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銘泉 彭東年
羊胰粥
【配方】
羊胰200克,大米100克,蔥花5克,精鹽2克,芝麻油1克,清水700克。
【制作】
1.將羊胰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大米淘洗干凈。
2.將大米、羊胰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煮至成粥,調(diào)入蔥、芝麻油、精鹽即可。
【功效】
清肺熱,止消渴。
百合葛根粥
【配方】
百合10克,葛根10克,大米150克,清水700克。
【制作】
1.將百合洗凈,撕成瓣?duì)?;葛根切片;大米淘洗干凈,去泥沙?/p>
2.將葛根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大米、百合,先用武火燒沸,改用文火煮50分鐘即成。
【功效】
補(bǔ)肺清熱,止渴。
五味山藥粥
【配方】
五味子15克,山藥20克,清水700克。
【制作】
將五味子洗凈,去雜質(zhì);山藥浸泡一夜,切成薄片;將五味子、山藥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55分鐘即成。
【功效】
益氣生津,補(bǔ)腎養(yǎng)心。
沙參蓮子粥
【配方】
北沙參10克,蓮子20克,大米100克,清水700克。
【制作】
1.將北沙參洗凈, 潤透,切2厘米長的段;蓮子洗凈,浸泡一夜,去芯;大米淘洗干凈。
2.將北沙參、大米、蓮子、清水同放鍋內(nèi),將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5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
滋陰健脾,生津止渴。
山藥豬肚粥
【配方】
山藥20克,豬肚100克,大米100克,精鹽2克,清水700克。
【制作】
1.將豬肚洗凈腥味,切成3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塊,放入沸水鍋中氽去血水;大米淘洗干凈;山藥洗凈,切片。
2.將山藥、豬肚、大米、清水同放入電飯煲內(nèi),煲熟調(diào)入精鹽即可食用。
【功效】
補(bǔ)脾胃,止煩渴。
藥粥制法
把中藥直接與米谷同煮為粥。凡可供食用的中藥,大部分均可采用此法煮制。
把中藥煎取濃汁后去渣,再與米谷同煮成粥。較為常用,如黃芪粥、參苓粥等。
先將中藥研為細(xì)粉,再與米谷同煮成粥,如蓮子粉粥、白茯苓粥等。
以原汁與米谷同煮成粥,如牛乳粥、雞汁粥等。
將中藥制成汁,待米粥煮成后,兌入煎服,如蔗漿粥等。
食粥時(shí)令
春季吃菜粥,夏季吃綠豆粥、白扁豆粥,秋季吃蓮藕粥、菊粥,冬季吃羊肉粥等。
冬季宜早晨食粥,熱粥暖身,精力充沛。夏季宜晚上喝粥,涼粥潤喉,解暑化溫。
食粥指數(shù)
注意:粥的血糖生成指數(shù)較高,喝粥后血糖升高得較快,因此喝粥時(shí)要注意一次食量不要過多,并與干糧和綠葉蔬菜搭配食用,可減低血糖生成指數(shù)。