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群
按照一般生理學常識,人在30歲前后身體的各項機能就逐漸下降,運動能力和恢復能力大不如前;而從社會學的角度看,30歲前后人的社會地位、家庭地位基本穩(wěn)定,無論是早十年的進取精神和晚十年的憂患意識都不具備,事業(yè)上有所懈怠,更安于現(xiàn)狀也是人之常情。年過三十的足壇射手鋒利程度自然更加不被看好,留給老刀們的唯一出路似乎只剩下適時轉型與突破自我。
“冰王子”華麗轉身
提起前鋒中的藝術家,球迷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丹尼斯·博格坎普,但他在自己的20歲、30歲和35歲時,分別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在阿賈克斯出道之日,博格坎普憑借的是超人的身體素質和控球能力,長途奔襲后直搗黃龍是家常便飯,在不設防的荷甲聯(lián)賽以及視全攻全守為生命的荷蘭隊中,這種踢法自然通行無阻??墒?993年加盟國際米蘭后,博格坎普遇到的卻是像貝納里沃、維爾喬沃德和托里切利這樣的肌肉型后衛(wèi),以及如巴雷西那樣以精湛的卡位和貼身纏斗為安身立命法寶的牛皮糖型中衛(wèi),一個賽季下來,荷蘭人從意氣風發(fā)到灰頭土臉,而接下來的一年,他甚至被提倡防守反擊戰(zhàn)術的教練比安基放到了看臺上。兩年的淬火之后,博格坎普逐漸適應了意甲頻繁的哨聲和身體接觸的尺度,可他卻被甩賣到了阿森納——一支由格拉漢姆執(zhí)教、被長傳沖吊戰(zhàn)術熏陶得食古不化的英國球隊。他的搭檔也不再是小快靈的魯本·索薩,而是英式中鋒賴特與史密斯,水土不服的荷蘭人又是一波長達七輪的進球荒。剛剛適應了意大利人的斗智,又要和英國人斗勇,兩下為難的“冰王子”直到28歲,也始終未能達到行家們的期望值。
溫格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法國人先后用賴特和阿內爾卡等正牌中鋒,承擔了博格坎普最厭惡的爭搶落點、身體對抗和協(xié)助防守等粗活累活,轉而讓荷蘭人出任前場自由人,游弋在箭頭人物身后以銜接中前場,并用邊鋒奧維馬斯與“冰王子”輪番換位。在當時平行“442”一統(tǒng)英超的大背景下,這種戰(zhàn)術嘗試很快收到了成效,“槍手”不但一改難看的1∶0主義,還在1997/1998賽季奪得了英超冠軍。盡管博格坎普因傷僅打了大半個賽季,但他已經完成了從射手到球隊靈魂的華麗轉身。在國家隊中,蕭規(guī)曹隨的希丁克和里杰卡爾德也不再將其定義為得分手——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歐洲杯上,博格坎普進球總共只有三個,助攻卻有七次,從射手到組織者,其轉型相當成功。
荷蘭人也非十全十美,逐漸衰退的體能和恐飛癥令他在30歲后狀態(tài)下滑,而他逐漸增多的紅黃牌也降低了被當作戰(zhàn)術核心的持續(xù)性,亨利等人的上位更使其地位下滑。但是,“冰王子”非但沒有人老珠黃,反而再次完成了從影子前鋒到板凳席頭號終結者的蛻變,在亨利、皮雷和維爾托德等人好勇斗狠、殺得興起時,替補出場的他早已在板凳上洞悉戰(zhàn)局,出場后往往一次精妙的助攻或者射門便可解決戰(zhàn)斗。最經典的案例莫過于2006年4月15日的“博格坎普日”,即將37歲的他在第72分鐘替補出場,四分鐘后就助攻皮雷得分,緊接著又在最后時刻吊射得手,幫助球隊以3∶1大勝西布羅米奇,同時繼續(xù)保持著對聯(lián)賽第4名托特納姆的緊追之勢??粗惡笙蚯蛎允疽?,面龐是如此的淡定,完全是歲月的積淀和智慧的累積。
定位球依舊犀利
在意甲賽場上,同樣有著一批與博格坎普相類似的鋒線老將,不論是巴喬、佐拉、西格諾里還是基耶薩,其職業(yè)生涯和巔峰狀態(tài)之長久都不遜于荷蘭人。從位置上看,上述諸人20歲前后多半也是沖殺在前的先鋒官,與后衛(wèi)和守門員斗智斗勇如同家常便飯,在30歲前后,上述諸人無一例外地遭遇過重傷:巴喬的膝蓋韌帶前前后后被縫過幾十針,不少比賽只能在打封閉后拖著全無知覺的右腿上場;佐拉因養(yǎng)傷和主教練斯卡拉鬧翻,并被斯托伊奇科夫取代而遠走英倫;西格諾里因重傷淡出拉齊奧主力陣容,被迫在1997/1998賽季冬季轉會時離開羅馬城;基耶薩在2001年10月的那場重傷,不但斷送了他最后一次為國征戰(zhàn)大賽的機會,內外交困的佛羅倫薩也因失去主心骨而凄慘降級……靠著靈感在意甲揚名立萬的技術尖子們,重傷后身體機能和反應速度下降,在一對一中不再具備優(yōu)勢,該如何是好?
