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非
1948年8月初,胡耀邦來到太原前線正式就任華北軍區(qū)第一兵團政治部主任。此時的太原城下,戰(zhàn)云密布,一場攻堅戰(zhàn)已箭在弦上
1948年5月,為適應全國解放戰(zhàn)爭形勢大發(fā)展的需要,中共中央決定將華北軍區(qū)的主力部隊組成三個兵團,直屬中央軍委。徐向前任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周士第任副司令員兼副政委,陳漫遠任司令部參謀長,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第一兵團下轄第八、第十三、第十五3個縱隊,連同地方部隊總兵力6萬余人。
6月,華北軍區(qū)第一兵團發(fā)起晉中戰(zhàn)役,以6萬之師,殲敵10萬余眾,俘獲了閻錫山的第七集團軍中將總司令兼野戰(zhàn)軍總司令趙承綬。晉中地區(qū)南起靈石北至忻縣等14座城市全部解放,太原成為一座孤城。7月間,徐向前率第一兵團及地方部隊,乘勝而進,將太原城緊緊圍困。
8月初,胡耀邦來到太原前線正式就任華北軍區(qū)第一兵團政治部主任。此時的太原城郊,戰(zhàn)云密布,一場攻堅戰(zhàn)已箭在弦上?;加袊乐乩吣ぱ椎男煜蚯埃捎谥笓]戰(zhàn)斗過度勞累,身體很差。為此,毛澤東來電要他到后方休息一下。8月中旬,徐向前在胡耀邦報到后,便去石家莊和平醫(yī)院治療。
胡耀邦來到第一兵團后,立即到各縱隊去熟悉情況,就攻打太原的政治工作交換意見。不久,他接到通知,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參加一個重要會議。徐向前也出院出席。這個會議就是后來被稱作“九月會議”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主要是根據解放戰(zhàn)爭轉入總反攻的新形勢,確定黨的戰(zhàn)略方針和任務。會議于9月8日開始,13日結束。
因為身體狀況不好,徐向前還不宜返回太原前線。于是,他同胡耀邦商量,由胡耀邦先回兵團,傳達和貫徹“九月會議”精神,并對部隊下一步的工作作了指示。
胡耀邦回到部隊,立即向兵團領導傳達了“九月會議”精神。兵團根據“九月會議”精神和徐向前指示,布置召開了參謀、政工、后勤三大會議。胡耀邦主持的為期8天的全兵團政治工作會議,著重強調了要加強黨委領導,克服無政府無紀律現象,加強請示報告制度,同時全面部署了攻打太原的政治工作。
當時部隊的狀況是:經過晉中、臨汾兩大戰(zhàn)役的鍛煉,軍政素質,特別是部隊攻堅的戰(zhàn)斗能力有很大提高,涌現出大批英雄模范單位和個人,干部和戰(zhàn)士們斗志昂揚。但是部隊傷亡大,補充的新戰(zhàn)士多,缺乏實戰(zhàn)經驗。新提拔的大批基層干部,也缺乏指揮作戰(zhàn)經驗,工作方法比較簡單。部隊新成分多,對執(zhí)行政策紀律的觀念較為淡薄。還有大批俘虜兵補入部隊,帶來了許多國民黨軍隊的壞習氣。針對這種狀況,胡耀邦指出,一支好的部隊應當有三個目標,即仗打得好,政策紀律遵守執(zhí)行得好,部隊團結鞏固得好。他要求部隊普遍進行這“三個好”的教育,全面實現毛澤東提出的“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會后,胡耀邦又深入到縱隊去,具體指導基層政治工作。