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療;毒副反應;中醫(yī)治療
中圖分類號:R2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6—0060—01
化學藥物作為惡性腫瘤的內科治療手段,運用廣泛,有著廣闊的前景,但因藥物的毒副作用大,或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常出現一些嚴重的毒副反應,而影響化療療程的順利進行。筆者自1989年以來,對40余例惡性腫瘤患者接受化療后,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結合臨床癥狀進行中醫(yī)辨證施治,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F就化療后毒副反應的中醫(yī)治療作粗淺探討。
1臨床證治
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主要表現為:胃腸道反應,骨髓造血機能抑制,肝腎損傷,心肌損傷及皮疹等。
1.1胃腸道反應癥見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納呆等,系化療藥物損傷脾胃,脾胃升降失常,清濁運化失司所致。治以調和脾胃,升清降濁,培補脾胃為法,方以補中益氣湯加減。化療前后配合西藥滅吐靈、嗎叮啉等以止吐。方中重用黃芪、太子參益氣健脾以托毒,輔以制升麻升清陽,當歸、炒柴胡、陳皮以疏調氣血,白術以化濁醒脾,共達健脾和胃,升清降濁之效。嘔吐甚者,加半夏、蘇梗、川黃連、波蔻等降逆止嘔之品;腹痛甚者,加香附、元胡、烏藥、佛手等行氣止痛之品;腹瀉甚者,加苡仁、豬苓、澤瀉等淡滲利濕之品。
1.2骨髓造血機能抑制主要表現為頭昏、目眩,乏力,面色萎黃或蒼白,氣短,納少,皮下瘀斑或瘀點,舌淡,脈細無力。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系化療藥物損傷脾胃,氣血化生乏源所致。治以益氣養(yǎng)血,健運脾胃為法,方以八珍湯加味,同時口服促白細胞生成藥物,如肌苷、利血生、鯊肝醇等。方中以太子參、白術、茯苓益氣健脾,熟地、當歸、杭芍補血養(yǎng)陰,川芎行氣運血,共達益氣補血之效。氣虛甚者,可加黃芪、黃精等益氣健脾之品;納差者,可加山藥、扁豆、豆蔻等健脾運脾之品;血虛甚者,可加阿膠、枸杞,元肉等補血養(yǎng)肝之品。
1.3肝腎損傷癥見尿少,腰酸痛,脅痛,口苦,皮膚目珠黃染等,血液檢查可見蛋白(主要是白蛋白)減少,谷丙轉氨酶增高,尿素氮、肌酐增高。系化療藥物損傷肝腎,灼傷陰精,肝失疏泄,濕熱毒邪蘊結于肝膽所致。治以清利肝膽、滋補肝腎為法,方以一貫煎合茵陳五苓散加減,配合口服保肝藥物如聯苯雙酯:肝血寧、維生素c等。方中以生地、麥冬、沙參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