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原
要問網絡上最具人氣的犯罪推理小說,天涯蓮蓬鬼話版區(qū)的《第七個讀者》和《畫像》絕對是其中佼佼者。它們的作者雷米在現實生活中是公安院校的老師,既精通公安業(yè)務,也對犯罪心理學有深入的研究。他把多年來的累積化為一個個精彩的心理犯罪故事,用富有沖擊力的筆觸向讀者娓娓道來。其中邏輯演繹的縝密和直達讀者靈魂的震撼在中國寫手中實不多見。近期,《畫像》隆重上市(改名為《心理罪》),我們在祝賀雷米先生的同時,特別邀請他做客《最推理》,與讀者共同分享這個重要的時刻。
張原:雷米你好,感謝你能接受我們采訪,先向讀者介紹一下《心理罪》這部作品吧。
雷米:不客氣,《心理罪》是一本犯罪心理小說,描寫兩個心理異常者的一場拯救與殺戮的游戲。內容涉及到大量的真實案例和心理學知識,寫作了大約七個月,是我多年來親身體會與情緒累積的一次井噴。
張原:我們知道這本書在天涯連載時一直大受好評,它獨樹一幟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請問你的創(chuàng)作理念是什么?
雷米:說老實話,當初選擇寫作完全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我是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有時候,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上,我可以聯想出很多人物和情節(jié)。后來,我發(fā)覺可以用文字把我這些想法紀錄下來。于是,就有了小說《心理罪》。至于創(chuàng)作理念,很簡單,我想通過這種方式把我的感情表達出來,并力求使讀者同樣能夠感受。至于作品會采取什么形式,我想不會完全固定。例如恐怖或者懸疑,抑或推理,這只是一件外衣,我更希望讀者能夠在這件外衣下感受我要表達的想法,例如對某種情感的剖析,某種社會現象的反思。不管采取什么樣的類型,我都希望我的作品是吸引人的,專業(yè)的,在科學性和技術性上是準確無誤的,發(fā)人深省的。
張原:我知道在現實中你是警察的老師,這樣的職業(yè)對你的寫作一定有很大的幫助吧?
雷米:作為一名公安院校的教師,最初我只把它當作一個職業(yè)。后來逐漸發(fā)現我所從事的工作其實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樣作為高校教師,我覺得培養(yǎng)合格、合法的警察更具有現實意義。同時,這份職業(yè)對我的創(chuàng)作幫助很大。包括《心理罪》在內,我的作品多與刑事偵查活動有關,內容涉及大量法學、刑事偵查學、現場勘察學、法醫(yī)學方面的知識。而我的工作,恰恰與這些學科密切相關。所以,我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一方面,我掌握著大量真實的刑事犯罪案例,有時參與辦案,另一方面,對于超出我研究范圍的知識,我可以隨時隨地請教各類專家。
張原:聽起來很專業(yè)的樣子,可遇到過什么趣事么?
雷米:有一次,我因為創(chuàng)作需要,找到一個法醫(yī)咨詢一些專業(yè)問題。中午的時候,我們在食堂邊吃邊聊。談到脊髓損傷的時候,他隨手指著我盤子里的一段雞脖子來講解。我聽懂了之后,面對盤子里的紅燒雞塊卻怎么也吃不下去了。
張原:為了正在吃飯的讀者考慮,具體的細節(jié)我就不過問了,說一下你喜歡的小說和作家吧。
雷米:松岡圭祐的《催眠》。專業(yè)知識支撐的專業(yè)性極強的小說,同時不乏文學性。還有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無與倫比的想像力。這不僅是一部魔幻小說,而且有很濃的懸疑性質。羅琳女士的懸念設置技巧很值得學習。我在1999年就開始讀她的小說,是她的第一批讀者。
張原:看來雷米比較注重作品的文學性,并能觸類旁通的通過他人作品來學習寫作,除了寫作,你還有什么愛好?