他要求加強連隊黨支部建設,在黨支部領導下,抓好士兵委員會工作;要扎扎實實地把互助小組、戰(zhàn)斗小組建立起來;要發(fā)動群眾共同活躍連隊政治思想工作,激發(fā)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提高干部、戰(zhàn)士執(zhí)行政策紀律的自覺性。他還指示要建立一支積極分子骨干隊伍,通過干部、黨員和積極分子的模范帶頭作用,像大磁石一樣把全體指戰(zhàn)員吸引到自己周圍;干部要樹立愛兵觀點,使連隊成為互相關心、團結友愛的大集體。
9月下旬,秋莊稼已經成熟,大忙季節(jié)來到了。但太原前線卻顯得格外沉寂,城里城外都在加緊備戰(zhàn)。徐向前已經決定了攻城時間:10月18日。
這時,濟南解放的消息傳到了太原,坐困愁城的閻錫山再也沉不住氣,決定以攻代守。10月1日,他突然以7個步兵師,分作三路,沿汾河以東、同蒲路以西,向南進行突襲,意在破壞解放軍的戰(zhàn)役準備,并且掠取已經成熟的糧食和征抓壯丁,以作固守之計。
閻錫山以攻代守,徐向前審時度勢,太原戰(zhàn)役提前打響。毛澤東運籌平津戰(zhàn)役,建議對太原圍而不打,攻心戰(zhàn)卻打了半年之久
閻錫山的以攻代守,好似烏龜出殼,為太原攻城作戰(zhàn)提供了良機。得知這一情報后,徐向前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提前打響太原戰(zhàn)役。上報中央軍委后,得到批準。
閻錫山的7個師緩慢地向前蠕動,不久,其中的暫編第四十四師、第四十五就被第一兵團3個縱隊和配合作戰(zhàn)的西北野戰(zhàn)軍第七縱隊團團包圍起來。經過一天一夜的戰(zhàn)斗,10月6日晨,這兩個整師又一個整團約1萬人全部被殲,兩個師長李子法、鄭繼周被活捉。其他幾個師望風而逃。
太原前線總指揮部在周士第領導下,決定展開太原外圍戰(zhàn)。受到全殲敵兩個師重大勝利鼓舞的指戰(zhàn)員們摩拳擦掌。同樣處于激動之中的胡耀邦連夜起草了《攻取太原緊急動員令》,以徐向前、周士第、胡耀邦三人聯(lián)署的名義,于10月7日公布?!秳訂T令》號召“決心乘勝擴張戰(zhàn)果,力爭早日攻下太原城,活捉閻錫山,解放太原城”。
10月10日,徐向前抱病回到太原前線。
此刻,閻錫山的守城兵力有10萬人,構建了以城內為中心區(qū),以城外的東西南北方向為四個守備區(qū),方圓百里的所謂“百里防線”。防御體系里溝壕交錯,有5000多個碉堡,碉堡間組成嚴密的火力網。特別是城東東山的牛駝寨、小窯頭、淖馬、山頭這所謂“四大要塞”,地勢險要,都筑有異常堅固復雜的工事,居高臨下地拱衛(wèi)著太原。很顯然,攻取這些陣地,必將是一場惡戰(zhàn)。
徐向前回到前線當晚,就召開前委會議,討論盡快攻打太原城垣的具體行動計劃。他說,從地形看,打太原必須首先控制東山,要從南北兩個方向,直接插入東山“四大要塞”,堅決攻占這條南北8公里長的陣地,把太原與東山主峰從中間一下切斷,這就等于在閻錫山防御體系的咽喉部位插上一刀。
前方的戰(zhàn)事在激烈地進行著,指揮部里也異常緊張。一連數日,徐向前經常聚精會神地佇立在偵察要圖前,周士第、陳漫遠、胡耀邦等同他一起,關注著戰(zhàn)斗的進展,隨時發(fā)出指揮命令。徐向前有時夜間到前沿陣地去視察,總結經驗,調整戰(zhàn)術,胡耀邦常常陪同。他對徐向前說:你軍事的、政治的擔子這樣重,身體又不好,我們年輕人身強力壯,有些事情,我們去做好了。在一次夜間視察時,徐向前受了風寒,一下病倒了,周士第、陳漫遠、胡耀邦反復勸說他去后方靜養(yǎng),但沒能打動徐向前。
