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榮
“街(音gai)子”就是集市。在云南,它就叫街子。錯落有致的街子裝扮著云南大地,見證其歷史,彰顯其獨特的神韻。
街子是大地的彩衣
“街子”通常午前聚集交易、日落而散,每五天趕一次。它在云南最早出現(xiàn)在元代。
云南街子有三種類型:首先是有集鎮(zhèn)的街子。2004年,我在文山馬關、硯山的街子上,見到每一條小街巷都有明確的“分工”情況,賣涼席的不會到賣炭的地方去,露天理發(fā)的不會到修補的地方去。集鎮(zhèn)街子雖然在街子天非常熱鬧,平時卻十分冷清,但這種情況在逐漸減少,尤其是縣城,因為經(jīng)濟發(fā)展的原因,每天都有“市”了,街子天的稱謂在這些地方已經(jīng)逐漸消失。
其次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廟會街。實際上,云南各民族的節(jié)日本身就是街子,而且更為熱鬧。這種街子每年一次,一般3至5天,不僅本地人前來,外地人也前來,可謂交流與交易的盛會。著名的大理三月街就是如此。
還有就是不能忽視的“露水街”。云南山脈眾多,交通不便,加之山區(qū)住戶零散,人口較少。這些地方的人們要到集鎮(zhèn)去趕街,往往有幾十公里的山路,徒步前往十分遙遠,于是“露水街”應運而生。
游走在這些街子之間,不難看出,正是因為有了街子,大地披上了彩衣,大山有了靈動,人們有了向往。實際上,街子的功能,交流大于交易。試想一下,在農耕時代,由于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形態(tài),人們可以不進行交易,但人們不可能不交流。對于那些在深山里面獨自居住的人們來說,不到街子上與人交流,那意味著什么?
錯落有致的街子
街期,就是云南人所稱的“街子天”。街子有著固定的開市日期,日期多由民間約定俗成或規(guī)定沿襲而來。
各地區(qū)的街子在空間分布和時間安排上一般都錯落有致,以便周圍的商人、百姓能依次趕街,人們把這種趕街方式稱為“趕轉轉街”,尤其是一些專門做小本生意的人。
早街,有的地方也叫上街子。主要在滇南西雙版納等傣族地區(qū),大概是由于天氣炎熱的緣故,從元代開始,傣族婦女在天剛亮的時候就匆匆入市,太陽剛出,露水還未干就完成交易,人去市空。2002年和2003年冬天,我剛到西雙版納勐臘,森林孕育的晨霧直到中午才能散去。在嘀嘀嗒嗒由晨霧構成的樂章里,在晨霧構成的隱約與詩意里,在熱帶植物構成的神秘與夢幻里,傣族小姑娘們婀娜著身影,擔著竹籮,就靈動起來了。這就是傣族人民的趕擺。冬天的清晨是涼的,街子卻是熱鬧的。我隨著人流前去,街子里已經(jīng)是人頭攢動了。人們從四周的村寨和森林里聚集于此,進行交易,然后再散去,日復一日,構成小城最世俗也最壯觀的一景。街子里什么都有,你想得到的和你想不到的都會在這里展現(xiàn)。用桶一樣粗的竹罐腌制的南臘河的魚味道香正,各種干巴散發(fā)著歲月留下來的恒久香味,野芭蕉在流動著紫色的生命之光,小竹籠里是一些奇形怪狀的小鳥,各種叫不出名的野菜到處招惹你的眼……這里充滿著傣族的味道,芳香而神秘。在竹籮和芭蕉葉構成的市場底色上,生活的樂趣和滋味盡量顯出。這是屬于森林的滋味,這是屬于水的滋味,這是屬于生活在森林中及水邊的水的民族的滋味。當陽光穿過層層疊疊的熱帶棕櫚植物留下些光斑的時候,趕擺的傣族婦女們又悠閑地往回走,走進那竹林掩映的詩意的竹樓里,走進雞犬相聞的寧靜生活里。
午街,有的地方也叫下午街、下街子。在云南廣大地區(qū),由于趕街的來自四面八方,尤其是大山深處,因此,一般要到正午時分才能聚齊開市,然后直到日落西山,才市盡人散。但還有一些季節(jié)性的下午街,比如夏天的菌市。夏天的街子,菌市是重要的一景,無論南北皆然。菌子多在上午上山去采,下午才能到達街子,往往是整條街都賣菌子,彼時人群流動,很是熱鬧,也頗見地方特色。硯山的菌市就是如此。向晚的一條街道上,賣菌子的鄉(xiāng)村小姑娘從各式各樣的背簍里取出用芭蕉葉或蕨類植物保護的菌子,擺滿一街,街道上彌漫著泥土和菌子的芳香。我對菌子不是那么有研究,只能認出10多種,比如雞樅,這是做為云南人應當知道的,否則會是個笑話,比如牛肝菌,比如雞油菌,比如青頭菌等,不勝枚舉。
夜街子,有的稱之為夜市?,F(xiàn)在,很多地方都有夜市了,但主要還是小食攤和燒烤。過去,劍川沙溪、甸尾存在過真正意義上的夜市,也就是白天街子上沒有人,但夜幕降臨時,人們從四面八方帶著貨物前往,照明當然是松明。這樣的街子我沒有親自體會過,具體情況如何,則不得而知。昆明也曾有“云津夜市”的說明,據(jù)說在清代還是八景之一。有人寫過:“云津橋上望,燈火萬千家。問夜人沽酒,尋店客系槎。城遙更漏盡,月圓市聲嘩。破曉闌游興,疏鐘傳太華?!?/p>
