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繼續(xù)這樣寫作,如果我能繼續(xù)做我丈夫最好的朋友和我未來孩子的最好朋友,如果我能成為一名讓中國人快樂跳舞的DJ,如果我能賺多一點錢,把錢捐給老人和小孩、戒毒所、精神病院、環(huán)保局,如果我能開一個不賺錢也不賠錢的唱片公司,開一個不賺錢也不賠錢的出版社,如果我死去的時候孤身一人也不感到孤獨,那么我就是我最理想的女性形象。
——棉棉
很多人誤解溝通的含意,不是在求協(xié)調(diào),而是想爭輸贏。情人的溝通和打辯論賽不同,不能“雙贏”,就是輸。
——吳淡如的愛情叮嚀
“孔子如果生活在今天,他肯定會上電視,不然,像他那樣坐著牛車四處講學(xué),太辛苦了?!?/p>
——廈門大學(xué)教授,通過央視《百家講壇》走紅的易中天說,一個真正希望傳播自己思想的學(xué)者一定不會放過大眾傳媒這個平臺
從市場角度看,“80后”會被“90后”取代,還有可能消逝。
——文化評論家張檸如此認為
在“需要”和“渴望”之間分界,可以很好地考驗一個人的毅力。
——紐約女作家茱蒂絲·萊恩堅持一年不購買生活必需品以外的任何消費商品。在苦行僧般的生活終告結(jié)束后,他將個中酸甜苦辣寫成了一本書——《我一年不購物的經(jīng)歷》
人到世上來一回,權(quán)當(dāng)是赴了一次宴,吃飽了喝足了,舒舒服服地回家去。這是很自然的,有什么不好呢?
——國學(xué)大師文懷沙先生談“死”
你必須在一些,至少一件事情上,讓人知道你很棒。達成這目標(biāo)的方式有多種,比如,你比別人做得好,別人也做得同樣好時,你比別人快,別人也同樣快時,你比別人成本低,別人成本也一樣低時,你比別人附加值高。
——《建立你的公司》一書作者布雷吉說
悄然而逝的時光之中到處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珍貴的東西使人高興一上午,一生,一世。
——張愛玲說
人都是崇高一瞬間,平庸一輩子。
——周國平
我就一直想寫這樣一部有趣的小說,把它限定在一個假想的國度里,人們過的不只是情人節(jié),還有離婚節(jié),要他們都記得自己每一個深愛過的人。
——梁曉聲認為,人有七八十年的壽命,如果能有兩到三次的婚姻,每個人都有重新選擇生活伴侶的機會,生活就將會更加豐富
一旦獲什么獎,事情就非常麻煩。因為再不可能這樣悠然自得地“匿名”生活下去。對于我,最重要的是讀者。至于獲獎不獲獎,實在太次要了。
——村上春樹在解釋自己對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態(tài)度時,坦言不喜歡照相,不喜歡走路時被別人認出來,因為諾貝爾文學(xué)獎一點都不重要
旅程無非兩種,一種只是為了到達終點,那樣生命便只剩下了生與死的兩點;另一種是把視線和心靈投入到沿途的風(fēng)景和遭遇中,那么他的生命將是豐富的。
——米蘭·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