經過17個晝夜的慘烈搏殺,解放軍殲滅閻錫山部隊1萬多人,“四大要塞”全部攻克。11月12日,東山戰(zhàn)斗勝利結束。與此同時,太原南、北各據點也被解放軍占領。在太原城郊戰(zhàn)火的余燼上,飄起面面紅旗。只待號令一下,便開始攻城了。
歷史的進程常常充滿變數。當此之時,遼沈戰(zhàn)役已經結束。毛澤東又在運籌平津戰(zhàn)役。為此,毛澤東對打太原有了新的想法。他在11月16日凌晨5時給徐向前、周士第發(fā)來急電說道:“估計到太原攻克過早,有使傅作義感到孤立自動放棄平、津、張、唐南撤或分別向西、向南撤退,增加爾后殲滅的困難。請你們考慮下列方針是否可行:(一)再打一二個星期,將外圍要點攻占若干并確實控制機場,即停止攻擊,進行政治攻勢。部隊固守已得陣地,就地休整。待明年1月上旬東北我軍入關攻擊平津時,你們再攻太原。(二)如果采取此項方針,楊、羅、耿部即在阜平休整,暫不西進?!?/p>
徐向前、周士第等接到電報后,立即明白了毛澤東的深意。按毛澤東指示,第一兵團在12月初接連攻占了臨汾以西及太原城東城北等一些據點,并用火力封鎖了紅溝機場,將閻錫山守軍圍困在以太原為中心長寬不到15公里的狹小地區(qū)之后,轉而就地休整,并展開了以瓦解閻軍為主的政治攻勢。
徐向前認為,政治攻勢也像軍事攻勢一樣,必須自上而下形成堅強的領導中樞,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步調,而不能各自為政,亂放“槍炮”。因此,11月中旬,兵團成立了對敵斗爭委員會,由王世英、胡耀邦負責。王世英是華北軍區(qū)副參謀長,山西洪洞縣人,抗戰(zhàn)期間同閻錫山打過交道,很熟悉太原內情。兵團之下,各師成立政治攻勢委員會,團、營設政治攻勢中心指導小組,連設政治攻勢小組。這個組織系統(tǒng)專門負責了解敵情,分析形勢,研究敵軍心理,及時提出對策;培訓政治攻心骨干,總結和推廣各部隊的經驗,不斷提高斗爭藝術、斗爭水平,改進斗爭方式;妥善安置投誠起義人員,檢查和監(jiān)督部隊對俘虜政策、投誠起義人員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
擔負起這場攻心戰(zhàn)役指揮之責的胡耀邦,對政治攻勢的目的、對象、方法、策略、紀律等方面都作了認真考慮。在對敵斗爭委員會成立會議上,他以《開展對敵政治攻勢工作中的幾個問題》為題發(fā)表了講話,對這些問題系統(tǒng)地發(fā)表了意見。
他說,為什么要加強對太原敵人的政治攻勢呢?第一,現在太原已成為孤城,敵人十分恐懼、動搖、悲觀、失望,盡管閻錫山控制很嚴,實行法西斯鎮(zhèn)壓,仍然堵不住官兵逃亡的漏洞。這是我們對敵人進行政治攻勢的很好條件。這就是說,政治攻勢有很大的成功可能。第二,閻軍和太原的群眾,受了閻錫山的欺騙,有些還不了解我黨的政策。這說明很需要把真實情況和我黨的政策,告訴太原市的人民和閻軍官兵。
在講到政治攻勢的目的時,他說,目標要有高的,比如爭取閻錫山,也要有低的,比如造成敵人內部動搖、悲觀失望;減少敵人的仇視和頑抗;促使敵人從零星逃亡一直到中股、大股起義。這些都是瓦解敵軍的效果,都是對解放太原的積極貢獻。
