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蘭珍等
聚焦“職場性騷擾”
性騷擾,在我國目前并不具備法律上的含義,但卻普遍存在社會現實中。近年來的幾起“性騷擾”案,讓人們看到,職場性騷擾已經成為職業(yè)女性的一大困擾。相對于起訴來說,更多性騷擾受害者面臨打擊、報復甚至失業(yè)的可能,往往是屈從忍受著。本期“大講堂”請來的專家從司法實踐、立法現狀和社會學角度,暢談了女性該如何處理好性騷擾這一問題,希望能給女性讀者些告誡與啟迪。另外,自上期刊登“漢語外語孰輕孰重”討論后,編輯部收到不少讀者反饋,本期對此話題繼續(xù)給予關注。
防止職場性騷擾的難點
文/蔡蘭珍
在我們婦聯的日常接待工作中,經常會碰到職場性騷擾的投訴和求助,來訪者以女性為主。近年來職場性騷擾問題趨于凸現,而有效地防止和處理性騷擾的措施不利,除了法律上的不完善外,還存在其他的難點。其一是觀念上不易被人接受。職場性騷擾與公共場所性騷擾相比人們往往注意的是后者,如一人在公交車上對某人動手動腳會立即遭指責,甚至被扭送到派出所,但是在職場發(fā)生此類問題,就會被人忽視。其二是具有隱蔽性。職場性騷擾大多發(fā)生在辦公室,且只有侵權人和受害人所在,難于取證,且證據的可信度差,影響受害人投訴,弄不好倒過來被人指責。其三與勞動就業(yè)關聯密切。職場性騷擾中雙方呈從屬關系的居多,今天你拒絕上司或揭上司的短,明天就是一張辭職通知書,理由冠冕堂皇,叫你有口難言。
我國法律對保障婦女的人身權利已有若干規(guī)定,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尤其是廣大婦女越來越看中自身的人格尊嚴,性騷擾也被看成是對女性人格尊嚴的侵犯,社會各界和廣大婦女也希望依法解決婦女人身權利保護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修改亦成為舉國關注的熱點,其中包括防止性騷擾的規(guī)定。我們認為,有效的防止職場性騷擾,應猶如反家庭暴力一樣,把它作為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這首先是需要法律的完善,在法律上要有禁止性騷擾的規(guī)定,猶如新婚姻法打出了“禁止家庭暴力”的旗號一樣。其次,既然是工作場所,那單位應當具有保護勞動者不受性騷擾的責任,也可作為勞動保護的內容。再次很重要的是婦女要發(fā)揚“四自”精神,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職場性騷擾的隱蔽性更使女性,尤其是剛涉入社會的年輕白領更要提高警惕。怎樣預防職場性騷擾、如果遇到性騷擾怎么辦?1、工作場所應穿職業(yè)裝,且要大方,不要太暴露,否則會刺激侵權者;2、反對性騷擾也要從“零”忍耐開始,當初次受到性騷擾時就應有明確的態(tài)度,因為此時的侵權者往往是試探性的,你的態(tài)度如何將決定他是“就此收兵”還是“乘勝追擊”,如果發(fā)生性騷擾的情況,切不可怕難為情或為了保住飯碗而姑息遷就;3、向侵權人的主管單位和領導反映,要求終止侵權行為和給予適當的處理。4、注意收集證據如向單位和領導反映的材料、同事的證詞、現場的錄音錄像等;5、尋求法律幫助,受害者可以向市、區(qū)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婦聯、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投訴,要求侵權人所在單位給予處理,受害人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訴。
關于中國性騷擾的立法盲點
文/馬強
關于性騷擾,學術界至今未有一種統(tǒng)一的、公認的定義。目前,性騷擾在中國主要是作為一個社會學概念而存在,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含義。也就是說,性騷擾這個名詞還沒有被納入到當前中國的法律體系當中。但是,社會的發(fā)展卻已經迫不及待地把性騷擾立法的議題推向了前臺。
司法實踐中,形形色色的性騷擾案例層出不窮,有兩個案例比較有代表意義。首先是2001年,西安發(fā)生的全國第一例性騷擾訴訟案件,該案最終原告雖然敗訴,但是開創(chuàng)了中國性騷擾訴訟的先河;另外一個案例是2003年,武漢出現的全國第一例原告勝訴的性騷擾案件。以上兩個案例,無論是勝訴還是敗訴,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都曾遇到過一些相同的困惑。而這些困惑無一例外的和中國目前對于性騷擾的立法缺位有著直接關系,這里講的立法既包括實體法,也包括程序法。
首先,性騷擾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這是立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如何界定一個人的行為已經構成性騷擾,需要法律對性騷擾下一個準確的定義,這樣司法部門在執(zhí)法過程中才能更準確地認定性騷擾行為,而作為當事人的原告才能更加明確地提出訴請,更明確地陳述事實。
經過調查可以發(fā)現,大多數性騷擾案例都遇到過在法院立案難的問題。從目前出現的案例來看,原告一般都是以《民法通則》中“公民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規(guī)定以及《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中的相關條款作為訴訟依據。但是,這些條款畢竟太空泛、太原則,在具體適用方面還有一定的困難,對于侵權行為如何認定,也無法可依。因此,法院有時也很困惑,這正是性騷擾訴訟原告“立案難”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性騷擾案件的舉證責任問題。