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民族在歷史上是一個多災多難的不幸的民族,但是在今天卻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為什么?是靠教育培養(yǎng)出強大的民族群體。孩子放學回家,家長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你今天向老師問問題了沒有?”可見他們的問題意識較強。我們的前人也早有此共識,“學則須疑”就提出了學習中要有問題意識。初中語文第五冊《懷疑與學問》就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懷疑精神與做學問之間的辨證關系,這里的懷疑精神就是問題意識。而現(xiàn)在我們家長大為關注的是“你考試考了多少分?”不僅僅是我們的家長,我們的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考分也顯得過于熱情,而淡化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學生問題意識的嚴重缺失,已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師把自己看成是布道者,將學生看成是知識的容器。由于受中國傳統(tǒng)思想“師道尊嚴”影響,教師被演繹為神圣不可侵犯的角色,學生在課堂中只是居于從屬的、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學習、目標、內容、難度、速度、形式與方法都在老師的控制之中。另一方面學生缺乏信心,害怕在全班同學面前交流,習慣于在課堂上充當被動接受的角色。從上學起,特別是從初中起,學生一直處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中,老師在講臺上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吸收老師所講的東西,成為存儲前人留下的知識的“容器”。
新課程要求教學方式由注重教師的“教”向注重學生的“學”轉變;由注重學習系統(tǒng)化知識向注重學習生活化、整合化的知識轉變;由注重知識的強制性授受向注重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究與建構轉變;由注重個體學習進步向個體學習與集體協(xié)作并重轉變;由注重統(tǒng)一標準向關注個體差異轉變。而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的探究教學能夠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它是實施新課程的有效教學方式。這就是說,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一般課堂教學,由老師設置疑點,提出問題,學生認真推敲問題,提出觀點,組織答案。由于教學過程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學生的學習會留下不少疑點。每一節(jié)課留一點時間讓同學們及時把問題提出來,教師進行有針對性地釋疑,能使傳授的知識更為完善。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要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交流。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害怕發(fā)言過于淺顯或落俗而遭人譏諷,顧慮重重,示以沉默。這時,教師要善于誘導,一開始,即使他們的發(fā)言比較膚淺,缺少深度,甚至有些離題,也不要加以簡單的否定,而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蹲咸偬}瀑布》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教學時,黑板上掛一幅盛開的紫藤蘿圖片。第一步要求學生合上課本,看著掛圖,聽配樂課文朗讀。然后要求學生打開課本,跟著配樂輕聲地朗讀,創(chuàng)造情境,初步感知美文。第二步學生自由朗讀,找出文章中的美詞、美句、美段,鼓勵學生說說認為它美的原因。(提示:1.準確的副詞,生動、形象的動詞、形容詞;2.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3.能反映事物性質特點的句子;4.飽含生活哲理、給人生活啟迪的句子、段落。)學生自選角度、內容品味文中的美點,學生發(fā)言,老師的評點穿插于其中,以多肯定、少否定,勤表揚、少批評為原則。第三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仿寫景物描寫片段,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做到聽、說、讀、寫四位一體。
其次是小組活動,相互質疑。就是分小組活動,先小組內質疑、討論、釋疑,教師巡回指導。組內不能解決的,由代表向全班質疑。要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問題,必須深入地感知課文。這些疑點一般是有代表性的,有一定難度的。通過這些,教師可以及時收集反饋信息,適時查漏補缺。讓一個學生給其他學生提問,不僅能促進其他學生思考,同時也激發(fā)了其他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老師的質疑會更有針對性,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才會更深入、更透徹。例如教《有的人》,初步感知課文后,讓學生質疑。有學生提出:“有的人指哪幾種人,這兩種人有什么區(qū)別?”前一問要聯(lián)系副標題、寫作背景來解答,后一問要結合兩種人與人民的關系(他們對待人民的不同態(tài)度,人民對待他們的不同態(tài)度)來回答,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第一節(jié)中兩個“活”和“死”的不同含義,體會詩人對兩種人的不同評價,分析對比手法的作用,揣摩中心。以上案例的分析,促使學生揣摩、發(fā)掘蘊涵較深的內容,同時,也教會學生如何讀書,學會了咬文嚼字。
再次是辨析問題,觀點撞擊觀點。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意讓教材的觀點與學生的觀點、讓學生的觀點與學生的觀點發(fā)生撞擊,從而獲得更為深刻、全面的認識。《孔乙己》一文的結尾沒有明確交代孔乙己是否死去,而是作者自己猜想孔乙己已死去,誘導學生去思考,明確交代孔乙己死去好,還是猜想結尾好,并說出理由。讓學生討論,辯論,見仁見智,深化理解。一場爭論后,學生認為正是這個猜想性的結尾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使孔乙己更有無窮的悲劇意味。
最后,授之以法,教會學生發(fā)問。一旦動起來了,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一堂課甚至幾堂課都解決不了,這時候需要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在不斷的質疑問難中去體會: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或不需要問,什么樣的問題才有價值,怎樣去求發(fā)展思維,怎樣“于無疑處見疑”,等等。如學記敘文,要從內容和形式入手,作出理解分析,就是要能理解分析記敘的要素、順序、人稱、詳略、結構、中心、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色等。閱讀說明文,要能說出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征,指出說明方法的使用和作用,明確說明順序,分析詞語的準確性。閱讀議論文要從三點入手:一、要有整體觀念,弄清全文結構,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中心論點;二、注意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辨析論征關系;三、注意辨析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有時學生難免會說出個別逾越了“道德底線”,或有悖于正確的價值觀念的想法,這時教師應該說“不”。
學生愛提問題、會提問題,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活力,也為學生的發(fā)展帶來諸多益處。
(徐永玉 江蘇省如東華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