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孩子;俗氣;凈土
你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別人請客,讓父母把孩子也一同帶去。有的父母生怕“吃虧”,一遍又一遍地對孩子說:“多吃點兒,不吃可白不吃,反正不是咱們掏錢。”這對于大人來說有時像句玩笑話,但對孩子這么說就很不合適,這會給他們造成一種印象,吃自己不花錢的東西就得多吃,否則就虧了。貪圖小便宜的念頭就會在不經(jīng)意中產(chǎn)生了。
孩子吃完了冰激凌,媽媽叮囑道:“別亂扔,讓別人看見了得罰款。”當他們繼續(xù)向前走了一段后,媽媽又說:“可以扔掉了,這兒沒人?!逼鋵嵐は渚驮诓贿h的路邊。這給孩子傳達的信息是,如果不讓人看見就可以隨便扔東西。這樣孩子怎么能養(yǎng)成維護公共場所衛(wèi)生的好習慣呢?這樣當著人一套、背著人一套又算是什么呢?
孩子要小學畢業(yè)了,想買些紀念品送給好朋友留紀念。面對這種純真的感情,有的家長說:“留什么紀念,以后各走各的了,誰也用不上誰!”這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印象是,只有能夠用上的人才有交朋友的價值,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利用的價值而不存在什么友誼。
有的家長回家會經(jīng)常當著孩子的面說:“這年頭,不送禮什么事都辦不成……”到了過年,會對孩子說:“給你們老師送點禮品去,這樣他能對你照顧一點?!痹谀承┘议L看來,似乎不送禮品孩子就會被列入另冊,但送禮品也并不是為了感謝老師對孩子的辛勤培養(yǎng),而是要從“送”這個舉動中得到些“好處”。
別人家長給孩子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新書包,孩子回家向父母轉(zhuǎn)達了這一“消息”,有的家長理直氣壯地說:“別人孩子有的,咱孩子也得有,咱買個更好的?!毕乱淮?,孩子還會故伎重演。孩子之間的互相攀比之風就是這樣盛行起來的。
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學習好不好沒有多大關系,大學畢業(yè)也未必能賺大錢,你以后最好能找個可以賺大錢的工作?!焙⒆訌闹忻靼?,上學讀書并無大用,能賺錢才是真的,錢才是世界上最值得追求的東西。
小朋友打架了,孩子想上去勸架,媽媽卻一把拉住他說:“又沒你的事,你管那么多閑事干嗎?”孩子開始意識到,不是自己的事不用管。
父母們有時是不經(jīng)意地說出這些話,也有時是在有意地“啟發(fā)”孩子。雖然我們不能要求每個父母都那么完美無缺,但在面對您的孩子時,說話、做事都應留點兒神。因為在許多情況下,父母心中的自私、世俗、虛榮會“遺傳”給下一代。您也許會說,我告訴孩子這些,是讓他多了解社會,以后不會吃虧上當。父母確實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孩子去了解社會、適應社會,但請您在孩子還沒有完全步入社會之前,允許他們保留些純真的天性,給他們的心靈留一片凈土。當有一天他們長大成人走入社會時,他們會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適應社會。
別讓孩子從小就變得那么俗氣,因為那不應該屬于他們。
?。ㄗ髡邌挝唬汉笔楆柺衅叻酵哆f局10號信箱農(nóng)墾局。電郵:jopvcvk@vip.163.com)
編輯/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