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的選購
如何選擇一把貼心好茶壺?
壺之為壺,實用第一。茶壺是拿來泡茶的,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換言之,選擇茶壺時便不應(yīng)違背“實用”的基本原則。一把實用的貼心好壺至少應(yīng)具備下列條件:
容量大小適用
茶壺容量大小差距甚大,大者容水數(shù)升,小者僅一杯之量。人多用大壺,人少用小壺,這一點大家要把握好。
口蓋設(shè)計合理,茶葉進出方便
愛喝烏龍茶的人都知道,茶葉在沖泡前呈干燥緊縮條狀,置入壺中并不太難,但經(jīng)熱水沖泡數(shù)巡之后,葉片逐一伸展膨脹開來,會將整個壺身塞得滿滿的(尤其放茶葉過多時)。此時,如果壺口太小或設(shè)計不當,就得費一番工夫才能將茶渣掏出。若一時疏忽,未清除干凈,易在壺身內(nèi)壁形成茶垢,甚至發(fā)霉。因此,壺口不能太小,口蓋的設(shè)計必須顧及茶渣的清除。
重心要穩(wěn),端拿要順手
有些茶壺端拿時十分沉重,其原因不是壺把設(shè)計不當,不符合人體力學(xué),便是壺壁過厚(用泥太多)。買壺時,不妨先在壺內(nèi)盛裝3/4的水,單手提起,模擬倒水姿勢。此舉,一則試其是否過重,二則可趁此感覺執(zhí)壺間,手指與壺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適。端拿是否順手是選壺的重要考慮。
出水要順暢,收水要果斷
這是大部分購茶壺的人容易忽視的。好壺出水剛勁有力,弧線流暢,水速圓潤不打麻花;斷水時,即傾即止,簡潔利落,不流口水;并且傾壺之后,壺內(nèi)不留殘水。
(呂麗妮摘自《大眾健康報》)
四個動詞搞定清爽廚房
換清涼櫥具
陰暗沉悶的廚房總是讓人備感壓抑,透不過氣,心情當然煩躁不安。我們可把注意力放到小廚具的變換上。一個藤制收納欄、一張刻有新鮮水果的鋼化玻璃菜板,或者是一把嶄新的不銹鋼刀具都有可能重新喚起你的激情。
排雜物異味
保持廚房的清新,首先就是不能留下油煙味,強勁的抽煙機絕對是需要舍得投資的電器之一。還有地上那些多余的塑料袋、過期的食物,統(tǒng)統(tǒng)都應(yīng)該排除。
查殘舊噪音
櫥柜使用時間一長,不少環(huán)節(jié)都容易出現(xiàn)毛病。尤其是柜門處的合頁、抽屜里的滑軌,一開一合間會出現(xiàn)因為殘舊而發(fā)出的刺耳聲音。找個空當?shù)臅r間,找個專業(yè)的維修工,把有毛病的地方修理一下。
潔油膩黑點
在進入夏季之時,全面對廚房來一次大清潔必不可少。用抹布蘸些微熱的食醋擦洗被熏黑的窗戶、用泡過啤酒的抹布擦拭有油漬的灶臺,每天掃掃地、擦擦桌子,盡管外面酷熱難當,但干干凈凈的廚房無論你觸摸到哪一個角落,都能享受到舒適。
墻面瓷磚幅度較大,應(yīng)成為清潔的重要對象。將衛(wèi)生紙或紙巾貼在瓷磚上,在上面噴灑清潔劑。撕掉后,再用干凈的抹布蘸清水擦一兩次,瓷磚即可煥然一新。
(莊國偉摘自《家庭主婦報》)
自制換向閥節(jié)水
家庭中為節(jié)約用水,在水池下水管道中安裝一個換向閥,把可利用的水與臟水區(qū)分開,臟水流入下水道,干凈點的水流入蓄水桶或馬桶水箱中再利用。方法如下。
準備PVC三通管一個,連接管一個,連接管的外徑與三通管的內(nèi)徑稍微差點,能套在一起靈活移動。螺釘、螺母、墊片各一個。
先在三通管上端開一個U型槽,長度與下端管口對齊,寬度以螺釘能在槽中滑動為佳。在連接管邊沿處鉆一個孔,螺釘能穿入就行。把連接管放入三通管中。用螺釘由里向外穿出連接管上的小孔,再穿出U型槽,套上墊片,帶上螺母。螺母稍微松點使螺釘能靈活滑動。制作完成后,先拆掉原先的下水管道。再將換向閥安裝在下水管道中,安裝好就可以用了。當閥柄撥到A處時,向下的管口被封住,可利用水向前流入水池中。當閥柄撥到B處時,向下的管口被打開,臟水就流向下方,流入下水道中。這樣就達到節(jié)約用水的目的。
(陸明華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