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榮
現(xiàn)在在白云機場乘飛機,可以把麥當勞作為一個就餐選擇了。
作為一名消費者,我感覺到了好處,相比其他機場餐飲動輒100元,且質(zhì)量不可預測的飯菜,麥當勞是個好的選項。
廣東當?shù)貓筝d,麥當勞前后和白云機場談了4年,終于進駐。
猛的一聽這個新聞,會感嘆于:或許是機場的效率低下、或者是對其他餐飲的保護吧。
直到后來看到一本書:《社會的麥當勞化》(作者是美國的喬治·里茨爾,上海譯文出版社)。先講講推薦這本書的原因吧。
這本書的最大亮點,是把麥當勞的成功歸結(jié)為四點“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可控制性”,并分別做了闡述。
如果哪位讀者想知道為什么麥當勞的那個漢堡上的兩片小圓面包是目前那種尺寸,書中會有答案。
作為中國企業(yè)“管理+IT”提升的推進一員和實踐一員,我知道這四點對中國企業(yè)變“粗放經(jīng)營”為“精細運作”的重要:“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可控制性”。
當時那位老美作者寫這本書,倒是出于相反的目的,他覺得整個社會處處都麥當勞化,是一種對人性的扭曲和同化,讓億萬人過著一種越來越?jīng)]有自己個性的生活。
比如,他提出一點,說麥當勞的一種思維模式是“用多來代替好”,麥當勞動輒推出“至尊大漢堡”,說分量更足,但分量多就意味著更好吃嗎?為什么那么多的人為了追求這個“更多的量”就放棄了自己廚房、或者法國餐廳那種“質(zhì)量”呢?
至少老美作者的這番話給了我提醒,下次再看到什么洗衣粉加量10%、護膚品更大包裝不加價,不能動心了,因為這種促銷是用“加量”剝奪了我體驗其他“更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的選項。
那位老美作者本來想在書中好好寫寫怎么克服“麥當勞化”,但我看他是失敗了,這本書倒是把以上四大亮點解讀的不錯。
因此,說回到廣州的那條新聞,沒準,廣州機場管理方不讓麥當勞入住,不是效率低下,不是為了保護其他貴而劣質(zhì)的餐飲,也許,是為了用實際行動“抵制社會的麥當勞化”呢?是為了探索一種“不同于美國主流即麥當勞式的商業(yè)成功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