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市”如同股市,“普民”如同股民,神話破滅后殊途同歸,套牢的總是成千上萬的散戶。在一個充塞投機的投資領域,總待有人提著一桶金全身而退,眾生方才如夢初醒。
普洱,不一樣的股市
普洱與股市,這兩個原本不相干的投資領域,現(xiàn)在卻宛若一對兄弟。2007年,股市進入大漲的時候,普洱茶市也開始了極速奔跑。
短時間內,普洱坐上火箭,茶價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瘋狂增長令人目瞪口呆。在廣東茶市,老牌“大益”“7542”批號從去年的4000多元一件漲至8000多元,很快升至12000元、18000元、22000元,甚至上演了一天之內三次提價的神奇。
面對火熱的普洱行情,收藏者越來越多,賣掉寶馬車與抵押房產貸款投身普洱這樣的新聞不絕于耳,這就是普洱茶的“末日瘋狂”,普洱財富神話的風頭甚至一度蓋過股市。
2007年5月30日印花稅一夜提升,股指應聲而下,至今仍在動人心魄。在5月,高位運行的普洱茶也飛流直下,普降20%至50%。普市也越發(fā)充滿變數(shù)。
普洱與股市,上下運行表現(xiàn)出了如此之多的共性,事實上,“開盤”、“莊家”、“散戶”、“建倉”、“拋盤”、“崩盤”、“被套”,這些股市用語在普洱茶市流行已久。
用炒股的方式炒普洱,這在茶界不是新鮮事,人們現(xiàn)在顯然習慣于用股市的思維分析普洱,普洱儼然深市、滬市之外的第三個股市,由此,我們可以將投身“普市”的那些資本追逐者們形象地稱為“普民”。
幕后推手
炒作,可以說是普洱茶從默默無聞走向名聲顯赫的重要推力。從云南省茶葉協(xié)會秘書長鄒家駒到一些普洱茶廠家,現(xiàn)在都坦言普洱茶原本確是邊銷茶、平民茶。
當然,“平民茶”的出身并不能否定普洱茶在降脂、降壓以及減肥方面具有一定功效,“越陳越香”也確實是傳統(tǒng)定義上的優(yōu)質普洱茶區(qū)別于龍井等綠茶的特殊魅力。
也就是說,充其量,普洱茶只是一種保健性能較好的茶飲。但問題是,上述概念從一開始就被一些炒家甚至一些淪為“企業(yè)代言人”的專家們人為地無限放大,甚至神化。
先是馬幫聲勢浩大進京再現(xiàn)“茶馬古道韻味”,后是100克“宮廷普洱茶”在廣東拍賣出16萬元的天價;此后,各色馬幫行動與“高潮迭起”的普洱茶拍賣層出不窮。到今年初,更有一支龐大的恭迎隊伍進京迎接一塊百年宮廷普洱榮歸普洱故里。
在一輪輪的馬幫秀、專家發(fā)言、明星代言、慈善秀以及拍賣表演后,由地方政府與企業(yè)聯(lián)手的一次次強勢宣傳硬是把一個好端端的大眾茶飲敷上了過度的“文化”色彩,弄成了“茶中古董”、穿上了“皇家金縷”、說成了包治百病的“靈芝草”、變成了潛力無限的“收藏品”。
到這個程度,普洱茶也就失去了茶的味道了,一個原本讓人靜心清氣的茶飲,最終淪為了一個讓人物欲膨脹的金融工具。
擊鼓傳花
“大益”是勐海茶廠的知名品牌,身處三級市場一線的王明向記者介紹了他所了解的炒作情況。
“一級代理以少則一千萬元,多則三千萬元向廠方買斷經(jīng)銷權,控制貨源,然后向二級代理發(fā)貨。”王明說,“一邊,一級代理控制發(fā)貨節(jié)奏與數(shù)量,一般先發(fā)貨20%;另一邊,二級代理開始發(fā)展三級代理,三級代理又發(fā)展散戶?!?br/> 一級代理也就是王明所認為的“大莊家”,這批人多來自福建、廣東,“第一批貨發(fā)出去后,莊家再通過親信以高價回收,制造漲價與缺貨的假象,這就是捂盤,通過控制發(fā)貨節(jié)奏與數(shù)量,茶價在最終流向終端市場的環(huán)節(jié)中一輪輪被抬升。”
第一批貨到了散戶手中,很快又被抬價收走,必然吸引更多的散戶追加資金跟進。當茶價到了莊家所認為的高點時,散戶以及吸引的資金也到了一個龐大的支撐面,莊家有節(jié)奏的“拋盤”開始。
王明介紹,莊家“拋盤”也掌握節(jié)奏,絕不能動作太猛讓市場提前發(fā)覺,導致崩盤或者計劃夭折,“等莊家把所有貨拋空,三級市場的價格還在漲,散戶一跟進就發(fā)現(xiàn)無人接盤了。”
“普市”中的這種把戲最初尚且還有普洱茶的實物流通,后來甚至炒作普洱茶的期貨。
王明說,“新茶未上市,炒家就開始炒作訂單,白條代替實物,操盤方式如舊。在那個時期,拿到茶就意味著拿到了暴富的機會,誰去考慮茶的品質?”
事實是,普洱茶的夏茶,民間也稱雨水茶,茶味較淡,口感沒有春茶好,價值相應也就降低,“莊家心知肚明,問題是一些三級代理,尤其是散戶本身就是半路出家,根本不懂?!?br/> 茶是會說話的,喝到嘴里就知道好壞了,等新茶一上市,三級代理一喝就傻眼了。
問題是,誰都知道泡沫存在,聚集到一定程度等待的只有破滅。誰都知道在這樣擊鼓傳花的瘋狂追逐中,狂熱的棒槌隨時會擊破緊繃的鼓面。但每個人都幻想自己是幸運兒,在風險的接力棒中,誰都認為自己是劉翔,可以跨過風險的欄桿,將手中的“白條”或者不知茶品幾等的現(xiàn)貨傳給下一站接力者。
無情的是,“普民們”最終還是體會到股民“別人一買就漲,我一買就跌”的困惑,且直接跌停。
“普洱茶證券化,價格和市場脫節(jié),必有今天的下場,這是一次價格的理性回歸。你想想,成本三四十元一公斤的生茶賣到七百多元,正常嗎?!”云南省茶葉協(xié)會秘書長鄒家駒說?!斑@次暴跌,長遠角度利大于弊,將警醒投機行為與部分企業(yè)的短視做法,有利于還原普洱本質,促進普洱產業(yè)健康發(fā)展?!?br/> 當然,一如目前投機心態(tài)仍舊偏重的股市,“普市”很多問題的解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之前,我們只有銘記:“普市”有暗礁,投資需謹慎?!?br/> (歐陽清薦自《人民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