我國民訴法規(guī)定了“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原則,也就是說,一般的訴訟,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還規(guī)定,特殊情況下,如醫(yī)療事故,危險作業(yè),動物咬人等發(fā)生的侵權,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那么性騷擾案件應如何舉證呢?眾所周知,由于性騷擾行為本身的具有私密性的特點,很難留下物證或其他直接證據,這就使得受害人很難用取得的直接證據來證明自己受侵害的事實。以西安的案件為例,受害人雖然向法庭提供了比較有力的證人證言——受害人的同事在辦公室門外聽到了受害人拒絕騷擾的言語,并且看到受害人流淚走出辦公室,但法院仍然認為證據不夠直接,因為證人只是聽見被害人的聲音,沒有親眼看到辦公室里正在發(fā)生的事實,因此對該證據不予采納,直接造成了受害人的敗訴。這就導致了這樣一個后果——原告雖提供了大量的證據,但法院仍認為證據不足以證明侵害的事實,而被告不提供任何證據,卻最終勝訴。很顯然,這樣的證據分擔方式對受害人(原告)是不公平的,這也是立法應當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三,關于雇傭人(企業(yè))的責任問題。統(tǒng)計表明,性騷擾的多發(fā)區(qū)是辦公室,一般發(fā)生在上下級之間和同事之間。那么,工作場所發(fā)生的性騷擾,企業(yè)有沒有責任呢?從國外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來看,一般都對企業(yè)設定了一定的責任,也就是說,如果工作場所發(fā)生了性騷擾,則企業(yè)必須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要和加害人一起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也就促使企業(yè)在對員工進行培訓時,將防止性騷擾作為一項培訓內容,從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和防止工作場合的性騷擾。從中國目前的勞動法及相關的法規(guī)來看,并沒有這方面的內容。
社會的發(fā)展,使得性騷擾不再是人們回避的話題,同時也使性騷擾的案例不斷增多,立法已成為當務之急。在立法形式方面,有人建議出臺一部反性騷擾法,有人提議分散立法,將反性騷擾的法律條款分散規(guī)定在勞動法、婦女權益法等相關的法規(guī)之中,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筆者認為目前最迫切的并不是立法的形式,而是將性騷擾這樣一個社會學概念法律化,確定它的法律概念和適用范圍,至于立法的形式,那是下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解決職場性騷擾的最佳方案
文/袁志
性騷擾,從本質上看,與我們通常所說的“耍流氓”在性質上是相同的,都是通過語言或者行為違背他(她)人意愿進行與性有關的挑逗、侵犯、侮辱和控制等行為。但性騷擾作為一個現代名詞,往往就與侵犯者與受害者之間的社會地位聯系起來。如1999年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辭?!分惺状问杖肓恕靶则}擾”這一詞條。其解釋為:“性騷擾是20世紀70年代出現于美國的用語。指在存在不平等權力關系的背景條件下,社會地位較高者利用權力向社會地位較低者強行提出性要求,從而使后者感到不安的行為。是性別歧視的一種表現?!彪S著近年來一些外企和經濟特區(qū)內性騷擾事件的被披露,社會才對這個問題予以關注。尤其是近年來幾起性騷擾的官司,使性騷擾問題尤其是職場性騷擾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梢哉f,職場性騷擾已經成為職業(yè)女性的一個困惑,要么屈從、忍受,要么則面臨打擊、報復甚至失去工作的危險,尤其是面對當前供大于求的就業(yè)形勢。
對如何處理職場性騷擾,筆者認為,主要是應該讓最終證明發(fā)生了性騷擾的單位或者公司,對受害人給予賠償。通過單位或者公司承擔巨額賠償責任,讓單位或者公司的管理者意識到,性騷擾是不可侵入的禁區(q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給職業(yè)女性(當然,受害者不僅僅是女性)提供完善的保護。這是因為單一從訴訟的角度看,性騷擾案件面臨兩大問題:一是證據問題,由于性騷擾案件,往往發(fā)生在私密空間范圍內,在證據的收集、固定上都存在問題,受害人除非事前經過精心的、周密的準備和策劃,基本上是難以完成自身的舉證責任。二是判斷問題,對哪些行為是性騷擾,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識標準,有的行為在一部分人看來會認為是對自己的騷擾,而從另一部分人看來,則會認為是正常的事情。雖然我們可以簡單的以受害人是否愿意或者是否感到不舒服來判斷是否性騷擾。但正如自己不是魚,如何得知魚是否快樂,在法律上受害人的陳述也并不一定會得到認同。因此,從總的看,性騷擾官司,受害者勝訴的幾率并不高。換一句說,就是不可能作到有罪必罰,即侵犯者容易逃脫法律的制裁。既然不能做到有罪必罰,那就只能從職業(yè)女性工作環(huán)境的保護著手,將責任轉移到單位或者公司身上,迫使單位或者公司重視性騷擾問題。從國外的有效經驗看,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如果一旦被證明在你的工作場合發(fā)生了性騷擾,而本身又賦有管理上的責任,面臨的將是巨額的賠償。這一巨額賠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受害者在性騷擾案官司上的勝訴率低的問題,雖然幾率高,但也有出現的可能,在加上巨額賠償,是足以引起重視的。這正如對航空安全的重視,從運送旅客的死亡率而言,相比火車、汽車是最低的,但一旦發(fā)生,則損失慘重,這一慘重的損失是能夠引起人們充分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