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飲食中熱量來源之一,蛋白質主要提供機體制造血細胞、血管、激素、肌肉及其他重要物質的材料。多見于肉類、蛋類、牛奶、豆類。
脂肪:飲食中熱量最集中的來源。所有脂肪含有的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以及單不飽和脂肪的百分比不同。飽和脂肪主要來源于動物制品;不飽和脂肪主要來源于植物,分為多不飽和脂肪或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可以被用來生成甘油三酯。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和飽和脂肪對血管有損害,易致動脈粥樣硬化。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由于它所含的氫氧的比例為二比一,和水一樣,故稱為碳水化合物。它是為人體提供熱能的三種主要的營養(yǎng)素中最廉價的營養(yǎng)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兩類: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單糖、雙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纖維素。
纖維:包括可溶性纖維和不可溶性纖維。不可溶性纖維多見于植物,不能被人體所消化,比如谷殼和水果皮與某些蔬菜??扇苄岳w維多見于以下食物:燕麥、大麥、水果、蔬菜等,有助于改善血清脂蛋白。一般建議每天攝入25~30克纖維。
【常見縮寫】
OGTT——糖耐量試驗
IGT——糖耐量損害
IFG——空腹血糖損害
IGR——糖調節(jié)損害(IGT+IFG)
mmol/L——毫摩爾每升mg/dl——毫克每分升
CPK——磷酸肌酸酶
DNA——脫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EP——促紅細胞生成素
HDL——高密度脂蛋白
LDL——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