關于對象,胡耀邦說,主要是閻錫山的軍隊,此外,還有他們的黨政人員、中小特務、警察憲兵等。方法是無孔不入,有空隙就鉆進去,這樣就可以發(fā)現無窮的“寶藏”。對于太原城內外數十萬工人、學生、商人、職員和市民,也要加強政治宣傳工作,然后通過他們,開展對敵人的政治瓦解工作。
在講到遣回工作時,他說:可向太原選派打入的對象,現有三種人:一種是被俘虜的閻軍尉、校級軍官。如果每天放回去5個,一個月頂多只150個,假使這些人放回去都變壞了,也不過一個連的人數,沒有給敵人增加多大力量,我們還可再消滅他;如果其中有幾個人起了作用,其價值可能就更大。二種是,可利用的敵人的親屬朋友,如商人、女人、老頭兒等帶信進去。這些人不會被敵人抓兵,增加他們連隊的兵員。三種是,將閻軍的重傷員彩號,救護后要盡量設法送回去。有人說這是我們自找麻煩,但不知道給我們找的是小麻煩,給敵人找的是大麻煩。這里須注意,不要派老百姓抬去,免得被敵人抓去當兵。
喊話是陣前斗爭的重要方式。11月下旬,胡耀邦召開兵團政工會議,在講話中他著重講了喊話問題。他說:敵人向我們喊話自然一方面企圖對我部隊起些瓦解作用。但是,主要的還是對敵軍本身官兵實行火線上思想控制,阻撓我們的喊話。因此,我們要經常站在主動的地位,尋找敵人的空子進行有理有利的喊話。排除一切喊話困難,不和敵人對罵,采取耐心說服的口吻和態(tài)度表示我們寬大,處處為他們的生活和前途著想。
他說,我們需要把敵人的反喊話和反問區(qū)別開來看,有些反問就是真的要我們替他們解答還不明白的問題。……對于帶頭喊話的特務分子也需要一面駁斥、打擊、孤立他們;一面還要軟化他們,爭取他們,給他們留有改過自新的余地。打擊和軟化要有機地結合,按照具體的情況和對象恰當地運用。
胡耀邦強調,政治攻勢重在攻心,要從心理上爭取和瓦解敵軍,因此各項工作都要有針對性。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閻軍內部不同的人群必然有不同的心理活動,因此就要分門別類,有的放矢。在胡耀邦主持下,對敵斗爭委員會編出了各種各樣的宣傳品,這些宣傳品都經過胡耀邦的審定,有些就是他自己動手編寫的,都有不同的針對對象。
對被抓去的新兵,鼓勵他們回家平分土地:
晉中各縣,土地平分,閻軍官兵,家中照分。
男女老少,每人一份,快逃回家,參加平分。
針對敵人謠言,有《十不得歌》:
閻錫山鬼話信不得,特務造謠聽不得。
太原工事守不得,紅皮七九槍(太原造步槍)用不得。
挨餓挨凍過不得,互相監(jiān)視要不得。
解放軍攻城了不得,土造飛機(指碉堡被炸)坐不得。
家里盼你等不得,逃跑回家遲不得。
這類宣傳品和各種傳單,先后印制了50多種,100多萬份,另外還有大批“罷戰(zhàn)安全證”、“立功優(yōu)待證”等等,利用宣傳彈射向對方陣地。在前沿陣地上,各連隊也人人訂計劃,班班來挑戰(zhàn),看誰瓦解敵軍的戰(zhàn)績最大?;鶎痈刹亢蛻?zhàn)士紛紛喊話,直擊敵人心理防線。對敵人的反喊話,往往幾個回合就駁得他再不作聲。那些新解放的戰(zhàn)士喊話的熱情更高,由于對閻軍內部情形熟悉,且有許多相識的人,所以他們的喊話效果非常好。
這場攻心戰(zhàn)打了半年之久,一直持續(xù)到攻城前夕,先后瓦解敵軍1.2萬余人,加上原先瓦解的人數,共達3萬余眾,約占閻軍當時兵力的25%,其中成營、成團、成師(總隊)放下武器的,幾近25%。
胡耀邦自告奮勇準備出城協(xié)助黃樵松太原起義。因為前線工作需要,徐向前另派他人。胡耀邦幸免于難
