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我在研究工作中經(jīng)常能接觸到一些對孩子進行的心理測驗或調(diào)查,有很多調(diào)查涉及了是否認同自己孩子身份的問題,比如:“你愿意做孩子還是愿意做大人?”很多孩子的回答是不愿意做孩子,愿意做大人,他們希望自己快些長成大人。
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做孩子不快樂嗎?是今天的孩子們出了什么問題,還是我們的教育有了什么問題?
今天的孩子們的課業(yè)負擔比以前重了很多,這是他們不喜歡做孩子的原因嗎?我們姑且算是一個原因吧,但有一個事實,是那些迷戀游戲的孩子告訴我們的:當一個孩子網(wǎng)絡(luò)游戲時,游戲中的“任務(wù)”比老師留給他的作業(yè)要難很多、要花更多的時間,要竭盡他所有智慧和體力方能“過關(guān)”,而他們卻樂在其中,這一刻,他們更愿意做孩子。
那么,我們可以再深挖下去,問問孩子為什么喜歡做大人。
在孩子眼里,大人能做很多小孩子不能做的事,大人可以管小孩子,而小孩子不能管大人;大人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小孩子卻不行,只能做老師和家長要他做的事??磥碚n業(yè)負擔重只是一個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們覺得自己和大人不平等,覺得自己不自由。
對孩子來說,這是個無解的難題,他們不能跟大人平等,不能自由生活,因為一切都是大人安排的。而對我們這些大人來說,能做什么呢?那就是重新認識兒童。
兒童是什么呢?這一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回答,“花朵”、“祖國的未來”、“我的希望”、“種子”……我們都有自己的理解。說“花朵”者,他們一定覺得孩子可愛,說“祖國的未來”者,則把社會責任賦予了他們,說“我的希望”者,則可能是把自己的期許轉(zhuǎn)給了他們,說“種子”者,則可能認為孩子可以傳遞香火……
對兒童有什么樣的認識,就會有什么樣的教育行為。
一個四歲的男孩,在幼兒園“我最希望發(fā)生的事情”的談話中說:“我最想讓我家的鋼琴被人偷走,我就不用再練琴了?!蹦切┌褍和斪鳌拔业南M钡募议L們聽到這話會很不順耳,甚至覺得這孩子太不可教了。
再比如,有的幼兒園從小班就開始進行速算教學,他們一定認為,將來是充滿競爭的社會,自己園中的孩子們?nèi)绻豁槕?yīng)這樣的潮流,多學一些東西,那么,孩子們的家長就不會買幼兒園的賬。因此,有的教師會對不聽話、不學習的幼兒進行批評。這樣的幼兒園一定認為孩子從小就要肩負未來。
所有這些認識都不能說不對,但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兒童是人”。
“兒童是人”這個命題看來沒多少意義,其實非常不簡單,它是構(gòu)建科學兒童觀的基本點,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塊基石。
兒童也是人,人有什么特性,什么權(quán)利,兒童就有什么特性和權(quán)利:人不是石頭、樹木,他應(yīng)該具有自由性、選擇性和創(chuàng)造性,兒童也應(yīng)該一樣;現(xiàn)代社會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其尊嚴,那么兒童也應(yīng)該一樣;人是自然的存在,人類的天性只要不違背道德和法律,都應(yīng)該被允許,兒童當然也一樣!
那我們就該看一看,我們做到了嗎?
首先,今天的信息化、城市化使兒童與自然的距離愈來愈遠,“為未來作準備”的教育使兒童今天的生活成為遙遠未來的犧牲品。童年是自然的賦予,忽視童年自身的價值,剝奪兒童享受童年的樂趣,就是剝奪兒童的天性,就是對自然人性的扭曲,對自然規(guī)律的踐踏。
其次,我們真的做到和孩子們平等相處了嗎?隨著聯(lián)合國《兒童權(quán)利公約》的頒布,把兒童看作是權(quán)利的主體,體現(xiàn)了當代對兒童更高水平上的尊重和對兒童更深刻的認識,是科學兒童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我們的課堂上,孩子們從來都是被動的接受者,是執(zhí)行者,他們沒有主動權(quán),說了話不算數(shù),只有老師或家長點頭才行。他們沒有多少自由,活動的范圍是在家長和老師指定的圈子中進行的?;蛟S我們覺得孩子們經(jīng)驗少,知識不足,他們不該有選擇的權(quán)利和自由,但這就是我們剝奪他們選擇權(quán)和自由的理由嗎?我們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應(yīng)該還有吧,只要我們切實認識到兒童也和我們一樣,有做人的各種權(quán)利和自由,那么我們就能想到別的辦法,避免粗暴地剝奪孩子們做人的權(quán)利!比如,我們是不是可以更多地充當一個參謀的角色,做一個和藹的指導者,把做人的權(quán)利和尊嚴還給孩子們。
愿我們時刻牢記,孩子也是人!
(作者單位系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