掃地,她掃了滿滿一鐵簸箕煙蒂、破紙和瓜子皮??伤恢涝撏睦锶サ?。樓道被拖得一塵不染,每扇門都緊緊關(guān)閉。她記得剛上樓時,樓道口那里有個斷磚圍成的圈子,可她又不記得樓道口究竟在哪兒。除了門頂上的鋁牌號碼,這樓里的房間一無二致。她不認得字,不敢走離。她自己怕萬一走失了再也回不來,惹人笑話。她把一張大白紙折成小方塊撕開,撕成指頭蛋大小的紙屑,滿滿地捏了一把。出屋時在門板上呸地唾了一口唾沫沾上一片,走三五步,又在墻壁上沾一片。特別是樓梯的拐彎,那是最容易迷失的地方。等下到樓道口,樓壁上小小的紙片,就像楊子榮上威虎山時在松樹上用匕首刮削的白點,零零星星留下一路的標記。三層樓她滿共走了半個鐘頭。
碎姐不由得自己把自己笑了一回。睡到半夜,門板篤篤一陣響。有人敲門。她心里一陣慌亂,愣了半天,咬咬牙還是把門打開。
誰呀?四六問。
余東才。
碎姐見四六一時臉色有些蒼白,微微一笑說,他說他來取本書。
半夜三更,取啥書呀?四六神情恍惚,語調(diào)里充滿責備。她問碎姐,那個余東才,書拿上走了沒有?
沒有。碎姐說。
看到自己的臥室忽然間煥然一新,余東才先是一愣,繼而明白了,就忙忙堆起笑臉向碎姐道謝,還跟碎姐說了好幾句家常話。那時碎姐沒有睡覺。她一個人躺在陌生人家的炕上難免岔鋪。岔鋪了死活就沒有瞌睡,這時候,有人說說心里話會覺得踏實些。那余東才也就大方地坐在沙發(fā)上。一開口,碎姐才知道余東才原來喪了妻,大前年得病故去了,留下一個孩子,現(xiàn)寄養(yǎng)在外婆家。余東才說得很憂傷,看得出,他和他妻子的感情非同尋常。自從愛妻故后,兒子不在身邊,余東才竟變得異常懶散,除了吃飯,一應(yīng)家務(wù),從不料理。碎姐給他洗了衣,掃了地,特別是今天他們一起動手做了飯菜,這一切使余東才突然想起似乎剛剛離去了的亡妻。那一些滿含著脈脈溫情的回憶一下子奔涌而來,余東才竟當著碎姐的面流了幾滴眼淚。碎姐手足無措。她無以安慰,就也說起了自己的經(jīng)歷。她說她也喪了偶,也有跟他兒子一般大的孩子。他們竟忘了此時已是午夜十二點。
四六顯然有些驚訝了。四六的男人叫二狗。莊里人曾鼓動他跟其他的小伙子們一起去外頭闖世界,可四六硬是不讓。她怕黑夜。她常常設(shè)想男人走后,半夜里有哪個喝醉了酒的過路漢子來敲門。她會莫名其妙地為這樣的設(shè)想而瑟瑟發(fā)抖。她緊張而又好奇地問碎姐,那余東才一直沒有走?