萬幸的是,他們除了有精確的腳法外,還有爐火純青的定位球技術。佐拉是意甲單賽季直接任意球破門的紀錄保持者,巴喬和西格諾里以極強的欺騙性和刁鉆的角度而著稱,基耶薩則有驚人的速度和力道,在球隊打不開局面時,定位球絕活往往可以解決戰(zhàn)斗。只要身前有一位高大中鋒,這一招數(shù)往往屢試不爽,意大利四大常青樹完成轉型的同時,也成就了蘭杰拉、塔雷、克魯斯和博格達尼等一群長人。
意甲也有托瓦利埃里、普羅蒂等大器晚成的老來俏,但兩人只在小球隊火了一個賽季便偃旗息鼓。除了歲月不饒人外,兩人射術固然精湛,但技術卻只是中上水準,加之意甲同類型射手如過江之鯽,更新?lián)Q代頻率居高不下,兩人沒有能通吃不誤的絕活,淹沒在大浪淘沙之中實屬必然。
從巨無霸到擺渡人
技術型球員有著活到老吃到老的腳下優(yōu)勢,對于習慣用上三路解決問題的高中鋒而言,衰老往往意味著失業(yè)。縱觀世界足壇,能在30歲后依然活躍在頂級聯(lián)賽中的力量型中鋒,僅巴蒂斯圖塔、比爾霍夫和托尼等寥寥幾人。力量和速度的缺失導致了對方后衛(wèi)盯防的負荷下降,而本身偏單一的進攻手段又極易被對手吃透,產量直線下降不說,在球隊中的定位也尷尬之極。巴蒂斯圖塔在羅馬稱雄意甲后僅兩個賽季,就從絕對主力滑落到板凳席,意大利土產的力量型中鋒拉瓦內利雖然在英超風光過一個賽季,但那只是個人數(shù)據(jù)和腰包的膨脹,米德爾斯堡被提前打回英甲后,拉瓦內利也自此告別了主流視線。至于那位在畢爾巴鄂競技隊充當了11年頭牌前鋒的烏爾塞斯,也難避免在職業(yè)生涯末年被球隊放棄,淪落到荷甲討生活。
大齡力量型中鋒身價縮水至斯,為何仍有球隊趨之若鶩?究其原因,不外乎高舉高打也是戰(zhàn)術套路的必要補充,關鍵時刻仍可依賴老將們上場沖鋒,在某種意義上,這些老家伙的存在就是威脅。即便他們無法像年輕時那樣,直接擠開后衛(wèi)用頭或腳完成射門,也可以完成一次空中或者地面的停球和擺渡,身大力不虧畢竟是硬道理。從精神層面講,力量型射手的存在也很有意義,用最男人的方式將皮球砸進對手球門,對全隊的士氣都是莫大鼓舞。蒙特拉的見血封喉與巴蒂的雷霆重炮,從視覺效果上無疑后者更勝一籌,而能堅持到三十多歲的力量型射手,多半也是勤勉敬業(yè)的典范。希勒多次頭破血流仍帶傷作戰(zhàn),對紐卡斯爾聯(lián)隊士氣的激勵比羅布森苦口婆心的勸說要管用得多。
機會主義射手的末日
機會主義射手的轉型最為艱難,踢法最單一、用途最有限的搶點型射手的晚景往往很凄慘,委身于低級別聯(lián)賽糊口幾乎是逃不脫的宿命。曾經在安菲爾德被球迷頂禮膜拜為“上帝”的福勒,自轉會利茲聯(lián)隊以降,曼城和加的夫一家不如一家。不過,也有不挑食且高產的高齡機會主義射手,那便是為職業(yè)生涯1000球之目標而奔走于歐洲、美洲、亞洲甚至澳洲的“獨狼”羅馬里奧。
1994年世界杯上,羅馬里奧完全是一臺只負責臨門一腳,罔顧其他的終極殺器,傳球有鄧加、萊昂納多和毛羅·席爾瓦,策應跑位有他的鋒線黃金搭檔貝貝托,他只需要在恰當?shù)臅r間出現(xiàn)在恰當?shù)牡攸c,用恰當?shù)哪_法碰一下皮球的恰當部位即可。1997年的美洲杯和法國杯四國邀請賽上,剃了個大光頭的“獨狼”卻用另一種方式演繹了自己的神奇,他依然是一副懶洋洋不愿跑動的樣子,但卻用更加精巧的方式懲罰了對方天真的防守思維,那就是一腳傳球和做墻。有羅納爾多風馳電掣的帶球速度,以及德尼爾森匪夷所思的踩單車過人,轉型為二傳手和第二梯隊終結者的羅馬里奧自然樂得看后輩撒歡瘋跑,“羅羅組合”幾乎將當時所有的頂級防線玩弄于鼓掌之間。但一年后,羅馬里奧含淚傷別法國世界杯,一段佳話只能成為球迷依舊心馳神往的傳奇。
AC米蘭的英扎吉如今同樣在演繹著傳奇,盡管他的技術能力遠不如羅馬里奧細膩,但意大利人卻用勤能補拙的方式完成了另一種轉型,那就是不惜體力地往返奔跑,扯散對手防線。這種枯燥乏味且廣種薄收的方式,往往被射手們視為畏途,但一名年已35歲卻依然如25歲般活力四射的英扎吉,難道不是垂垂老矣的紅黑軍團所急需的新鮮血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