早在晉中戰(zhàn)役打完之時,徐向前就曾設想過和平解放太原的問題。他考慮閻錫山已身處絕境,說不定可以接受和平條件。本想派有豐富統(tǒng)戰(zhàn)經驗的王世英進城去同閻錫山談判,但情況不明,還不能貿然舉事。于是想投石問路,請閻錫山的老師、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持徐向前親筆信去勸說閻錫山。這位老秀才慨然應允。但不久傳來消息,閻錫山竟不念師生之情,把老人殺害了。
知道閻錫山已不可爭取,兵團領導便寄希望于閻軍其他將領,不久就把視線集中到新編第三十軍軍長黃樵松身上。
黃樵松早年屬西北軍,西安事變時在楊虎城部,擁護張、楊聯(lián)共抗日主張,有愛國思想,對共產黨也有一定了解??谷諔?zhàn)爭中,在娘子關和臺兒莊同日軍作戰(zhàn),表現英勇。來太原前任三十師師長,駐守西安。他為人爽直忠厚,有正義感,對蔣介石排除異己早有不滿。
在太原被圍的緊急時刻,閻錫山向蔣介石要求增援。10月間,蔣介石調三十師支援,于是黃樵松率1萬余人,分批空運太原。
在東山戰(zhàn)役中,黃樵松部表現出一定的戰(zhàn)斗力,牛駝寨一仗,竟將解放軍占領的陣地奪回。黃部也由此擴編為第三十軍,黃樵松任軍長。雖然閻錫山深為倚重,但黃樵松卻心事重重,他一面向上海、南京的舊友探詢濟南吳化文起義的情況,一面同在解放區(qū)的舊長官高樹勛暗中聯(lián)系。
高樹勛此時已奉調來到太原前線,正在做爭取閻軍的工作。黃樵松在西北軍時曾是高樹勛部下,兩人私交甚篤。這時高樹勛便寫信給黃樵松,勸他以太原3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為重,順應歷史潮流,棄暗投明,率部起義。由一個被俘放回的排長,把信親手交給黃樵松。
黃樵松反復權衡,認為只有脫離國民黨才有出路,于是決定起義。隨即,他派身邊的中校參謀兼諜報隊隊長王震宇,帶隨從王玉甲出城接洽。王震宇按兵團安排,來到第八縱隊司令部。徐向前派胡耀邦代表他全權組織這次起義。
胡耀邦偕同高樹勛連夜趕赴第八縱隊司令部,與司令員兼政委王新亭、參謀長張祖諒一起,同王震宇晤談。當年在場的工作人員喬希章在回憶文章《你是政治部主任……》中對會談情景曾作這樣的追述:
胡耀邦問對方聯(lián)絡代表:“黃軍長舉義的方案,是怎樣考慮的?”
王震宇說:“軍座已經在親信部屬中,作了部署和動員,尚無反對者。他的打算是,以最可靠的部隊,把太原綏靖公署閻錫山指揮機關包圍起來,逼閻交出指揮權,如閻不從,則以武力解決。然后,通電宣布起義……”
胡耀邦指出:“王代表,此事關系重大,回城后,請向黃軍長閣下轉達,對閻錫山老牌軍閥,可要特別特別地提防。況且,閻錫山統(tǒng)治山西近四十年,還沒有哪一派勢力能征服他。在山西,閻錫山是有社會基礎的,而且特別會耍手腕,千萬千萬要警惕??!”
高樹勛將軍一旁插話:“胡主任講話有道理。王代表應盡快回城,將此忠告向樵松軍長轉達?!?/p>
王震宇連連點頭,提出:“為舉義成功,請貴軍派出聯(lián)絡代表與我同時入城協(xié)助?!?/p>
事關大局,胡耀邦走出與王震宇談話的屋子,與徐向前直接通了電話,匯報了商談情況。他說:“已向黃樵松的聯(lián)絡代表商定一個可行方案,黃部擬交出該部防守的東門和北門,接應我軍入城解決閻錫山。然后,黃部撤出城外在指定地域接受改編。但我方急需派一名代表入城協(xié)助,并與太原前線司令部保持通信聯(lián)絡。”
胡耀邦接著說:“現在的問題是,派誰入太原城?”沒等徐向前回答,他自告奮勇地說:“徐司令,那我就親自入城協(xié)助黃樵松舉義吧!”
