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興
師資力量薄弱是農村義務教育相對落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力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縮小師資城鄉(xiāng)差距,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從當前來看,亟待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全面落實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和教育干部的統(tǒng)籌管理職能,優(yōu)化教師資源配置。
從2001年開始,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fā)通知,明確提出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也規(guī)定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均衡配置本行政區(qū)域內學校師資力量,以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fā)展。但是到目前為止,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和校長的統(tǒng)籌管理職能在有些地方落實的并不好。例如,有的地方教師的選拔錄用、調配交流和教育干部的培養(yǎng)、任免、考核仍受到鄉(xiāng)鎮(zhèn)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制約,教師的調配不夠順暢,教師縣域內的有序流動和均衡配置得不到很好地落實,使得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學科結構很難得到優(yōu)化。解決這些問題,首當其沖的是不折不扣地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縣域內各中小學的實際情況調配師資、均衡師資,為義務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提供基礎條件;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國家和省關于教師編制方面的要求,選聘合格教師,落實對教育干部的培養(yǎng)、培訓、任免、交流職責,人權、事權統(tǒng)一,真正使縣域內教育干部和教師發(fā)揮最大的效益。
二、努力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工資待遇較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后,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有了較大提高,縣域內統(tǒng)一了工資發(fā)放標準。但是不少地方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住房補貼、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等福利待遇還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與縣城教師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例如,有的地方僅住房補貼一項,農村教師就比縣城教師少收入了二三百元。有的地方農村中小學教師由于沒有納入醫(yī)療保險體系,有病不治或治不起病的現象較為普遍。因此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應該把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一是按照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要求,將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和住房補貼、養(yǎng)老保險金、醫(yī)療保險金、失業(yè)保險金全部納入縣級財政預算,消除城鄉(xiāng)差異;二應建立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的長效機制,將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和生活待遇形成制度,制定優(yōu)惠政策,鼓勵教師扎根農村;三應通過設立骨干教師獎勵基金或“政府園丁獎”等形式,對德才兼?zhèn)涞霓r村優(yōu)秀骨干教師予以獎勵,在職稱評聘、干部提拔等方面優(yōu)先,通過創(chuàng)造拴心留人的環(huán)境,穩(wěn)定農村骨干教師隊伍,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三、積極構建農村中小學教師數量補充新機制,使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
近幾年,一些地方農村中小學教師補充不及時的問題非常突出,出現了既超編,又缺乏任課教師的現象,部分農村中小學英語、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專任教師不足,農村小學教師年齡老化現象比較普遍。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教學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崗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中小學編制標準不盡合理,如有的省只按教職工與學生比核定編制,沒有考慮教育事業(yè)自身的發(fā)展和農村、邊遠地區(qū)布局調整的難度;由于“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尚未完全到位,受財力限制,有的地方不愿增加新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定期及時核編定崗。其次,在核定編制時應充分考慮農村中小學覆蓋面廣、生源分散、必須保留部分教學點以及布局調整后寄宿制學校增多等特點,改變單純以在校學生為基數核編的辦法,農村學校既要考慮學生數,又要兼顧班數,保證有足夠的教學人員,確保能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同時應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學富余人員,在教師遇有產假、培訓、病休等特殊情況時確保有人上課。再次,疏通教師出口,加強對教師的綜合考核,對業(yè)務素質和職業(yè)道德較差的教師調離教育崗位。這樣,不合格的教師逐步流動出去,優(yōu)秀的教師及時補充進來,就能夠大大縮小城鄉(xiāng)教師隊伍的差距。
四、加大投入,多渠道、多形式提高農村教師隊伍專業(yè)素質。
農村中小學教師數量多,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少。這除了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偏緊、教學任務繁重、沒有富余的教師進行頂崗的原因外,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資金嚴重不足、教師經濟負擔較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教師、校長培訓經費以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山東省提出,中小學校長、中學教師、小學教師培訓經費應以5年為一個周期,分別按1200元、1200元、700元的標準列入財政預算。但是由于各級財政緊張,這些政策措施在很多地方并沒有得到很好落實。
《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暫行辦法》(財教〔2006〕5號)盡管明確將教師培訓經費納入學校公用經費的開支范圍,并規(guī)定了5%的比例,然而這個比例對于農村教師培訓的實際需要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不少學校因為培訓經費緊張,一些很好的教師培訓活動不得不“打折”、“縮水”,影響了教師專業(yè)的迅速成長。要改變這一狀況,除了從公用經費中提取5%以外,應將教師培訓實際所需經費納入省、市、縣的財政預算,專戶儲存,??顚S谩T趯嵤┧刭|教育的新形勢下,將教師培訓經費預算單列,是保證農村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的必要條件。
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培訓,除了要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外,在培訓的內容上還應側重幾點:
一是解決教育教學觀念落后的問題。觀念決定行動,觀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應有計劃地組織廣大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用先進的理念武裝教師的頭腦,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把思想認識統(tǒng)一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
二是加強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新課程培訓,提高他們對新課程的適應能力,解決對課改不適應的問題。
三是提高“問題式教學研究”的能力。從農村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fā),以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重點,校校有課題,人人都參與,不斷提高“問題式教學研究”的能力。
四是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和技能的培訓,主要包括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級培訓、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和多媒體等應用技能培訓,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填平城鄉(xiāng)教師的“數字鴻溝”。在培訓的形式上堅持多措并舉,既“走出去”,也“請進來”;既舉辦各種各樣的專題講座,也進行靈活務實的研討和觀摩;既有“面對面”的互動交流,又有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培訓的覆蓋面和工作效率;學校還應多為教師訂閱各種教育報刊,購買各種教學資料,為教師的自學充電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
五、廣泛開展“農村支教”活動,加大城鄉(xiāng)對口支援力度。
充分發(fā)揮城鎮(zhèn)教師觀念先進、教法先進、整體素質較高的優(yōu)勢,廣泛開展“農村支教”活動,是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措施??山⒊擎?zhèn)骨干教師到鄉(xiāng)村服務期制度和城鎮(zhèn)優(yōu)秀教育干部到鄉(xiāng)村中小學掛職制度,通過城鎮(zhèn)骨干教師到農村支教,現身說法,把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傳播給鄉(xiāng)村中小學教師,幫助他們在課堂教學、教育科研、學生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在保留城鎮(zhèn)教師編制和工資待遇不變的前提下,積極引導超編城鎮(zhèn)學校的富余教師向農村缺編學校流動,切實解決農村學校教師不足及整體水平不高的問題;通過城鎮(zhèn)優(yōu)秀教育干部到鄉(xiāng)村中小學掛職,幫助薄弱學校全面加強管理,提升管理層次。還可建立鄉(xiāng)村教師和教育干部到城鎮(zhèn)優(yōu)秀學校學習鍛煉制度。到城鎮(zhèn)優(yōu)秀學校學習的骨干教師和教育干部,可擔任一定的工作量,邊工作、邊學習,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管理水平。通過城鄉(xiāng)教師的互動交流,帶動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水平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