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斌 陳素芳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也是課改中學習方式變革的一個明顯特征。合作學習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他們喜歡和小伙伴們在一起交流和討論問題,用共同的視角觀察事物,用共同的方式探究新知。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知識與技能在合作中獲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合作中培養(yǎng)。但是,我們對合作學習的片面認識以及教育傾向的習慣性,又往往會使合作學習“誤入歧途”,甚至背道而行。我曾聽過幾節(jié)新課程研討課,深感其中隱患重重。這里,我提出幾點思考,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獨立思考是合作學習的前提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充分說明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基礎。否則,不僅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還勢必助長學生的依賴心理。我在聽過的幾節(jié)課中,發(fā)現有一個雷同的教學現象,就是教師一出示問題或某個學生一發(fā)現問題,就直接要求學生交流討論,學生根本就來不及獨立思考,怎能進行有目的的交流,怎能進行有一定深度的討論?只見形式上熱熱鬧鬧,但其成效可想而知。
1.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有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個人”。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也是如此。合作能提升人的能力,能形成集體的智慧,但應以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為前提,才能有針對性地討論,有目的性地討論,才能達到自主學習的要求。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那就是在出現問題后,不要急于組織或要求學生討論,應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參與討論。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最佳效果。
2.鼓勵學生表達獨立的觀點。合作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相互認同、相互接納。合作以獨立為基礎,如果小組成員盲目聽從“優(yōu)生”,如果學生沒有自己的觀點,千人一腔,合作就沒有意義。學生有自己的觀點,這個本身就是價值,不管論證結果是真是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是受益者。
二、共同成長是合作學習的目的
傳統的教學是生隨師轉,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同樣,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一不留神,合作學習就會變成“優(yōu)生”挑大梁,“學困生”跑龍?zhí)椎募俸献鲗W習。合作學習變成優(yōu)生在唱“獨角戲”,難以達到生生互動、互幫互學、共同成長的合作目的。
1.表達和傾聽并重。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也常發(fā)現,教師一宣布討論,學生就“千姿百態(tài)”,合作學習并不見得怎么合作。有的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互不相顧;有的是一言不發(fā),靜當“忠實”的聽眾;有的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東張西望,根本是在“自得其樂”。討論時間一到,教師就指名匯報,這樣合作的“含金量”到底有幾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如何培養(yǎng)?人際交往如何發(fā)展?學習成效能得到多少?因此,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留給每一位同學表達自己看法的時間與機會,還要根據學習小組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以達到互相促進,共同成長的目的。
2.碰撞和溝通同行。如果討論中出現“爭執(zhí)不下”的現象,這是正常的事情,也是好事,有爭執(zhí)才有更大的促進,有碰撞才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一些溝通的技巧,如批評對事不對人,不要急于否定別人的觀點,要去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要多做思考和交流,要多查找有關資料,要尊重事實,形成共識。
3.共享與共創(chuàng)相隨。要引導學生形成資源共享的意識,愿意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識、情感和智慧。合作學習時,要能夠相互啟迪、相互借鑒,能夠整合不同的觀點,汲取彼此的智慧,進而產生新的思想,生成新的智慧,達到共創(chuàng)的目的。
三、互尊互助是合作學習的關鍵
新課程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在合作學習中,要求學生之間也要相互尊重,彼此支持,把對方看做是有價值、值得尊重的人,那么合作過程才能融洽,討論效果才能良好。
1.學會尊重,提供心理支持。認識水平有差異,思維能力有高低,生理、心理、學習等因素造成了合作學習的有形、無形障礙。我們既不培養(yǎng)孤芳自賞、自命不凡的人,也不欣賞自輕自卑,封閉孤僻的人。因此,要引導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欣賞的和諧氛圍。討論時,如果有的學生出現差錯,同學之間不要取笑,應給予理解和鼓勵,給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給他以最可依賴的心理支持,才能促進彼此思維活躍,討論熱情高漲。
2.學會幫助,達到生生相長。合作學習有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彌補教師面對眾多學生,難以一一關注的不足?;ハ鄮椭?、共同成長是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新課程倡導的人文教育。教師要以合作學習為契機,引導學生學會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使學生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促進知識、技能的迅速掌握,這也就是從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和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3.學會評價,提高合作成效。要引導學生對共同活動的成效以及自身和他人在合作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學會從中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有益的經驗,明確發(fā)展的方向和目標,增強彼此合作的自律能力,尋找提高合作成效的最佳途徑,不斷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四、師生合作是合作學習的發(fā)展
新課程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教師的新角色,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也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同學生一起交流,同學生一起討論,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一個榜樣作用。
1.角色重新定位。在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不能只是消極地旁觀,更應積極地參與,在參與中放下“師道尊嚴”、“權威心理”,和學生一起學習探究,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2.激勵學習動機。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在參與合作學習時,要注意保護兒童文化,呵護學生想象精神,允許學生爭辯,允許學生質疑,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意見,要牢記自己是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只是學習小組中的一員,不能以“傳授者”或時刻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個學習者的身份,使學生認為教師是在與我們一起學習,認為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產生超越的自豪感。
3.實事求是參與。信息時代的迅速發(fā)展,學生獲取知識的多渠道,常常會讓我們自嘆不如,學生知道的我們未必知道,學生的疑問我們未必能解答。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但不能原諒他們的不學無術?!痹诤献鲗W習時,遇到困難或不懂的事情,教師不能礙于面子,怕難為情,而做一回回的“南郭先生”,殊不知“庸師誤人子弟,巫師遺害萬年”。新課程倡導師生共同成長,既然是合作學習,遇到問題在所難免,應與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不能不懂裝懂,要能夠承認自己的不足或失誤,留給學生課外思維的空間,也留給自己重新思維的機會。
(王文斌陳素芳山東省濟寧市棗店閣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