徐向前嚴肅而又十分關切地回答:“你是政治部主任,打仗需要你,不能去!況且,那里面的情況還沒有搞確實,你去不得呀!還是另外派個人去吧!”
胡耀邦同王新亭商量,決定派第八縱隊參謀處長晉夫和偵察參謀翟許友,隨王震宇入城。晉夫是黃樵松同鄉(xiāng),具有文人風度,謙和穩(wěn)重。
不幸的是,黃樵松的起義舉動,被他手下第二十七師師長戴炳南出賣。閻錫山得到戴炳南密報后,立即誘捕了黃樵松,同時將即將入城的王震宇、王玉甲、晉夫和翟許友逮捕。閻錫山將黃樵松等五人押送到南京,經南京國防部軍法局兩次審訊,審判長顧祝同宣判:黃樵松、晉夫、王震宇死刑,翟許友、王玉甲無期徒刑。五人都拒絕在判決書上簽字。1948年11月27日晨,凜然不屈的黃樵松、晉夫、王震宇在雨花臺就義。出賣黃樵松的戴炳南,在1949年4月太原解放后,即被捕獲正法。
大戰(zhàn)在即,徐向前因病未能親臨前線。彭德懷臨戰(zhàn)受命,胡耀邦作為太原前線總前委中最年輕的領導成員,陪同彭德懷走上前線
歷史進入了1949年。
1月,華北軍區(qū)第二、第三兵團奉命向太原開進,配合第一兵團作戰(zhàn)。
2月,全軍按中央軍委指示整編,原華北軍區(qū)第一、第二、第三兵團依次更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團,直屬中央軍委。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徐向前,副司令員兼副政委周士第、王新亭,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陳漫遠,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同時,第一兵團所屬的第八、第十三、第十五縱隊,分別改為第六十、第六十一、第六十二軍。
3月底,第十八兵團同以楊得志為司令員的第十九兵團、楊成武為司令員的第二十兵團3大兵團會師太原城下。根據中央軍委決定,以第十八兵團領導機關為基礎,組成太原前線司令部、政治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徐向前,副司令員周士第,副政治委員羅瑞卿,參謀長陳漫遠,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同時成立太原前線黨的總前線委員會,統(tǒng)一領導各部隊??偳拔尚煜蚯啊⒘_瑞卿、周士第、楊得志、楊成武、陳漫遠、胡耀邦、李天煥組成,由徐、羅、周、陳、胡為常委,徐任書記,羅、周任副書記。
此時閻錫山的太原守軍為7.2萬余人。解放軍準備攻打太原的兵力,共25萬余人,處于絕對優(yōu)勢。
3月底,總前委確定了作戰(zhàn)部署,各部隊作了分工,決定4月15日為總攻擊時間。
胡耀邦的戰(zhàn)前政治工作越發(fā)繁忙。還在2月間,他在檢查各部隊的冬季整訓工作時,發(fā)現雖經一再強調,還是發(fā)生了多起在戰(zhàn)場上違反群眾紀律的事件,為此領導層開展了“二月大整紀”。當時,有些部隊認為戰(zhàn)場上出現群眾紀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對此,胡耀邦指出:“戰(zhàn)場上的群眾紀律遵守得好,才能保證將來打進太原城以后,把城市政策紀律執(zhí)行得好?!彼蟆案鞣N部隊對已經發(fā)生的違反群眾紀律的事情,嚴格進行檢查處理,反對任何姑息和放任的態(tài)度”。在各路大軍云集、總攻即將開始之時,胡耀邦深知參戰(zhàn)人數愈多,愈要加強城市政策紀律教育。他以太原前線政治部的名義制定了《入城守則》,發(fā)到前線所有部隊。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舉行了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徐向前因病沒能出席這次會議。會議還沒開完,毛澤東就要彭德懷在返回西北前線途中,去太原前線幫助指揮。
4月初,彭德懷來到榆次以南10多公里的峪壁村看望徐向前。兩位老戰(zhàn)友相見,都很高興。彭德懷向徐向前講了二中全會精神,徐向前也向彭德懷介紹了攻打太原的部署和準備情況。當彭德懷關切地詢問徐向前病情時,徐向前告訴他肋膜兩次出水,胸背疼痛,身體虛弱得很,沒法到前線去。他對彭德懷說:你就留下來攻城吧,等拿下太原再走。
“行!”豪爽沉毅的彭德懷一口答應,“明天我就上陣地看地形,要找個年輕人陪我。”
徐向前說:“從打仗方面來說,應該周副司令員陪你去,但他現在得向兄弟兵團介紹太原情況。要論年齡,胡耀邦主任最小,就由他陪你吧!”