碎姐把一蛋落在草上的饃渣拾到褡褳里。
縣文化館樓頂?shù)哪菕齑箸姰敭數(shù)仨懥艘宦?,余東才起身走了。余東才走后,碎姐更加不能入眠。她索性站了起來,拉滅壁燈,爬到窗臺上看縣城里五光十色的夜景。那時黑漆漆的柏油路上還有散步的行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有時偶爾一對戀人相擁相偎著如模特一樣步伐咚咚地從街面上走過,碎姐就眼熱心跳好一會兒。
她很希望天快點兒大亮。天亮了,她就能看到那個余東才。早晨吃飯,從余東才的眼神里她看出他也有這一點兒意思。
吃過飯,余東才帶她到一個寬大的辦公室里,那里坐著四五個年齡不等的男人。他們手里都拿著筆和本子,旁邊的桌上擺個很大的機器。大家對碎姐都很和氣。一個年齡大點兒的招呼碎姐坐下,然后讓碎姐隨便唱一段小曲。碎姐一時緊張得唱不出聲。這時,余東才走過去按了一下機器的某個開關(guān),一個年老的女人用含糊不清的音調(diào)哼起了谷城花兒。他說這是他們前天才采錄的。大家見她仍然怯生,就放松了神經(jīng)跟她聊天,問她都會唱哪些山歌,跟誰學(xué)的,為啥要學(xué)。這些問題使碎姐的思緒竟顫顫悠悠飄過了幾十個年頭。很小的時候,她跟隨莊里的大人唱社火,沒人教她,娘就是她最好的老師。那時娘去地里做活,她也像影子一樣隨著。坡頭、地壟、河邊,昏沉暗淡的磨道,沒人時娘就給她哼那些好聽的小戲。她年齡大了些,娘還給她教那些味道很野的風俗小調(diào)和敘事小曲。后來她隱隱約約聽人說,原來娘教給她的那些公家人叫“谷城花兒”的一些東西,莊間的正經(jīng)女人稱是“婊子給嫖客給口話哩”。碎姐死活不學(xué)了。娘問她,她不言,問得急了,她就兩眼一瞪,說娘不正經(jīng)。一聲說得娘散了骨架,倚在炕墻上,聲音幽幽地說起了她和碎姐爹年輕時候的事。娘是丫頭,爹是腳戶。腳戶的光陰在千里外生死未卜的辛苦路上。爹一年半載不回家,娘日日以淚洗面。日月難挨時,娘說偷偷一個人哼小曲兒。那小曲里有一句:花兒不是我歡樂著唱,憂愁著解個心慌。實實的,娘的日月是花兒熬出來的。娘淚眼婆娑,碎姐也哽咽難語。那晚夕,碎姐抱著娘給娘哼了半夜小曲兒。直到前年,當男人的尸骨被一輛東風牌大卡車在一個陰風凄凄的秋日從遙遠的路上拉回莊里時,碎姐才明白了娘酷愛花兒的情由。那些個孤獨寂寞得幾乎能讓人心魂冷死的寡婦的日子,唯有這溫熱如水的小曲兒,夜夜在窗下?lián)崮λ男?。她時時刻刻都在心里哼著那首腳戶的情人唱過的干花兒:
茬茬背斗攬衣子
衣子不由著淌呢
在旁人的地方上推日子
清眼淚不由著淌哩
天上的云彩黑下了
地上的雨點兒大了
想起我阿哥哭下了
猛記起你說下的話了
碎姐的臉色黯淡下去,小云和四六也一時沒了話語。
這時,一只羽毛華麗的布谷鳥從坡前斜飛過去,翅膀一伸一合。那聲聲嘹亮的啼叫,讓人覺得布在天上的那些淡淡白云和暖暖紅日就像印在畫上一樣清亮。
那天,余東才來看她。他的眼色不同尋常。他似乎要從這個鄉(xiāng)間女人的身上發(fā)現(xiàn)一些什么。吃晚飯時,他對她說,她唱的花兒美極了,他受了感動。他曾經(jīng)到山西的呂梁山區(qū)和陜西的三邊去采風,那里旋律優(yōu)美的民歌深深地誘惑著他的心。他的亡妻生前就是一位以演唱民歌著稱的谷城文工團演員。他說每一種民歌都有一個代表性的化身。他還說碎姐就是“谷城花兒”的化身。
不知不覺,她又和余東才坐了半夜,他們說的都是民歌。