雷米:聽音樂;足球;籃球;收藏各種槍支模型。
張原:你會要求你的學生購買這本書么,和他們說里面有期末考試的題目(笑)?
雷米:不會。一來,不想讓太多人知道我的真實身份;二來,如果要求學生購買,學生礙于情面不得不掏錢的話,這違背了我的職業(yè)道德。不過我相信學校會采購一批作為圖書館藏書,因為我覺得《心理罪》可以作為一本有關犯罪心理學的不錯的課外讀物。
張原:想請教一下既進行犯罪小說寫作,又身為警察的雷米,小說中的推理和現實中的刑事偵查活動,這兩者有何區(qū)別?
雷米:區(qū)別很大?,F實中的刑事案件有時比小說中描寫的復雜得多。從偵查手段上來看,恕我不能過多透露,但基本原理與推理小說是一致的:邏輯。
張原:對了,為何把《畫像》改成《心理罪》這個名字?還有你的筆名是從何而來?
雷米:出版社根據《畫像》的具體內容,重新安排了書名,一方面增加了與小說的直接聯系,另一方面適應了市場的需求。至于筆名,雷和米分別是我和我妻子的昵稱中的一個字,組合在一起,就是我的筆名了。
張原:破案的過程是緊張的,寫作的過程呢?
雷米:寫作其實是一個非常痛苦而且漫長的過程,尤其當你想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通過文字充分表達出來,想讓所有的讀者都能感同身受的時候。但這個過程又是充滿樂趣和驚喜的。出版方的劉玉浦老師(他曾經是資深文學期刊編輯)曾經對我說過,當你的創(chuàng)作進入狀態(tài)的時候,就不再是你安排人物的命運,而是人物在牽著你走,所謂身不由己。而在這個狀態(tài)下,很多信手拈來的情節(jié)現在看來其實是最佳選擇。比如,我隨手給方木的宿舍安排了313這個號碼(其實這是我辦公室的房間號碼),可是寫到后來,我發(fā)現這個簡單的數字可以對整個故事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一切仿佛在冥冥中就已注定一樣。
張原:向讀者介紹一下你接下來創(chuàng)作計劃吧。
雷米:我計劃在二至三年內完成以方木為主人公的《心理罪》系列。此外,我的電腦里至少有五篇短篇小說的提綱,等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告一段落后,會把這些短篇小說陸續(xù)完成。至于題材,多為犯罪小說。當然,我也會嘗試著其他題材、類型的作品。作為一個剛剛起步的寫作者,我很想知道我的能力所及的范圍。
張原:那期待你也能給《最推理》投稿。(俺一向能見縫插針的約稿,哈哈)
雷米:沒問題。
張原:談談寫字帶給你和其他人的影響吧。
雷米:寫字給了我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當我意識到我可以較為熟練地用文字向他人傳達我的所感所想時,我很開心。寫作者多半具有異于常人的藝術感受力。曾經有讀者評價我具有“少見的,能夠用文字形成視覺沖擊力”的能力。如果能通過文字讓讀者們得到我希望傳達的信息,就如同導演用影像來表現自己的個人情感一樣,對我,將是一種極大的滿足。至于對他人,我想,每一個寫作者都應當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在你寫下文字的同時,要對那些可能會受你的文字影響的人們負責。所以,恐怖也好,懸疑也好,永遠只能是外衣。我們要用作品表達出對人性善良一面的追求與贊美,扶助羸弱者,警示驕橫者,給苦苦徜徉于塵世間的飲食男女們些許安慰。
張原:看來雷米是一位性情中人,這次他是百忙中抽出時間來接受我們的采訪,限于時間緣故就先到這里了,接下來請雷米送一句話給《最推理》的讀者。
雷米:其實我也是《最推理》的讀者,這是一本國內少見的集專業(yè)性、娛樂性和文學性于一身的推理雜志。非常感謝能給我做這次采訪。在此?!蹲钔评怼吩睫k越好,希望讀者們心想事成,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