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熱愛并終生致力于中國研究的非中國人來說,聽到有中國人對她/他說,“外國人不可能理解中國”,或“只有中國人才懂中國”,她/他會多么難受和失望,是可以想象的。這個邏輯,就如“只有我才理解我”一樣,實際上是經不起推敲的。早有哲人說過,最難的是認識自己,我們的先輩就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名句,民間也早有“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之說。是不是我們今天似乎把這些都忘記了?
當然,這里其實也沒有那么絕對的界限,也不能反過來說“只有非中國人才能理解中國”,或“中國人一定不懂中國”,再或“旁觀者必清”。我自己就有這類經歷,滿懷熱情去聆聽國外的權威性的“中國問題專家”演講,卻發(fā)現他們講的不過是些常識而已,有時候是過了時的信息,甚至還可能包含一些“硬傷”。我們往往一發(fā)現這些人說的不外乎是些“常識”甚或還有“硬傷”,就再也不愿意聽下去了。殊不知,對于我們來說,致力于中國研究的非中國人的研究中最有價值的,恰恰不在于某個細節(jié)是否如此準確無誤(細節(jié)對于學術來說當然應該是重要的),而在于他們特有的不同于我們的視角和方法。我前一陣有機會與一些歐洲的研究人員閑談,他們說起最近去美國,發(fā)現美國人研究歐洲,看問題的角度是歐洲人自己很難想得到的,而當他們因此夸獎這些美國同行的時候,對方則謙虛地說,我們美國人自己就從來沒有寫出過托克威爾《美國的民主》這樣的著作來。究其原委,正所謂“只緣身在此地”。
今天,全球化使我們看問題更需要多維度、多視角。而即使沒有全球化,我們也應該從老子(“知者不言”)或蘇格拉底(“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那里繼承點最基本的認知原理?;蛘?,起碼從孔子那里繼承點謙遜精神,“學而不厭”也好,“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币埠?。他說這些,可沒有限定行者的“國籍”。
本期刊發(fā)的顧彬的文章所提到的尷尬、委屈乃至憤怒,大概是許多朋友根本沒有想過的。現在,其實特別需要換位思考,更需要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和將心比心,用孔老夫子的話,最起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這一個問題,也不只是我們自己身上存在。稍微仔細看看今天遍布世界的各類大媒體超大媒體,無知、偏見與狂妄,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甚至不僅存在于國家地區(qū)之間,也存在于各個民族內部,各類群體內部,如果沒有它們,很多實際發(fā)生的沖突,即使有也會小得多吧。
讓讀書和求知成為穿越這些障礙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