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學
所謂無情對,就是上句和下句各自通順成章,而兩句文義又必須毫無關聯(lián)的對聯(lián)。它雖然也像一般對聯(lián)一樣要求上下句字面相對,但意境、內容、風格卻必須不相關,而且越是風馬牛不相及,越成為佳構,越能產生妙趣橫生的藝術效果。這種對聯(lián)由于非常難得,因而堪稱對聯(lián)百花園中的奇葩。古往今來,其上品并不多,筆者不才,試輯錄數(shù)副,與讀者朋友共賞。
二字式
無情對,早在明朝就已出現(xiàn)。據《古今譚概》記載,明成祖朱棣當朝時,一日,忽然對大學士解縉說:“朕以‘色難為上聯(lián),欲求下聯(lián),然而非常難對。卿以為如何?”朱棣話音剛落,解縉便應聲對道:“容易?!背勺嬉粫r不明白,就說:“既然是很容易的,為什么不快快對出來?”解縉又道:“臣已經對過了?!背勺嬉蛔聊ィ谑切χf:“對得好!對得好!”——這的確是副很好的無情對:“色”對“容”,即臉色對面容,屬名詞對名詞;“難”對“易”,是形容詞對形容詞。并且平仄協(xié)調、對仗工整,實在難得。
三字式
清代顯官張之洞擅長對聯(lián),尤其喜歡無情對。一日,張之洞在陶然亭宴飲,他就地取材,以“陶然亭”三字征對,工部侍郎李文田說:“若要無情,除非閣下姓名為對方妙?!痹趫鋈送暯泻?,張之洞也高興地認同?!皬垺薄ⅰ疤铡?,均屬姓氏,為名詞對名詞;“之”、“然”都是虛詞,是虛詞對虛詞;“洞”、“亭”,皆為旅游名詞,屬于名詞對名詞。此聯(lián)就字面來說,對仗極其工穩(wěn),從內容上講,卻毫無關涉。一是名人,一是勝景,實在可以稱作妙不可言的佳構。
當代學者,中國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常江先生曾作一聯(lián):“喬國老,石家莊”。上聯(lián)為三國時人名,下聯(lián)為當代都市;且“喬”、“石”為姓氏對,“國”、“家”為社會名詞對,“老”、“莊”既可指老子、莊子,亦可指他們的著作《老子》和《莊子》,雖有兩解,但均為名詞相對。如此工整佳妙,讀之品之,自當稱奇不已。
五字式
解放前上海曾有以“五月黃梅天”征對,下聯(lián)為“三星白蘭地”。此無情對涉及到數(shù)詞、色彩詞、植物名詞、天文方面詞語,其對無不工穩(wěn),且用語凝練,讀來清脆響亮,細品處大有美酒、鮮梅盈口,余香縷縷不絕。
當代四川楹聯(lián)藝術家倪丁一先生也有一副無情對:“珍妃蘋果臉,瑞士葡萄牙?!薄寺?lián)牽合工穩(wěn):“珍”、“瑞”乃奇珍異寶對吉祥如意,“士”與“妃”為才子對佳人,“蘋果”和“葡萄”都是水果,“臉”與“牙”皆為人體的一個部位。而且,“珍妃”既是一位皇妃,又可通指美女;瑞士既是國名,又可通指美男子。上聯(lián)說珍妃的臉像蘋果一樣美麗,下聯(lián)講瑞士的牙像葡萄串一樣整潔干凈。聯(lián)語巧妙,讀來甚覺良多趣味。
七字式
清代顯官張之洞還曾為征對“樹已半枯休縱斧”,對得一下聯(lián):“果然一點不相干?!眱陕?lián)相映生輝,渾然成趣,實屬難得佳作:“樹”、“果”,為植物名稱相對,“已”、“然”為虛詞相對,“半”、“一”為數(shù)詞相對,“枯”、“點”為形容詞相對,“休”、“不”為副詞相對,“斧”、“干”(借指“干戈”之“干”,即“盾”)為兵器類名詞相對。此聯(lián)上下各句字字相對,十分工整,每句各自語意通暢:上句是說“樹木已經干枯,就不要動斧子砍伐了”,下句是說“果然一點也沒有干系”。兩句聯(lián)系起來看,上句很像典雅的唐宋詩,而下句倒是地道的口頭俗語,二者相去甚遠,果然“一點不相干”!
民間還流傳著一副無情對:“公門桃李爭榮日,法國荷蘭比利時?!贝寺?lián)更堪稱佳構,妙趣橫生:“公”對“法”、“門”對“國”,或者“公門”對“法國”,不論分開與否均為名詞對名詞;“桃”對“李”、“荷”對“蘭”或者“桃李(比喻義為‘學生)”對“荷蘭(國名)”,不管是否組合也都是名詞對名詞;“爭”對“比”,動詞對動詞;“榮”對“利”,形容詞對形容詞;“日”對“時”,名詞對名詞;而“爭榮日”又是個偏正式短語,可整體看作個名詞“爭放美麗的日子”,“比利時”,也是偏正式名詞性短語,為“比利時”國名,又是名詞對名詞。此聯(lián)可理解為:上聯(lián),公侯的門前,桃樹李樹爭相綻放美麗的日子;下聯(lián),法國、荷蘭和比利時。
無情對,委實是對聯(lián)寶庫中的珍奇。因其太難于精妙了,所以傳世之佳作數(shù)量不多,但其所蘊藏著的不盡情趣、閃耀著的無窮的智慧、洋溢著的極大的藝術魅力,常常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如果能夠經常研讀、品味這樣的佳作,對鞏固語法知識、提高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是大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