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慢性非結(jié)石性膽囊炎;疏肝理氣;柴胡疏肝湯
中圖分類號:R575.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6—0017—01
筆者自2000年~2005年運用中藥疏肝理氣法治療慢性非結(jié)石性膽囊炎48例,取得一定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觀察病例為2000年1月~2005年1月本院確診為慢性非結(jié)石性膽囊炎病人共6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48.5歲。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23~75歲,平均49歲。2組病例性別、年齡等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1)有膽絞痛病史或右脅疼痛史1年以上,有上腹飽脹、厭油、暖氣等癥;(2)實驗室檢查:肝功能、黃疸指數(shù)、轉(zhuǎn)氨酶有不同程度異常;(3)經(jīng)B超檢查確診為非結(jié)石性膽囊炎征象。
1.3臨床表現(xiàn)右脅疼痛或連及肩背,胸悶心煩,上腹脹、暖氣、納差、厭油、惡心嘔吐、口苦干、食后腹脹、大便稀溏或秘結(jié)不爽。舌紅苔白,脈弦細。
2治療方法
2.1治療組柴胡疏肝湯加味,處方:柴胡1fUCraAsZAM4M7NSFN7uPuaMDustsOza0z8ghuKNqxI0=5g,枳殼12g,郁金15g,川楝子12g,白芍15g,川芎15g,延胡12g,虎杖15g,醋香附12g,青皮12g,丹參15g,甘草6g。加減:氣滯明顯加木香、砂仁各6g,脾虛明顯加黨參、焦山楂、炒萊菔子、雞內(nèi)金各15g;大便秘結(jié)加大黃10g,厚樸15g。每日1劑,日煎3次,分3次口服,每次加水300ml,煎20min,取汁150ml。
2.2對照組口服消炎利膽片(云南金柯制藥有限公司)6片,每日3次;多酶片2片,每日3次。
2.3療程2組病例均14d為1療程,治療1療程后觀察療效。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jié)果
3.1療效標準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各項化驗檢查指標恢復(fù)正常;好轉(zhuǎn):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或減輕,各項化驗檢查指標恢復(fù)正常;無效:治療后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各項化驗檢查各項指標無明顯好轉(zhuǎn)。
3.2治療結(jié)果 見表1。
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xué)處理2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4討論
慢性非結(jié)石性膽囊炎以右脅疼痛為主癥,屬于中醫(yī)“脅痛”范疇。柴胡疏肝湯具有疏肝解郁,理氣止痛作用。柴胡苦平人肝,條達疏發(fā);川楝子、枳殼、郁金、虎杖調(diào)中和胃,加強解郁除脹之效;黃芩苦寒人肝膽,清熱共調(diào)升降之樞機;白芍養(yǎng)血斂陰柔肝與甘草合用緩急止痛?,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柴胡、黃芩等藥有增加膽汁分泌及松馳oddi括約肌作用,能降低膽汁黏稠度。具有較好的利膽作用,還對腸道的多種桿菌有抑制作用,黃芩可抑制痢疾桿菌,丹參煎劑濃縮液體外對大腸、傷寒、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慢性膽囊炎的治療有較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