回家的前一天,碎姐覺得余東才似乎特別話少。他問她家里還有啥人,又問她的孩子多大,問過之后,就長久地沉默下去。碎姐的心里也七零八落,空蕩蕩地像突然要失去什么。他們就這樣默默無語地坐了許久。街上的路燈亮起來,白光慘慘地映射到淡綠色的窗簾上,房間里一片幽寂。余東才拄著沙發(fā)扶手立起。她以為他要走了,卻見他迅速地拉開墻角上一個衣柜,麻利地取出四五件彩色戲衣。他說這是他妻子生前穿過的,若她不嫌棄,就讓她帶上。他說她若穿上這些彩衣一定能在谷城走紅。碎姐自然執(zhí)意不要,但看到他眼睛里那一絲淡淡的幽怨,又只好無言地收下。他還送給她幾件小孩穿的衣物。
又過了很長時間,依舊無話。
文化館樓頂?shù)哪菕齑箸娒扛舭胄r報一下時。她估摸已有十二點了。余東才突然抬起頭,像下了決心似的面對著她。
我有一句話要對你說,你可不能罵我。
碎姐的心怦怦亂跳,不知他要說句啥話。
你要答應(yīng)我,保證不罵。
余東才的眼睛死死地盯住她。她裝得很輕松很寬容似的莞爾一笑,說,你說吧,我不會罵你。
余東才雙目又有些游戈,遲疑了一下還是沒說。他說那句話他吐不出口,就讓他寫在紙條上吧。他掏出上衣口袋里一支銥金鋼筆,在側(cè)邊一個筆記本上撕下窄窄一張紙條,一筆一畫,一共寫下八個大字。撂下筆,他把那紙條上的字細細地看了幾遍,然后笑瞇瞇地用兩根指頭遞過來。
碎姐臉紅了紅,她不識字。
碎姐說,你給我念一遍。
余東才拿起紙條時,薄亮的嘴唇抖抖地蠕動了幾下終于還是沒有念出聲來。最后,他慢慢地把那張紙條折疊,揉皺,最后扔到墻角。
他說那句話最好還是不說。
小云和四六都瞪大了眼睛,知道這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了。碎姐卻看著竹簍里的青草,攏一攏頭發(fā),力氣有些怯。
余東才到底沒有說出那八個字來。
第二天,碎姐要回家。余東才推著破舊的自行車把碎姐送到車站。兩個人一直在候車室里默坐。碎姐上了車,車屁股上帶起一股土。漫淡煙靄中,碎姐見余東才朝她揮揮手,然后,走了。
三個女人像剛趕罷一趟麥場一樣癱軟地坐在山坡上。
山坡上吹過一陣獵獵的風,風很涼。三個女人都裹緊了衣衫。
隔一會兒,四六突然沒頭沒腦地說,許是那人看中了碎姐,要碎姐給他當老婆哩。
小云卻很不屑,她鼻孔里輕輕地哼一聲,快急地說,你真是個木頭腦子,你當天下的男人都像你家二狗。人家是知識分子,你懂嗎?愛情那東西,有那么容易嗎?那才要天長地久慢慢磨哩。
四六臉上立時泛起一團紅暈,但她沒有惱。她只是用勁地眨巴幾下眼睛,抬起頭來看碎姐。碎姐仍是一臉茫然。
碎姐說,他紙條上的那八個字,到底是啥。
三個女人都把眉頭皺起。
四六只是癡癡地呆想,小云卻拿起一根枯了的柴梗,不停地一遍一遍在地上劃拉,一邊劃一邊念叨。末了,三個女人都拿出各自猜下的話。
碎姐也猜了大概有十句,都覺得不妥,就沒往出說。三個女人莫衷一是,還想往深里猜,卻感覺坡底陰洼里的影子漸漸暗下來。溫暖的日頭悠悠地蕩向西山,天邊泛起幾朵金邊的云。
原刊責編 了一容
【作者簡介】火會亮,男,漢族,1966年生于寧夏西吉,寧夏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當過教師、記者。作品以小說、散文為主,曾獲寧夏文學(xué)獎等獎項,迄今有作品約百萬字。出版小說集《村莊的語言》。現(xiàn)供職于寧夏某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