街子上特殊的計量方式
街子上,云南各地區(qū)各民族以店鋪和攤點貿易為主,這與內地相比,除了在交易商品和貿易發(fā)展水平上有所區(qū)別外,似乎沒有更多的特殊性。
云南歷史上還出現(xiàn)過“默市”的特殊情況。時間不遠,50年前就存在著。金平、綠春、勐臘等地的拉祜族支系,也就是苦聰人,往往將自己的物品——打獵獲得的獸皮或其他山貨放在路邊,自己躲在附近,等待進山的外地商人。如果有人相中其山貨,便隨意放下一些鹽、布匹、鐵制生產(chǎn)工具或其他日用小百貨,帶走他們的山貨,便完成了交換過程。這種交換就被稱為“默市”。直到今天,在街子上,很多民族的同胞在街子上出售自己的物品時,常常對顧客說:“你隨便給一點!” 因為他們羞于言商,對自己的物品交由對方?jīng)Q定價值。這一種社會經(jīng)濟現(xiàn)象,包含著很多歷史的細節(jié),值得人們認真研究。
云南十八怪中就有“雞蛋拴著賣”,指云南人尤其是哈尼族等民族,把雞蛋用稻草包成一串出售。其實像這樣的計量方式在云南全省各地的街子上都存在著。一般情況是這樣的:雞蛋、鴨蛋和水果等容易計數(shù)的物品常常是數(shù)著賣,也就是一個多少錢或一打(十二個)多少錢;麻子、松子、瓜子、豆子、米花子以及橄欖、楊梅等不易計數(shù)的,交易量不大的,通常是用碗或口缸計量,也就是一碗一碗地賣,有時也用手一把一把地抓著賣;大米、麥子、玉米等需大量交易的,則使用較大的碗或者“斗”(一種木制量器)計量,通常稱為多少碗或多少升,現(xiàn)在已用秤稱量——但在2003年12月,我在會澤的市場上還見到專門賣斗的攤點,說明它還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干辣椒、干柿餅等則是一串一串數(shù)著賣;菌子等以籃子或一小堆為單位賣;柴薪則一背或一馱地賣,松球則是一口袋一口袋地賣;豆類、煙絲、野果等,在西雙版納、思茅、紅河等南部的街子上,多用芭蕉葉分成一小堆一小堆地擺著;雞、鴨則大體依據(jù)肥胖以只論價,等等。
泛著白光的貨幣“活化石”
“值一頭豬錢?!薄爸狄簧族X?!边@是在云南街子上經(jīng)常聽到的話語,它反映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是把“豬”和“米”作為當?shù)亟灰椎牡葍r物,同時也說明“豬”或者“米”在當?shù)厣钪械闹匾匚?。這當然是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狀況,如果在50年以前,在生活中占有這樣重要地位的還有“鹽”。
貝幣在云南使用時間最早也最長。在滇池地區(qū)一些春秋戰(zhàn)國時的墓葬中,就出土了約25萬枚原產(chǎn)于印度洋暖水沿岸地區(qū)的環(huán)貝,當時,它只是一種財富象征,并不是貨幣。到了唐代,南詔作為一個強大的地方割據(jù)政權將其疆域擴展到緬甸北部地區(qū),因而與南亞諸國有了密切聯(lián)系,原在南亞、東南亞地區(qū)流通的“海貝”貨幣流入云南,并逐漸形成云南流通的貨幣。當時,以十六枚貝作為一覓的貨幣單位,采用的是十六制進位。其實,直到現(xiàn)在,云南街子上還在相當范圍內采用十六制進位計量,“升”的采用就是明證。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這種古老的貝幣在街子上還有出售。2004年9月,我在金平阿得博街子上見到了它們,它們被用塑料袋裝著出售。這些泛著白光,有著兩個小孔的貝幣,令我無限遐想,它是錢幣的“活化石”!只不過它的功能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了,它已經(jīng)不是貨幣,而是飾品。云南各民族婦女有把各類錢幣穿在身上做飾品的傳統(tǒng),海貝這種曾經(jīng)的貨幣當然是重要的選擇之一。
街子上五彩繽紛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工業(yè)品,它們吸引著所有趕街人的眼球。而這些物品,從勞動成本上來比較,它根本不值種一株稻子的勞動!
由此,我們知道山里人面臨著怎樣的一種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