在場的胡耀邦立即說:“我愿意跟彭老總學打仗。”
當年長征時,胡耀邦就在彭德懷領導的紅三軍團戰(zhàn)斗過?,F在又要跟老首長打太原,胡耀邦興奮而激動。一連幾天,他和王新亭陪著彭德懷熟悉部隊情況,察看地形。
以后報經中央軍委批準,彭德懷就留在太原前線指揮作戰(zhàn)。但為避免影響軍心,下命令、寫布告,仍以徐向前的名字簽署。
一直發(fā)誓要“與太原共存亡”的閻錫山,借口去南京開會,于3月29日逃離了太原。臨行前,他指定親信梁化之、王靖國、孫楚、吳世鈴、吳紹之組成防守太原五人小組,指揮一切。
總前委按照中央指示,決定致函孫楚、王靖國,敦促他們和平解決,并派在晉中戰(zhàn)役中被俘的趙承綬等去太原試談。但趙承綬等被阻城外,孫楚等拒絕和平途徑。
4月20日凌晨,總攻太原的大戰(zhàn)終于爆發(fā)了。
放在太原外圍的閻軍4萬兵力,在解放軍雷霆萬鈞的攻擊、穿插之下,一觸即潰。僅用兩天,城郊13個師基本被殲,只有少數殘兵敗將逃回城內,外圍全部掃清。
為減輕對太原市人民生命財產的破壞,太原前線司令部于4月22日向太原守敵發(fā)出放下武器的最后通牒,但梁化之等拒不回應。于是,決定一鼓作氣,4月24日拂曉攻打城垣。
當天凌晨2點,胡耀邦被彭德懷找去,陪他一同到各前沿陣地作了最后一次視察。
5時30分,綠色信號彈倏然升空,1300多門大炮從四面八方同時轟鳴,太原城頭頓時一片火海,厚厚的城垣被轟開十幾個缺口。3個兵團的主力部隊爭先登城,打退敵人數次反沖擊,從南、北、東三面如怒潮般突入城內,迅速向綏靖公署合圍。僅用四個半小時,就結束了戰(zhàn)斗,俘獲了孫楚、王靖國及師以上軍官40余名,梁化之自殺,守城官兵近3萬人全部被殲。紅旗在省府大樓上升起,太原城完全解放。
經中央批準,立即成立了以徐向前為主任,羅瑞卿、胡耀邦、賴若愚為副主任,周士第、羅貴波、蕭文玖、裴麗生、解學恭、康有和為委員的太原軍事管制委員會。
在這期間,胡耀邦認真檢查了部隊執(zhí)行政策紀律的情況。他了解到部隊入城后干部以身作則,戰(zhàn)士實行群眾性的相互監(jiān)督,糾察隊嚴格紀律檢查,所以工廠、學校、醫(yī)院、倉庫和有關人民群眾的生活設施,以及工商業(yè)戶都得到了保護。
太原戰(zhàn)役之后,人民解放軍又迅速解放了大同。此時,華北一線戰(zhàn)事均告結束。胡耀邦也結束了在華北的戰(zhàn)事生活,奉命率部向西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