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茶居
在當下的中國語文教師中,現(xiàn)任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的李希貴估計是經(jīng)歷的教育崗位及任職最多的一個。從班主任、副教導主任、校長、教育局長,到研究生導師、國家督學……這些身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李希貴作為一個中國教育改革親歷者、建設(shè)者的超出常人的生命活力和精神強度。多年來,他一直是一個教育的積極實踐者,一個健康的教育文化、教學文化的探尋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在一般的師資、一般的學生狀況下,在一般的學校、一般的課堂里提高教育質(zhì)量,是我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
正是一直懷有這樣的教育理想,2005年4月,當李希貴應阿瑟·萊文院長的邀請,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做“常態(tài)課堂教學中‘關(guān)鍵教學事件”的實證研究時,在36天的訪問期間里,他一日不落,聽課,看課,評課———或到紐約市的中小學幼兒園,或圍繞某個“特殊教育課程”,或基于他帶去的我國內(nèi)地中小學課堂教學錄像;研討,約談,交流———或與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教授、研究生,或與紐約州教育當局的專家、官員,或與當?shù)刂行W校的校長、教師、圖書館管理員……于是,就有了這本日記體教育著作:《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
從李希貴的研究(訪問)方式和路徑看,他是把“常態(tài)課堂教學中‘關(guān)鍵教學事件”這一課題放到整個教學文化中來面對和審視的,他試圖通過對“常態(tài)課堂教學中‘關(guān)鍵教學事件”的觀察與研究,探尋、發(fā)現(xiàn)一種健康的教學文化。既為“教學文化”,那自然就不止于教學方法、教學技術(shù)、教學模式,而是轉(zhuǎn)向教學的背后,深入到對教學者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對教師文化、課堂文化、課程文化、管理文化、教研文化、學校文化、家庭文化乃至整個教育文化的考察。一方面,是對美國教育(文化)的“觀看”和“閱讀”;另一方面,是對我國內(nèi)地教育(文化)的追問與反思,同時在中美教育間確認、彰顯某種文化的張力,進而在這種張力的開合中為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尋求一個積極而有效的參照,而不是簡單的臧否,情緒化的指摘,不加辨析的非此即彼。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清醒的教育立場和不卑不亢的文化態(tài)度———而這恰恰是我們在類似的比較教育研究中所應堅守的。
在這本書中,李希貴為我們打開的是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課堂世界。說熟悉,是因為美國的中小學也有大量的考試、作業(yè)、訓練;說陌生,是因為這些考試、作業(yè)、訓練并沒有把學生導向“應試”的泥沼,而是將他們引向自主、合作、創(chuàng)造的學習之途。其原因就在于,在學校里,在課堂上,在教師面前,學生是被尊重、信任、熱愛,他們被賦予充分的責任、選擇權(quán)和平等權(quán)利。誠如李希貴所言:“當教師把教室變成學生自己的教室時,學生同時也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教室里遇到的問題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老師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自己去解決?!彼€特別提到了牛頓北校長詹妮弗女士的一個觀點:學校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學生可以去的地方;學校的任何資源都應該與學生有關(guān),因為,學校是為了學生而設(shè)立的。
真正的教育者從來首先就是自我教育者。他總是在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確認和自我超拔中,一步步明晰自己的精神肌理和教育信念,進而實現(xiàn)心靈的安頓、實現(xiàn)理想對現(xiàn)實的卷入的。那么,李希貴所追尋的健康的教學文化指向哪里呢?他說:“唯有學生生命成長花開果熟的聲音,唯有孩子們內(nèi)心深處的詩情畫意,才是學校成功的真憑實據(jù)。”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